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113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113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8-6919(2006)08-0084-02

中图分类号:R941.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年填报的113例加替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少见,但较严重。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协同做好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Analysis of 11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by Gatifloxacin injection in Our Hospilal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currence of ADR by Gatifloxacin inj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statistically 113 reported cases of ADRS of Gatifloxacin inj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2004. RESULTS: The main ADRS of Gatifloxacin were mainly manifested as skin and local lesion, digestive system injury. anaphylactic shock. Renal and hepatic lesion were rare but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S: Medical worker should work cooperatively in the monitoring of ADR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 to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ADR.

[KEY WORDS]: Gatifloxacin injec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alysis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属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其抗菌谱广、作用特强,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笔者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113例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报告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的ADR报告,有关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内容,剔除内容填写不完整和内容重复的报告,共收集到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要求的报告113例,经广东省药品监管局评估认定后,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门诊患者3例,急诊患者20例,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57例,ADR年龄最小的为18a,最大的为79a,详见表1。

2.2 11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与临床表现及其构成比,见表2

由表2看出,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各占35.40%,其次为神经系统的反应占9.73%。过敏性休克虽然只有2例,占1.77%,其来势凶猛、呼吸困难、胸闷、大汗、不语,严重程度已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经抢救治疗,1~3天好转,113例ADR经对症治疗,无1死亡亦无后遗症。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的处理

我院2004年加替沙星注射剂ADR的发生较2003年稍有增加,因2003年我院开始启用本药,原来使用氧氟沙星、左氟沙星、司怕沙星等喹诺酮类注射液较多,后来发现这些药物已不同程度引发致病菌的抗(耐)药性[2],市场出现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后,逐步在我院临床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医师们不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必要抢救措施。

113例ADR报告中(表2),80%以上临床症状表现轻微,一旦发现,一般减慢滴注速度患者症状都可得到缓解,如不能缓解者,则应停药或换药治疗;情况严重者,还要采取对症处理,如皮疹持久不退,则选用维生素C或地塞米松等对症进行抗过敏治疗,有呕吐、恶心、肠胃不适者选用胃复安肌注等等。

调查中,中等程度ADR约占总数的18%左右,如临床出现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口唇麻木、抽搐、癫痫发作、药物热,心血管系统出现心慌、胸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除立即停药外,还要给予相应处理:如癫痫发作给予安定静脉推注,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者,应立即予以卧位、静脉补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以维持血压正常,发热不退者可选用物理降温等等,一般经过上述处理,症状都会缓解无需住院,最多在急诊观察室多观察时间,症状减轻消失后即可离院。

加替沙星注射液引发的严重ADR临床较少见,这次仅有2例,仅占总数的1.77%,但症状严重会威胁患者生命,必须高度重视,快速、认真处理。这次过敏性休克2例来势凶凶、呼吸困难、胸闷、不语、大汗,似有临终前症状,除立即停药外,即予患者卧位吸氧,快速静注扩容、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或氢化可以松),并选用强效血管活性药阿拉明(或多巴胺)等维持血压稳定,以维持生命,经几小时忙乱后,患者终于逐步恢复正常,住院观察几天,检查肝、肾、血液正常给予出院。

从上述(表1)ADR报告分析看出,患者年龄与ADR发生无太大关系,20~60a年龄段,ADR发生率占总数的80.53%,这是因为使用这注射液的年龄段,主要为20~60a,未成年人禁忌使用,老龄人多用不起这昂贵的新药,但严重的ADR的发生就在这高龄患者,这可能与高龄患者机体各器官减退,基础(老年)疾病较多,以及抵抗力低下有关。有报道[3]肾小球的过滤率从40a开始,每年下降1%,加替沙星属氟喹诺酮类药,其主要通过肾排出,老龄患者,使用本药更易发生ADR,而且更严重,甚至发生休克。这必须引起临床医师药师的重视。

3.2 不良反应的原因

3.2.1 医师处方不合理临床上存在滥用抗生素,这增加了ADR的发生,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选用最合适的抗生素,喹诺酮类药为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禁忌,肾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门诊、急诊中,重度感染者医师可根据经验选用,对于感染症状轻微(如稍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者,医师可选用口服抗生素(如加替沙星片剂或胶囊),对于住院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一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决定是否选用加替沙星注射液。

如果医生只凭经验凡发热病患均开出抗生素,如加替沙星甚至开出大处方的加替沙星注射剂,往往就易发ADR,尤其对年老患者,最易发生。

3.2.2 药房药师的疏忽注射用加替沙星为微黄粉状,加替沙星注射液为微黄澄明液,遮光包装,医务人员在用前须注意其外观,安瓶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或有效期,凡有安瓶裂损、字迹模糊、药物变色、过期失效的药品杜绝发放使用,若有疏忽即易引发ADR。

加替沙星注射液为0.9%氯化钠或5%葡萄糖等渗液,有100ml、250ml、500ml装,注射用加替沙星有0.1g/支、0.2g/支、0.4g/支,配用载体为100ml、250ml、500ml的0.9%氯化钠或5%葡萄糖,如果医生处方选用载体注射用水或其他,药房药师应拒发,若照发则易引发ADR。

有时医生为了防止患者注射用药发生ADR,加上其他药物一起静滴,也可能是疏忽,必须叫病人再次返回医生确认后再发药,这样可防止ADR的发生。

3.2.3 注射用药不慎如注射器不洁、注射器连用、同一时间滴用二种以上的药物、注射速度过快或过慢、输液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均可能引发ADR。

3.3 患者身体条件不佳

3.3.1 患者有药物过敏史,患者本身以前或家族有药物过敏史,如对青霉素,尤其喹诺酮类有过敏史者应禁用,研究表明[4],药物过敏发生率既往有者较无过敏史者高4倍~10倍,亲代有过敏史者较亲代无过敏史者高1倍。

3.3.2 肾功能不全者,加替沙星和其他喹诺酮类药一样,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减退(不全者)对加替沙星的清除能力下降,半衰期(t 1/2)延长,为避免药物蓄积,血浆药浓过高而产生毒性(ADR),应严格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不然易引发ADR。

加替沙星注射液引起ADR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药品自身因素,有的则与患者疾病和其身体条件有关。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如能正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通力协作,则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曼(Zhu M)、王睿(Wang R),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Chin Jchin pharm Ther)2001.6(4):377~381.

2 徐雅萍、罗燕萍、白立彦等,加替沙星与4种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76~78.

3 余自成、邵云弟,老年人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7):436~438.

4 叶世泰、张庆松主编。实用变态反应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