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下的陕西省眉县猕猴桃产业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SWOT模型分析下的陕西省眉县猕猴桃产业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战略、陕西省农业强省目标等为陕西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准确认识自身特色产业现状,理清产业优势、劣势,才能有效调整资源配置,整合优势资源,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从而推动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关键词:swot模型分析;县域经济;农业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53-02

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省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植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猕猴桃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当前眉县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眉县猕猴桃产业SWOT分析

(一)产业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四季冷暖干湿分明,雨量丰沛,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水源充足,灌溉条件便利,是中国猕猴桃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域,2011年被列为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拥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誉。目前,眉县拥有包括秦美、徐香、翠香在内的近30余个猕猴桃品种,果品结构丰富,质量优越。

2.区位交通便利

眉县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的要道,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中、宝成等铁路,连霍、法汤高速,310国道、关中环线等贯穿县境,地理区域位置优越,交通运输网络便利。

3.人才资源丰富

眉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了“十百千”人才计划、科技入户等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校为依托、本土人才为主体、乡土人才为支撑的猕猴桃生产技术专业团队,其中本土专家157人,分布在眉县果业、农技、农机、植保等相关部门。

4.科研技术支持

眉县主动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优势资源,先后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猕猴桃专家大院等研究机构,对果种育苗、测土配肥、果园管理等进行专题研究。

5.产业化规模初步形成

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总产量45万吨,实现总产值25.01亿元。建有国家级现代猕猴桃产业园区1个,3个万亩连片产业带;猕猴桃冷藏储存库2 000多间,储藏能力17万吨。全县果业合作社12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社5户,注册猕猴桃商标20余个。在国内30多个城市设有眉县猕猴桃形象店,覆盖国内80%的主要城市,初步形成了一条种植、储藏、加工、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6.政府专项扶植

猕猴桃是眉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富县”战略,积极申请国家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拨付专项发展资金,先后印发了《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猕猴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每年划拨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

7.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0年,眉县猕猴桃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4年,“眉县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成功,并以此为基础,策划包装猕猴桃公共品牌,县域内所有企业品牌全部纳入为公共品牌的子品牌,实施单一品牌营销战略。目前,已注册“齐峰缘・奇异果”、“第五村”、“秦美源”等猕猴桃果品商标21个。同时,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合作,拍摄“眉县猕猴桃”和果业企业专题宣传片进行宣传推介。

(二)产业发展劣势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眉县猕猴桃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1.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

受产量、效益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主要以秦美等晚熟产品为主,早中熟产品种植比例过低;新品、优品猕猴桃种植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后续升级换代产品尚未推出,因此品种结构不够丰富;猕猴桃种植仍以农户自主种植为主,果品不能按照优生区区域集中发展,规模化效应不强。

2.产业链水平较低

一是产品深加工比例过低。2015年,眉县猕猴桃年产量45万吨,其中80%的产量都用于鲜果销售。全县有5家猕猴桃加工企业,年加工量仅占猕猴桃年总产量的10%左右。二是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过低。目前,果品深加工主要以果脯、果汁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果酒、果籽油、保健品等附加值加高的深加工产品过少。

3.供销渠道不畅

猕猴桃鲜果采摘后不易储藏,运输要求较高。目前的销售渠道,一是由收购商贩入园统一收购,这就会出现收购商贩错过猕猴桃采摘的最佳时机,或由于收购量有限,部分果农成熟的猕猴桃销售不出去等情况。二是果农通过货运物流自行销售。由于猕猴桃成熟时间比较集中,散户销售基本采取物流、快递等渠道进行,但县级物流的运输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会出现销售停滞、物流快递爆仓等现象,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难以保证鲜果质量。

(三)产业发展机遇

农业发展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和陕西省农业强省目标的提出,都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Ю戳酥卮蠡遇。

1.“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内重点圈定城市,提出要将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截止目前,陕西已经围绕丝绸之路成功举办丝路博览会、农业品牌建设会、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并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战略为陕西省农业互通合作以及农业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2.各级政府支持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特色板块发展,打造眉县、富平、定边等一批现代农业强县。《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要支持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商业化运营。《宝鸡市“十三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等也提出,要重点支持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

3.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绿色和有机成分。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被誉为“维C之王”。因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受到消费者广泛喜爱。近年来,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2014年,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达到130万吨,市场规模达66.55亿元。

(四)产业发展威胁

猕猴桃产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潜力巨大。2010-2014年全国猕猴桃产量从87.7万吨增长到119.5万吨。而国内猕猴桃种植主要有五大产区:陕西、河南、贵州、广东、四川。各地区均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植政策,并各自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同时,随着贸易合作和对外交流更加便利密切,猕猴桃进口量近年来也逐年增大,2013年我国猕猴桃进口量4 824吨,2014年进口量6 282吨,呈递增趋势。并且根据市场价格来看,进口猕猴桃(奇异果)单价在4.5―5.5元/个,而国产猕猴桃单价仅为4.5―5.5元/斤,这对国内猕猴桃市场也是一个冲击。

二、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

结合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内外分析,眉县猕猴桃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优化猕猴桃结构布局

一是加快猕猴桃新品种的研发和培育,丰富现有果品体系;二是通过技术研发优化现有猕猴桃品种,加快升级换代速度,提高产量和质量;三是根据农户分布和行政区划,制定猕猴桃种植规划,使猕猴桃种植形成规模化。

2.延伸猕猴桃产业链

猕猴桃鲜果不利于保存,贮藏和运输成本高,因此对果品进行深加工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要结合市场需求,除了生产果脯、果干、果汁、水果罐头等较低附加值的产品外,更需要根据绿色、健康、有机的理念,研发猕猴桃果酒、果茶、果醋、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3.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眉县不仅农产品丰富,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5A级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西部兰花生态园、张载祠等。近年来,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将旅游业与猕猴桃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业带动猕猴桃产业,让猕猴桃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和纪念品;同时,利用猕猴桃产业反哺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通过生态观光园、产品加工园、休闲采摘园、种植体验园等形式,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4.扩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宣传,品牌就是产业形象,因此,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多渠道进行产业宣传;政府要搭建交流推广平台,开展产业推介会,主动实施“走出去”;同时,要放宽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注册有特色、高质量的品牌商标,并给与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产业直销店和形象店,建立销售窗口。

5.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县域产业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使电商销售成为新亮点。截至2016年,眉县猕猴桃参与网络销售的经营主体达34家,个体商户260家,农户中60%通过微信等平台参与销售。2015―2016果季,眉县猕猴桃电商销售占总销售的45%。下一步,眉县可以通过引进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进驻,并筹建国家级电子交易中心,建设电商园区、培育个体网店,开设公共宣传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县域鹊缱由涛衿教ǎ打造产业经营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东珍.关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6).

[2] 刘法奇.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浅析[J].北京农业,2015,(12).

[3] 陈寒凝.“一带一路”视阈下陕西特色农业“走出去”战略[J].新西部,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