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心伞,立诚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心伞,立诚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方的天气,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学时还春光明媚、暖风和煦,可到了放学时段,却突然乌云密布、雨水淅沥,很多步行回家的学生,一个个落汤鸡似的,狼狈不堪外,还常被急雨淋出病来。天气不可控,但人事尽可为。为此,“爱心伞”便应运而生了。

一把雨伞,一段故事

爱心伞,顾名思义,就是洋溢着满满爱意的雨伞,是班级家委会所赠,每班捐赠3~5把,由学校统一归置与管理。但这些爱心伞并不是一把把普通的雨伞,捐赠之前都经过了家长、孩子们的精心设计,它们都是有内涵、有故事的。

首先,以学校的名义,要求各班在爱心伞上统一绘制由校名、校徽和校景构成的Logo,这Logo是一种凭证,代表着此伞是公共物品,用完须及时归还,同时这Logo也是一种鞭策与责任,撑起这把伞,就是撑起了长安一小,撑伞人的言行举止要能捍卫学校的尊严与形象。

然后,各班便在爱心伞的伞面上“任性”地挥毫泼墨:有的爱心伞在学生的画笔下,俨然成了一幅山水画,表达着孩子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有的爱心伞上装缀着多彩的笑脸,预示了这个班级阳光生活、快乐学习的幸福状态;有的爱心伞上写着美好的祝福,有的爱心伞上闪烁着无邪童真。有的班级还把集体照喷绘在伞面上,其画外之音就是:哪管风吹雨打,拼搏不改,友谊久存……诚然,一把把雨伞,就是一段段故事,一片片真情。

一隅静处,一种人文

因为家校的合作,爱心伞更是显得尤为珍贵。那么,这份爱心该如何去呵护,数十把的“文化雨伞”又何处放置?

爱心伞的“家”被命名为“心雨站”,站点设置在学校文化长廊的安静小角落里。靠墙的正方和上方用黄、蓝、朱三色的条状木板间隔铺就而成,轻暖的色调,巧妙的配搭,令人倍觉温馨。墙体正面悬挂着低中高三条银色横杆,横杆上分别挽挂低中高年级的爱心伞,以便各年级的孩子都能轻松取还。另外,背景墙上还镶嵌了醒目的艺术体的“爱”字、心形的“手掌”和格言“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它们既守护着这些爱心伞,又无时不感召着借伞人。师生、家长们的精心布设,使得这个小小的角落,打破了时空的僵固和墙体的冷硬,成为了爱心的见证和诚信的检阅。

一本册子,一个考验

爱心伞是手段,立诚信才是目的。“心雨站”无人管理,除了一本登记册外,借与还全凭学生的自觉。不过,虽然这本册子不会说话,但它也有自己的言语。登记册的封面上明显书写着“简登记,作交代;当日借,明日归;互监督,促诚信;惜雨伞,爱传承”。借伞前,孩子们必须先登记班级、姓名和借还伞的时间,虽然无人监管,但孩子们还是比较自觉。前期也曾预想过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维护与管理,但考虑到“雨伞不值钱,诚信值千金”,考验和培养孩子们的诚信,正是期望得到爱心传播下的品德自觉养成。

当然,“心雨站”创设之初,确实有些学生会把爱心伞落在家里,或者直接带回教室,甚至有时会弄脏、弄烂雨伞,而这本小册子也为寻找迷失的雨伞立下了“汗马功劳”。老师们会按“册”索骥,同学们会“顺藤摸瓜”,因此很快便能找到丢失的雨伞。

一场讨论,一次洗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我管理的前提必须是自我教育。学生不是圣人,小孩子又还没有定性,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长段反复与加固的时间。鉴于初期小部分雨伞的逾期归还、无故损坏甚至莫名丢失,除了加强诚信教育给予警示,评选“诚信之星”树立榜样外,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教育引导和道德熏陶,更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这个任务落到级部,分级部进行(一、二年级家长也参与),围绕着诚信主题在“心雨站”集中讨论。

讨论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导行。所以,准备过程甚于讨论本身。讨论前两周,级部先布置任务,确立内容,如低年级的“帮把手,送回家”、中年级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高年级的“雨伞轻,诚信重”等。孩子们通过两个星期的资料搜集、调查了解以及互动交流,心中已植下诚信的种子。随后通过讨论会时的分享、交流与辩论,思维得到碰撞,思想得到洗礼,诚信观念自然深入心田。确实,学生的行为是会产生反复,但只要时常说理、择机教育,“重要的话语说三遍,重要的事情做三次”,孩子们一定会有所启发,有所感动,有所进步,而爱心伞也自然就成为了他们成长的见证者。

一个习惯,一道风景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我国的文学泰斗巴金先生也曾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幸福也好,成功也罢,最最离不开的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爱心伞,老师们多了一份关注,家长们多了一声叮咛,同学们多了一次提醒,“心雨站”下孩子们多了一串动作:排队、登记、拿取、收拢、悬挂。但就是这些习惯性的“关注”、“叮咛”、“提醒”和“动作”,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美好道德的养成:献爱心,守规则,讲诚信。

如今,每逢下雨天,孩子们在“心雨站”安静排队、有序借伞及依时归还,已成为了一道校园风景。更可喜的是,在“心雨站”播下美好的种子后,“爱心伞”之花嫣然绽放了,班级里同学们以诚信为荣,互帮互助,诚信友爱。家长们也更为积极地投身班级事务。如今常能看见这样感人的画面:下着雨,等候在校门口的家长手中拿着两把雨伞,一把给自己的孩子,另一把给别人的孩子。

爱心伞,挡住了风雨,立起了诚信。自此,在校园内外,爱心伞常在,爱心人辈出,爱心事频现,爱心景永存。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长安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