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春侗寨传歌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春侗寨传歌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月初三,记者行走在黔东南州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中罗村沙吉侗寨里,村寨古木参天,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串接起一栋栋吊脚木楼。循着优美的歌声,记者走进一户人家,几位身着侗族便装的女性正在为县里即将举办的侗族大歌比赛用心地练歌。

三龙侗寨分九龙、沙吉(中寨)、罗寨三个大寨和十余个自然寨,有千余户人家。千百年来,在相对封闭的时空里,侗家人以歌声交流情感,赞颂自然与生活,守望并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被外界誉为“歌窝”。尽管当前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但侗族最具辨识度的鼓楼、风雨挢等文化元素在这里仍清晰地存续着,尤其是侗族大歌早已走出寨门、蜚声海内外。

叙述历史、传布歌与俗

正午,罗寨鼓楼里铁炮连放三响,预告全寨男女老少赶紧穿上盛装,到寨子中心的鼓楼里祭祀侗族的祖母神“萨岁”并演唱叙事耶歌、鼓楼大歌,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正在邻居家串门的吴显琪听到铁炮响起,赶忙回家和家人穿上节日盛装,前往鼓楼参加“祭祀多耶”(“多耶”是围绕鼓楼里的火塘外圈边走边唱的一种歌舞形式,耶歌是以一人领唱,众人跟唱的一种侗族叙事歌,歌词内容主要讲述侗族的历史、礼俗)。

当铁炮再次响起,全寨大部分人都聚集在鼓楼里,无论是鼓楼里的主角,还是鼓楼外的观者都是这一民俗事件里的歌者,共享一年一度的村寨盛事。

与罗寨不同,沙吉寨因为去年一些老歌师去世,加上寨老组织不力,今年没有举行“祭祀多耶”活动。

“春节可不能这样过,一定得想办法。”“去邀请隔壁村寨的友人来一起唱侗歌、演侗戏吧,不然寨上的歌队白练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枉回家过年。”这是当天沙吉寨鼓楼里大家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最后经鼓楼大会决定,沙吉寨的年轻人去邀请同乡的永从村北门组的戏班、歌队正月初六来参加集体做客联谊――即“月也”。

“春节期间系列民俗活动,尤其是集体做客联谊的‘月也’等民俗是传承侗歌的重要载体,大家在集体做客中增进友谊,交流传布以侗族大歌为主的各类侗族民歌。”黎平县侗族文化专家银永明说。

提升歌者的自觉自信

“过去我们都说,捡完河里的石头都唱不完侗族姑娘的歌。但现在只有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带着一些小孩在唱歌、传歌,想对歌都很难找到对手。”县级非遗传承人、三龙沙吉歌队领队吴义梅说。

“会说话就会唱歌”是外界对侗族人的称赞。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外出务工、就业的人数增多,侗歌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即便是顶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侗族大歌,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

正月初八、初九两天,黎平县以“唱响侗都黎平・促进文化繁荣”为主题,举办首届侗族地区原生态民歌大赛。除了鼓励本县不同年龄阶段的歌队参赛外,还邀请周边从江县、榕江县和广西三江、龙胜两县,以及湖南通道等地侗族歌队参加。

“有机会参加比赛就一定要来,这样外界才能知道我们侗族大歌的魅力,我们在寨子里传歌、唱歌也更有动力。”刚从颁奖晚会上领奖下来的九龙歌队领唱吴梅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更令人欣喜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主的各类侗族民歌,贵州省文化厅正在牵头制定“侗族大歌振兴计划”,其目的在于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来实现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责任编辑/李坤)

寄情于山水,寓意于风物的侗族歌词表达,让外人可以从中追寻这个没有文字记录历史的民族的过去。图为春节期间三龙各寨侗族姑娘聚集到传说中歌祖“挑歌断担”的沙吉寨河边演唱侗族大歌。(吴传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