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零售业竞争焦点有望转移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零售业竞争焦点有望转移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零售业竞争焦点有望转移

如果说,过去5年零售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是对有限的店面资源的争夺,那么在“规模不经济”现象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的时候,未来5年零售企业间竞争的焦点将转移到依靠IT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上来。

自中国零售市场逐步开放以来,本土零售企业,尤其是零售连锁企业在国外竞争对手的追赶下,在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为了尽快占领市场,展开了一场争夺销售终端的激烈交锋,最终实现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截止2005年,我国零售连锁企业数量达到1416家,门店数量达到90476个,总销售额为7810亿元,增长速度是过去4年平均增长率的2倍。其中,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零售商的门店数量仅在2005年一年内就几乎扩大了一倍。

但是,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想像当中的收益增加,相反,在规模扩张带来销售收入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的几乎同步、甚至更高速度的增加,最终造成规模效益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这里,笔者以近几年规模高速扩张的A家电连锁和B综合超市为例,来分析这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两者均入选了“2005中国连锁百强”。

规模不经济

在不考虑其他业务收入(例如A家电连锁的房地产业务收入),只考虑主营业务的情况下,无论是B综合超市还是A家电连锁,它们自2001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都实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分别从12.44亿元和16.6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01亿和159.4亿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26.1%和858.5%。然而,从主营业务成本来看,B综合超市从2001年的10.4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16亿元,增幅为350.4%,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A家电连锁的主营业务成本从2001年的15.1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3.93亿元,增幅为849.4%,基本接近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

那么,从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内的三项费用的增长情况来看,这种反差更加明显。B综合超市的三项费用合计从2001年的1.4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34亿元,增幅远远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463.5%;同样,A家电连锁三项费用则从2001年的1.0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76亿元,增幅1686.7%,达到其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的两倍。

不难看出,B综合超市和A家电连锁在过去5年中,收入增幅远远小于其成本增幅,规模收益呈现递减趋势。尤其是A家电连锁,随着其规模的扩张,相应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大幅上涨,从2001年到2005年分别增长了568.1%和2853.8%,表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信息技术担当重任

造成这种规模效益不明显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规模的扩张,管理层难以及时获得各门店的经营数据,相关统计结果滞后。尤其是部分大型零售集团不是由市场中企业自主组建的,而是掺杂有过多的行政干预,造成部分整合后的零售集团下属的各个子模块之间貌合神离,看似一家,但其实却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数据不能整合、配送不能统一。

另外,与区域性小规模零售企业相比,一些面向全国性发展的大型零售企业很难集中资源在某一地区密集布点,由于目前国内产品的供应链大多处于地区分割状态,零售企业在全国的采购规模并不能具体体现到各个地区,相反由于其规模的分散,导致其在各个地区的规模都难以达到龙头地位,反而会使得其所获得的优惠不如竞争对手多。因而在当地的区域性零售企业及外资零售企业的双重竞争下,看似规模庞大的零售业巨头面临的风险其实更大,总体的规模优势难以发挥。

于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支出,整合上游供应链便成为国内零售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生存挑战,这恰恰为IT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用武之地。2005年,苏宁电器直接投资8000万元,开启了中国零售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信息系统整合项目,规模包括450家以上的门店和600万左右的会员。新的苏宁电器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高水平解决方案,包含了总部系统、门店系统、POS系统、CRM系统,配送中心系统等主要管理模块。

过去,以国美、苏宁为主导的家电连锁业的扩张神话将中国零售企业对规模的竞争推向了高潮,而此次苏宁电器对信息化的大规模投入将有可能开启中国零售业竞争历史上一个新的阶段,竞争的焦点将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以信息化支撑的精细化管理。(侯闯)

银行业需超越数据大集中

实现业务增长、控制成本和遵守各项法规是现在亚太地区金融机构关注的三个重点。

“在中国,大多数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将数据集中,同时也在考虑将应用系统集中; 而对于如何深入分析数据,以提高银行整体的运作效率,或用更好的渠道来维护客户群则是他们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在谈及中国金融机构的现状时,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服务业事业部应用总经理庄国光说。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金融业走向全面对外开放的最后一年,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即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也就是说,从2007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将在中国大陆任何地域完全对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业务。客观来讲,距离世界级老牌商业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与之差距还较大,特别是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管理与运作水平上,诸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亚洲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由于客户要求日益提高、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政府管制的加强,亚洲的银行在机构和信息技术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亚洲各国GDP强劲增长,跨国界贸易活动与日俱增,这给银行带来了新的商机,但同时也对银行的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甲骨文公司亚太区服务行业副总裁Ash Khalek认为,在亚太地区,银行机构或者金融机构的银行系统应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使生产体系更加高效,以及如何继续维持高增长状态; 第二,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更多的金融和银行产品卖给消费者; 第三,关注如何能够主动进行客户管理。

如今,上市已经成为中国很多银行的发展趋势,当中国的银行开始面对海外市场的时候,就必然牵涉到银行要实施新的业务拓展计划。同时,随着外国银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新的竞争必然带来新的金融观念和产品,而相关法规的遵从问题也将变得引人注目。另外,二、三级银行也将寻求新的商务模式。基于这些分析,Ash Khalek认为,实现业务增长、控制成本和遵守各项法规是现在亚太地区金融机构关注的三个重点。

这时,IT决策不仅出自CIO和CEO的办公室。“在项目决策中,业务部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因为银行将IT看作是提高收入和绩效不可或缺的工具。”庄国光解释说。

一些有远见的专业人士目前已经认识到,采用独立解决方案的传统手段已经不再适用,基于标准的、集成式和端到端的银行业应用是银行核心企业战略的基础,这种应用可增加客户知识、简化运营,并提高企业透明度,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IBM、甲骨文和i-flex日前宣布,三方将合作为其共同的银行业客户提供基础设施产品、支持和服务,帮助客户实施企业应用,部署核心银行业务并进行风险管理。Ash Khalek表示,三家结成伙伴关系并不是说要求客户必须选择他们的解决方案,而是想通过这种联合,能够使用户充分得到好处。(丁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