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长寿公园论雕塑主题公园的公共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长寿雕塑公园的雕塑作品、整体规划的疑问。继而追溯雕塑主题公园的源起,通过列举国际知名的、具有表征作用的雕塑公园,引发对公共性在雕塑公园的体现的思考,发现国内雕塑公园的不足之处,最后概述了上海“东方绿舟”的成功案例,并提出对上海2010年世博会时期将要建造的雕塑公园的设想。关键词:长寿公园;雕塑主题公园;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J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65-03
上海长寿公园,地处长寿路商住街中心地段,是上海市第一批大型公共绿地之一,占地面积大,交通便利,绿地内景点别致,布局合理,尤其是由1700立方米砼凝土连续浇筑的“水钢琴”堪称同类园林景观施工的上海之最。公园规模宏大、景观丰富,秉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吸收西洋园林景观设计精华,具有极佳的生态、景观效果,独具海派文化气息,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一方绿色空间。公园除生态、景观功能外,还设有雕塑、卵石小路、阳光咖啡屋、露天茶亭、书画博览艺术天地等,因此,自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之后,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前去瞻仰它的风采。“水钢琴”的音乐喷泉每隔两小时表演一次,每次15分钟,喷泉与音乐的配合相当和谐,音乐喷泉实属现代水景环境设计。(图1)
2005年年底,长寿公园被改建为长寿雕塑公园,确定并落成了以“和谐”为主题的中外雕塑家的作品25件。然后,作为上海首家城雕主题公园,伴随“和谐――具象”2006上海国际城市雕塑邀请展长寿公园重又拉开了帷幕。我闻讯又一次前去,转了一圈拍了些照片,感觉上却总有些遗憾。回来之后心里便有了许多疑问,原来偌大的公园为何显得如此拥挤,雕塑的排列有种见缝针的嫌疑,彼此之间似乎也毫无联系,大部分雕塑的形式与之所处方圆格格不入,作品的水准也不是那么统一,连同一些作品的色彩也显得很唐突,纵观一下全景,在我的视野里呈现的可说是混乱的局势,难以将其与“和谐”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图2、图3)。其他游园者的感想无从得知,但于我,不敢苟同于这是一座改建成功的雕塑公园的说法,并且,我不得不对主办方对长寿雕塑公园的整体规划表示遗憾。位于繁忙拥挤的市中心的长寿公园,原来只是一项有特色的社区建设、提供给市民休闲的场所,腹地原来就不大,加之已有的植被和景观,已经情趣盎然,如果说是能穿插几件结合“水钢琴”的审美情趣的雕塑作品那更是点睛之笔。换句疑问,长寿公园有必要改建成一座雕塑主题公园吗?
至此,我们应该溯一下雕塑主题公园的源。提供休闲娱乐的主题公园对大都市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国外的雕塑主题公园的发展都是和当代都市相伴而生的。我们将这个理念由国外引进,如同红富士苹果一般,在国内生根发芽结出甜美可口的果实。当集合了许多适合露天陈列的雕塑,其耐候性、景观性、亲和力都足够时,再运用整体景观角度去考量作品彼此的属性与和谐,参观者移动着的视线的流畅与舒适,作品尺度与地形地貌、日照风力等自然因素……全都纳入规划课题,面面俱到之后,才能设计成一座良好的雕塑公园。换句话说,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美术馆,富有生命力的美术馆。
早在1969年,日本便造就了“富士箱根雕刻之森”公园,(图3、图4)其规模之庞大,质量之高,荟萃了许多世界大师级的作品,呈全开放收藏姿态,它也是日本第一家以雕塑为展览主题的户外美术馆,该馆由日本富士财团赞助,可说是早期户外雕塑美术馆的佼佼者。雕刻之森以7万平米的雕塑公园方式让立体作品良好的融入环境,景观与作品配置得宜,让游客仿佛站在作品与大自然组成的森林之中。公园收藏有各地雕塑大师的作品多达400件以上,包括雕塑家贾克梅第、米罗、亨利・摩尔、日本的佐藤忠良、台湾的杨英凤和朱铭在内都有收藏。由于雕刻之森美术馆的展览方式和经营理念都广受大众欢迎,日本随后又有不少地方推出了这样的户外雕塑美术馆,如上野之森美术馆、东京世田谷美术馆等。
挪威首都奥斯陆有一座占地80公顷的雕塑公园,是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大师40年心血的结晶。公园内有用石、铜、铁、木雕塑成的150组群雕像,以几何布局散布其中。整个公园以“生命”为主题,分为“生命之桥”、“生命之水”、“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环”四部分,以雕塑的手法记录了人的生命历程,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不仅惟妙惟肖,颇具艺术特色且引人深思,因此又称“生命公园”,奥斯陆也因此被称为“雕塑之城”。
首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公园的第一部分――“生命之桥”。桥的两侧矗立着58座人体青铜雕塑,栩栩如生,令人称奇。公园中央是“生命之源”。(图6)这是一座结构别致的喷泉雕塑群,6个体魄健壮的男体雕塑托起一个硕大的铜盘,清澈的水瀑顺盘沿撒下,水池的四周,有20多棵修剪得整齐的“树木”,“树”下是造型各异的男女塑像,或蹲踞盘屈,或相拥依偎。公园的最高处是“生命之柱”,(图7)这是第三部分,并且是“生命公园”的艺术高峰。在一个巨大的方台正中,一根像中国华表似的石柱凌空矗立,17.3米高的石柱上,121个体态各异的雕像层层叠摞,首尾相接,自上而下,从生到死,细微刻画了人生与困难搏斗的情景。第四部分是“生命之环”。由4个成年人和3个孩子手脚相连形成,象征人生的完美和永恒。
此外,1988年韩国专为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夏季奥运会创建了雕塑公园,其城市建设因此大为改观,韩国奥运雕塑公园成为其文化建设的一大硕果。奥地利的圣玛格丽特雕塑公园,附近是有名的采石矿区,公园内所有的作品都以当地石头为材料,是世界首次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的雕塑研讨会。(图8)
中国国内在20世纪后半叶才开始掀起了这另一种形式,在威海、天津、长春、杭州、石家庄、桂林、北京等地,雕塑公园模式的雕塑活动展开。这种形式使艺术家们能客观地发挥他们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作品能有相对理想的归宿,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必经过层层审定,就能直接与大众见面。对大众来说,他们与雕塑没有隔阂,他们可以直接面对、直接享受、直接评判。在继中国城市雕塑得到迅猛发展之后,公园模式的雕塑展示活动,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阶段,政府开始重视了这种国外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公开展示形式,艺术家们也从中吸取了更多创作理念,但是有一点,我们的雕塑公园似乎总是伴随着某些命名性的雕塑展的开放,除了作品所处环境与美术馆里我们购票进入的展览不同之外,其它似乎都没什么很大区别。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日本箱根雕刻之森以及其它后起之秀的形式上毫无疑问确也是雕塑公园,但日本人却一直称之为“美术馆”,这种将雕塑公园这一彰显公共性的名词,与“美术馆”这一在当代公共艺术范畴里处于争议地位的空间界定作了一个合并,当我们光看命名时,似乎在规模、质量、审美水平、关注程度等多方面与国内一些雕塑公园有了对比和差异。
当然也有成功的范例。建立在上海市西南部的大型公园“东方绿舟”,在城市的生态养护和市民大众的文娱、旅游、公共艺术展示及知识性教育方面,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并由此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图9)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公园内24米宽,700米长的“知识大道”两侧布置了160多件雕塑及装置艺术作品,其中多为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塑像与艺术装置,为市民阶层,尤其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课外教育活动提供了高质量的视觉化和艺术性的学习素材。这些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公园人文景观和传播的重要部分,给人以知识美、艺术美与自然美结合的总体感受,成为整个上海地区现代建设的一大亮丽风景线。
公园及其公共艺术建设,在当代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是使市民的身心修养与文化修养活动得到良好的环境支持,并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得以维护。我们要发展公共艺术的新形式时,要考虑到整个环境的问题。如今我们的环境,其平面结构、各色建筑、交通系统、市民社区、区域地标、植栽园林等形成一个过于混乱的大背景,既然在视觉的空间上不是很单纯,如果既不清除环境的问题,又只想到要加东西,那么就算是这件艺术家的作品不差,却往往会因为背景因素的相互干扰,使得作品的特异性反而没办法凸显出来。所以说,要让雕塑公园的公共雕塑作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全民财富,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设计环境,并且在材料的使用方面,不用特别强调是一个地面物,创作作品要有环保观念,一定要注意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酸雨多或落尘量大的地区,得避免木材和石材;硫磺矿区或重工业废气污染区,得避免木、石、铜等易氧化的材料;基地松软、风力强劲、地震频繁地区则避免高大、直立的造型采占地广呈匍匐状的造型较佳;如果是水景雕塑得避免易腐易锈易长苔的材质;如果是风动雕塑得采用质轻耐震的材质;如果是传统保护区得采用传统的木石材质;如果是特殊环境(例如火山区、恶地形、地震带等)更需先评估物质的恒久性,如果情况不适,不做雕塑才是最佳的设计,人力在大自然面前是无需逞强而自暴其短的。只要艺术家将整个环境的规划得很理想,材质就不应受到限制,当然形制上也就更不能涉了。另外,国外的“百分比”艺术,我们不能理解成为卖东西,将其理念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拿来作为改善、治理、维护的方法岂不是更好?当代的公共雕塑,第一个让我们直觉的就想到它与环境间相对应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件诉诸于一人以上可以接触得到的东西,如果它与整个环境背景产生不了任何的联想,那么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突兀吗?今天我们在谈公共艺术,不是窄化到它就是一件艺术家作品放到公共空间中,就是公共艺术。基本上,公共艺术应该是一种环境因素。
到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将会出现一批体现城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并有三个大型雕塑公园与世人见面,它们分别是坐落于“世博园”内的“世博雕塑广场”,位于北京西路、石门路、山海关路、成都路区域内7.5万平方米的“上海城市雕塑公园”,位于青浦朱家角和青浦镇之间的“上海国际雕塑艺术中心”。期待能看到一片令人称奇,声色各异的公共艺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