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在山东昌乐,有这样一位校长,他认定“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自己去学”,因此,他带领全体教师着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构了一套富有特色的“271高效课堂”体系,每堂课上,教师只有不到10分钟的指导和答疑的时间,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在他的学校,学生们每天睡眠时间约9个小时,周六、周日从不补课,高考成绩却连战连捷。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素质教育典型。

他,就是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

2009年1月12日,雪后初晴,阳光格外耀眼,山东昌乐二中主楼的墙上,“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的大红标语格外醒目。主楼五层的校长办公室内,身材高大、温文尔雅的赵丰平正在叙说着他十年来素质教育探索的历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二中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样的话,赵丰平说了不止一次。

然而,这样的追求不是那么简单易行。“应试教育”之风如此强劲,家长和孩子们把赌注都压在了高考上,哪一个校长都不可能松气。“我刚当校长的头一年,同样意识到,不拿办学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来说话,自己的位置就难以‘稳’下来。”赵丰平说的那“头一年”,是1999年。

这一年,赵丰平36岁,从一个副手被提升为校长。作为一个全面负责学校管理的新手,赵丰平的心里非常忐忑,怕教师不服气、不听话,怕学校出问题,更怕上级因为什么事情追究责任。但是,赵丰平意识到,“怕”没有用,只有学校出成绩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静下心来抓教学。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2000年,昌乐二中取得了非常好的高考成绩,教师们对他这个领头人的信心一下子就足了。“对我来说,这是稳定局势的一年。”赵丰平对自己就任校长之初的经历作如此的评价。

但是,赵丰平总觉得,“抓应试比别人好”不是自己最终要选择的路;靠传统的办法拼升学率,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看到班级里后10名的孩子根本不被教师关注,他痛心极了,“这不符合大面积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既不公平,也不道德。”

为了破解这种矛盾,赵丰平开始进行新的努力。“我是个进攻型的人,发展的意识相当强,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它!”

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八环节学习法”和“人品”培养

习惯于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赵丰平,在思考变革的当口,想起了自己以前悄悄做过的“寻找金钥匙”的实验。这个赵丰平自己命名的实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的。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一开始,他看到,学习方法不正确,让很多学生“白学”,就决定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但是随后,他认识到,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情绪容易波动的孩子来说,仅仅掌握学习方法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1992年做班主任的时候我就发现,学生是否具有情绪稳定、意志顽强、能吃苦、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关爱别人等品质,对他的升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赵丰平把这些品质简称为“人品”,并在自己的实验中加入了锻造学生“人品”的内容。赵丰平记得,那年临近高考时,他根据学生的“人品”对学生进行了排名。高考成绩揭晓后,前24名学生的高考成绩排名竟和他的“人品”排名一模一样!

“高考就是考“人品”,这个当年形成的朦胧结论,此时变得异常清晰。“如果把学习方法和‘人品’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那么就能够让孩子们轻松应对高考,而这两宗东西都是他们一辈子用得着的呀!这就是把素质培养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的好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将这个‘金钥匙’交给学生们呢?”

说做就做!在赵丰平的带领下,全校教师开始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并总结出“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纠错、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的“八环节学习法”,目的是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对于中学生来说,养成这种习惯的过程,就是考验其意志力是否坚定的过程。以第一步“制定计划”为例,要做到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是很难的。为此,学校编制了“学生成长日记”,每一页都是一样的栏目,要求学生每日填写:在第一部分,学生要为自己设定“我的大学”、“我的××考试奋斗目标”;第二部分是“计划安排”;第三部分是“今日计划完成情况”和“明日提醒”。在每一页的底部,都有黑体字特别提醒学生:“我要用完成计划、实现目标证明我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靠着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磨炼,赵丰平和他的教师们用自己的毅力推动了学生坚定意志力的形成。“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现在我们二中的学生只要一坐到书桌旁,就会毫不犹疑地按照计划行事――5分钟有5分钟的计划,10分钟有10分钟的计划,更别说每周计划、每月计划了。”

在这种严格的训练下,昌乐二中的学生们形成了“日清周结”、每周“系统小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赵丰平说,这种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赵丰平热情洋溢地告诉学生们:“当你把‘目标、计划、行动,总结’修炼成一种习惯的时候,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在赵丰平看来,“八环节学习法”的养成过程本身,也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人品”的训练方法。“学生们完成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后,就会兴奋,内心就会有学习的渴望,就会产生渴望再次成功的内驱力。这时,他们就已经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习了。”

为了把“八环节学习法”贯彻到每一个学生,赵丰平把培养学生“人品”的内容纳入德育课程,实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学生入学第一天,学校就开始“心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认识到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仅仅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人格健全,能够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做“起点”上的“终点思考”:建构“271高效课堂”

2005年秋季,山东省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这次新课改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使赵丰平的眼睛一亮:新课改从学生本位出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为参照,赵丰平感到,此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没错,但似乎又缺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最起码,课堂的变化不大呀!新课改要求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无从谈起。“一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就老是浮现出在电视剧中见过的一个场景:池子里放上流食,养鸭人每抓过一只鸭,就用带压力器的管子往鸭嘴里打入流食,那情景让我非常震撼。”赵丰平不想让孩子们像那些鸭子一样可怜!他开始广泛阅读,“后来,读的书越来越多,尤其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六大解放让我深深感到:更深刻的变革应当从课堂抓起。”

此时的赵丰平对素质教育的

认识有了巨大的飞跃,其中最核心的是他的学生观的重要变化。“客观地说,前些年的探索给了学生们很多一生受用的东西,以‘八环节学习法’为核心的‘金钥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还是为考试而考试,没有把学生本位的观念明确提出来。”赵丰平这样反思。

“从一个孩子进入校门那天开始,我们就要做‘起点’上的‘终点思考’。教孩子3年,要为孩子想30年;教学生6年,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我们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这些话赵丰平苦思了很久,终于清晰地表达出来。

方向明确了,课堂就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赵丰平带领教师们首先对课堂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几个有趣的“271现象”:首先是学习内容方面,学生学习时,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可以合作学会,只有10%的知识需要教师教会;其次是学生组成方面,一个班级里,20%的学生属于特优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只有10%的学生属于待优生。

有这样的数据分析做基础,赵丰平提出了非常大胆的“271课堂模式”。在这个课堂模式中,20%的时间(约10分钟)交给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30分钟)交给学生自学、讨论和展示;另外10%的时间(约5分钟)用于学生自结、巩固和检测。

为此,他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由“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在此基础上,把“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然而,改革的阻力恰恰来自跟随他艰辛走来的教师们。“我们习惯于教书了,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满足于告诉学生知识。”一些教师回忆说。课堂改革之初,教师们经常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把10%的时间要求忘记了:“惯性太大了!”

针对这样的不断“复辟”和“被动反抗”,赵丰平严厉批评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一些教师,要求大家及时改进。与此同时,赵丰平意识到,教师们内心深处还存在着“只有不断地教才觉得放心”的想法――这正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魔鬼”。他需要给教师们一个新的理念。

为此,他完善了自己关于学生“人品”教育的观念,并向教师们疾呼:

大家应该想一想,30年之后,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干什么?工作快乐吗?生活幸福吗?他们为社会做着什么贡献?30年之后,他们在高中甚至大学里学的知识估计早已忘得差不多了,而沉淀下来的理解力、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人品”,才是他们立足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础。

学生的“人品”好,他就会有意志、有兴趣、有追求;“人品”好,他就会有眼光、有胸怀、有爱心;“人品”好,他就能处理好各种关系,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人品”好,他就能具备很好的理解力、思维力和洞察力。学生以这样的“人品”去学习,一定能学好。

因此,老师们,我们力推的“高效课堂”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不是仅仅教那点知识,而是要培养一个健康、积极、富有爱心的人,一个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大家千万不要担心只讲10分钟,学生的考试成绩会下降。“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人品”的主渠道,你们承担着培养学生“人品”的责任。

但是,10分钟,教师能讲些什么?时间够用吗?教师们说:“其实,台上10分钟,台下可是要下大工夫啊!”原来,赵丰平带领教师们把传统的备课变成了“高效课堂设计”,目的就是帮助教师摆脱无所适从的困境。为给教师们找“抓手”,赵丰平要求教师制订“高效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要经过学科研究小组把关、领导签字、设计人反复修改,才能交给学生使用。一位教师说:“开始我们都感觉很困难,原来备课可以直接把答案备出来,现在不行,课堂设计必须欲言又止,得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结论。”

在改革进程中,教师们感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着我们走”。渐渐地,教师们在观念上认同了校长提出的改革方向,开始适应并紧紧追随赵丰平的脚步。一位教师说:“我现在明白了,10%的时间给教师是合理的,‘90后’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我们‘60后’、‘70后’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那时候可以认真听45分钟,认真记笔记,但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理解力好,听10分钟后就不想再听你唠叨了。”

“高效课堂”改变了学生的角色,给了学生独立学习的35分钟。但是,这35分钟绝对不能是“放羊式的”,学生们必须是有组织地学习。为此,赵丰平建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高效学习行动小组”。每个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长是这个小组的学,组织讨论、研究解疑、检查落实,并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好比现在的动车组。过去的火车为什么提速慢?因为所有的车厢都靠一个火车头带动。但动车组不一样,每个车厢都自带动力。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自带动力的车厢,是‘学习动车组’。”如果说“八环节学习法”是个体学习方式的话,那么,“高效学习小组”采用的“271高效课堂的5个基本步骤”则是对团体学习方式的一种探索,即“读书学习、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这与“八环节学习法”并行不悖,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团体的协作学习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同时,他还建立了为各节“车厢”提供“能源”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这个小组由该科目的“学习班长”(即原来的课代表)牵头组成,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科研小组,任课教师是这个小组的特殊成员,配合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小组成员带着本组同学的问题参与科研,带着科研成果回到自己的“高效学习小组”。这使得提问、思考、讨论、再深入学习的过程循环起来,实现了从教师教研到师生共同教研的转变。

那么,在这35分钟里,教师干什么呢?他们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同时,还要随时回答学生们冒出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问倒。原来觉得挺难为情,不太适应,现在想想,这才正常,感觉这才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当然,在这一段时间,教师必须特别关注后10名学生。赵丰平把后10名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之中。他分析说:“如果有10个知识点,那么前10名学生可能是从懂得9个到懂得10个,而后10名的学生可能是从懂得3个到懂得6个,或者更多,你们想想,哪个效益更高?”

通过“高效课堂”的改革,赵丰平感悟到:“机械教条、生硬灌输永远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永远不能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上留下痕迹,只有被灵魂接受的

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

为学生30年后的幸福奠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自主学习到自主管理

赵丰平认识到,学生仅学会在高效课堂中所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是不够的,打开知识的视界,必须向外部延伸,这种延伸也需纳入课堂体系之中。

其中,最让赵丰平有成就感的,是把阅读变成课程。他深信,“自由呼吸着书香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此,他急迫地要“利用校长职务之便,为读书开辟一片特区”。在他的主持下,学校五易其稿,制定了“山东省昌乐二中阅读课程标准”,让阅读成为课程,为阅读正名。其中规定,初中每周10节阅读课,高一、高二每周6节阅读课,高三每周4节阅读课;初中生每年读书40本,高中生每年读书30本;初中毕业时学生要读书176本!这就是让赵丰平自豪的“海量阅读”。

在阅读课程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无比活跃。读书报告会之类的活动不断:初三的“美女加才女”冯丝语要做“《红楼梦》学术报告会――谈香菱学诗”;初二组织的是“《三国演义》辩论会――曹操是不是英雄”;初一年级也不甘示弱,谈的东西居然很哲理:“《西游记》学术报告――从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谈约束与个性”……这样的课程已经超出了“灵活运用”的目标,是解放,是创造!

这样的阅读课程还走出了课堂,向家长延伸。一位单身妈妈在一封信中叙述了儿子传递给她的阅读的力量:“他哭着对我说:‘妈妈,如果你感到寂寞的话,你就读书吧,读书就不会寂寞了’。在那一刹那,我感觉自己的儿子突然长大了,作为一个母亲,我感觉头顶上猛地撑开了一片温暖明亮的天空!”

既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为什么不可以自主管理呢?赵丰平试探着让学生们自主承办一次学校体育节,又不安地让教师们悄悄参与进去,生怕出什么意外。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学生把活动组织得非常有条理,比赛非常公平,决策非常民主,全体教师对这一代中学生刮目相看。

从此,学校的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教师们就都“靠边站”了。赵丰平把学生自主管理的课程定义为“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学生们成立了78个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他们自己为社团的活动募捐。有一次,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你们的学生真不错,跟我募捐后,还不忘把活动的照片寄给我一份。’”赵丰平说,“我当时真的是一点也不知情,要知道这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啊。”他的言语中透露出骄傲。

尾声:幸福是这样传递的

2009年,是赵丰平担任昌乐二中校长10周年。面对跟他一路坎坷走来的教师们,他真诚地说:“别人总以为我们有绝招,其实哪里有什么绝招!关键是教师团队建设。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而在教师们看来,大家能够携手走过坎坷,原因是因为赵丰平“能给我们强烈的幸福感”。

这与赵丰平的认识有关。他一直强调,教师要有蜡烛精神,但不能做蜡烛牺牲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活出尊严,收获幸福。多年来,他带头建设团队中的“尊重文化”,让每个教师都感觉自己精神强壮,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为此,他为教师搭建事业平台,并小心呵护:“我和老师们相处的秘诀,就是自己一直在做人,而不是做官。”

近年来,学校“尊重文化”越来越成熟。在此基础上,赵丰平提出建构学校的“亲情文化”。2008年年底,校园里一万多棵柿子树第一年结果,他全部分给了师生:每个教师分到两个,每个学生分到一个。这一举动,让教师们觉得学校如家,自己随时收获着来自“家长”和“兄弟姐妹”的亲情,温暖极了。

对孩子们来说,赵丰平更像是一个幸福的使者。他希望“把学校建成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他要让学生们未来30年的幸福从今天就开始。10年如一日,赵丰平把关系孩子们成长的小事当成大事。有一个学生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他想上自习,却被教室管理员拒之门外,于是便向校长投诉。“当时校园里出现了这样一幕:高大的赵校长雄赳赳地走在前面,这位同学气昂昂地跟在后面,奔向那位管理员,后果可想而知,被批的自然是那位管理员。”学生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总会求助于他们的赵校长,而他也往往是有求必应,“同学中有句‘不太好听’的话:‘赵校长挺好使的’!”一位学生的一句幽默,代表了所有孩子的心里话。

一位学生说:“他是我们的‘父亲’。那种相信我们的眼神像父亲。”作为“父亲”,他每次跟学生讲话,开口都是“我亲爱的孩子们”;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学生们说普通话(尽管有学生说“他的普通话水平令人难以恭维);作为“父亲”,他会严厉地批评犯错误的学生,俨然一个“严父”;作为“父亲”,他在孩子们的心中又是无比亲切的――“如果学校分为‘老师派’和‘学生派’的话,那赵校长理所当然是后一派,他是我们的‘老大’!”孩子们说,“忒服他,跟他‘混’有前途!”

赵丰平坦言,他现在职业幸福感非常强。他希望,30年后,他曾经的学生们的幸福与他们在昌乐二中的3年或6年的生活密切相关,“到那时,我的职业幸福感将洋溢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