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师德――教师永恒的话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师德――教师永恒的话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师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陶冶人格的课程。其教育影响往往是通过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是一种“不教之教”,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奇妙效应。优秀教师的品格犹如薪火相传,它们放射出的璀灿光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每当我回忆起数年前的校园生活,总会引起无限感慨:每次向师长请教,促膝而谈,以诚相见,如沐春风,那情那景不减孔子及弟子的沂水之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水准,决定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水准;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做这样的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师者风范这种隐性课程资源,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就更值得研究了。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根基

在教育活动中,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者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表现为勤奋求实的态度、磊落光明的品格、勇于探索的精神、诲人不倦的情怀……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它不仅能开发教师的教研能力,而且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父母般、朋友般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重其道”,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所达到的是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身教是不言之教,是陶冶学生的根本。“教师在学生面前发生的一切都是教育行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做人的模范;不仅担负着“教书”任务,更担负着“育人”的重任;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不仅要追求“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认为:教育源于爱。教育要是没有情爱,就跟池塘没水一样。这种教育之爱就是教师人格素养的体现,有了这种教育之爱就能创造出维持一种舒适而有活力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对教师及其授课的态度以及对学校的态度,师德这种陶冶学生人格的作用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二、为人师者要不断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得以体现,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而只有知识渊博、教艺高超的教师才具有吸引力,才更能漳显出人格魅力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倡导者、成为学生心灵的影响者、激励者和鼓励者。教师,尤其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更要博学多才了。教师应当是在某一个专业方面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崇尚科学的典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当然,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学问深、水平高,但不能正确表达,要教好学生也是十分难的。常言道:“善教者善言”,正是这个道理。只要做到了传道,一言一行必为师表;授业,一字一句,当须严密准确,他就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三、在敬业爱岗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我们知道,没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只会使教与学成为两张皮,使学生丧失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合作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只会使自己与同事、家长和学生断绝联系,达不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升华。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敬业的灵魂。在当代,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掌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这是教师道德实践中的根本准绳。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所谓诲人不倦、呕心沥血正是对教师敬业精神师德形象的真实写照。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努力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的同时,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师者的风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在以渊博的学识引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也以高尚的人格濡染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人格,真正发挥师德应有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