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鉴赏教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鉴赏教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鉴赏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可烛照学生理解、想象、表达、积累等问题。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对鉴赏苦不堪言。听课似津津有味,下笔却只字难行。于是,凡涉鉴赏一类的主观性练习学生常留空白,或道不知从何答起,或云反正要错不写反而省时。久之,鉴赏便成了学生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鉴,乃鉴别,意在运用所学对所读文章好坏、高下、风格、精妙、技巧等做出分辨;赏,乃欣赏,即在鉴别的基础上融合个人的经历、体悟、情感、态度等以实现个性化的主观认识。因此,可以说鉴赏是阅读的根本,是实现阅读价值的重要手段。学生感觉鉴赏很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第一,生活阅历浅或没有很好地将“两种生活”进行比附。文学作品大多源自作者生活的经历和体悟,作者经历愈丰、感悟愈厚,作品便更趋圆熟。而鉴赏的最佳切合点是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即在作品中找到读者自己的影子。如果读者阅历太浅,便难以进行深度阅读,甚至会失去对作品的兴趣。笔者曾向学生推荐过周作人和丰子恺的散文,但一段时间后学生认为这两人的文章没意思,太淡。其实,能读出两人的“淡”说明学生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周、丰两人的风格就是平淡、闲逸,可惜的是学生们没有很好地品味这“淡”背后的厚重与难得,这就是阅历差距所带来的隔离。

在现实的鉴赏教学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对作品进行条分缕析,言之凿凿,而应者寥寥。析者自觉分析透彻,而学生却备感茫然。无奈,便只有总结一些相对固定的回答以备应试之需,如边塞则报国、田园则隐逸、思乡则漂泊,或过渡则流畅、点题则照应、照应则圆合等。这样的尴尬确非师者所愿,但也说明了析讲时没有很好地将读者与作者的“两种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人生受限太多,固不可经历作者一样的生活,但生活的内核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如鉴赏《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该词短小精妙,以“听雨”为载体浓缩了词人一生的感悟,词作的情感由“喜”到“悲”再到“和”,十分生动地演绎了一个普通人必然经历的心态变化。表面看,这首词学生理解的难度不会很大,但很难说学生在鉴赏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现象。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少年、壮年、老年三个年龄阶段抽象为三种心态:一是娱乐至上的心态,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被娱乐裹挟着、诱惑着,而我们又在娱乐中沉醉着、甜蜜着,我们不可能像蒋捷一样歌楼登眺、红颜相伴,但我们有自己娱乐的方式,看一场久违的电影,听一曲班得瑞的轻音乐,和朋友在棋盘上进行酣畅淋漓的厮杀……或许没有词中那样的浓艳,但我们却拥有词中一样的心境——少年不识愁滋味!二是在挫折中追求的悲凉,人生搏击、学海泛舟,总会遇到失败和打击,在人生的低谷里,阳关不再灿烂,美景也失去了光彩,漂泊、孤独之感油然而生,虽没有“乘舟”,没有“断雁”,没有凄冷的“西风”,但我们一样能感受到言说不尽的悲凉!三是历经风雨后的平静,在人生的征途中为功为名所牵引是必然,但铅华洗净,苦难嚼透,剩下的就是淡定,谁没见过悲欢离合,谁没经历过起起落落,是什么让我们永葆生命的张力,那就是遇成功不狂喜,遇失败不落寞的从容与淡定!通过这样的解读将学生的生活体会与词人的描述结合起来,学生自会有亲近感,觉得有滋味。反过来,通过这样长期的解读,文本的促思价值也会日益显现,学生会逐渐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也潜藏着典雅,也拥有哲思,也有表达的价值。

第二,鉴赏对象的模糊性。文学作品贵含蓄,讲曲径通幽。在意象选择、谋篇布局上自然力避直白,否则就会失去很多“韵味”,不过这也增加了鉴赏的难度。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朓《游东田》),该句以清新细腻、意趣横生历来为人称道。句意很简单,鱼儿在水中嬉戏,惹得新开的荷花动了起来;鸟儿瞬间飞散,使得树上的花纷纷落下。这样理解固然没错,但少却了很多韵味。这两句诗中的所有意象不仅仅是其本身的代表,还有更加深层的意思。“新荷”与“余花”既代表了实在的景物,也代表了时令——春末夏初;既有荷花鲜嫩、落英缤纷的景致,也暗含诗人未有伤春之感,反有新旧相陈之喜。另对“鱼”“鸟”的选择也是如此,它们在诗中除代表其本身外,还代表了水中与天上两个角度,体现诗人视野之阔、角度之丰;同时,选择水中优游的鱼与空中嬉戏的鸟的瞬间图景也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第三,术语晦涩难懂。鉴赏是对艺术品的再创造,少不得用一些术语。这些术语经过长期因袭,既有固定性又有深刻性,如无深入研究,细心体会,便难运用。如“一字立骨”(《古文笔法百篇》),初看很难明晰其意,细察方可发现“骨”者,乃支撑一篇之灵魂也,“一字之骨”其实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文眼。如苏轼的《留侯论》,通过对比重点分析张良得以复仇、显要汗青的根本原因——忍,全文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充分体现了“忍”的核心作用,因而《留侯论》被《古文笔法百篇》列为“一字之骨”的典范。再如“借影”(《古文笔法百篇》),更令人一头雾水。读完《古文笔法百篇》中例文才明白所谓“借影”实指借他人(物)以影自己,有点类似常说的象征。另外,术语之间的交叉性也增加了鉴赏的难度。如烘托与渲染,托物言志与象征,清新与清雅,雄浑与豪放等。

第四,思考模式的缺乏。从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鉴赏并非一无所知,只是对鉴赏缺乏深入或完整合理的表述。究其根本,当是阅读习惯不当或思考模式的缺失所致。就阅读而言,需备的基本习惯当有先整体后局部、勾画重点词句、层层追问等。前两种习惯通过训练能很快掌握,主要是“层层追问”学生难以领会和扎根。“层层追问”是以语言的多层语码为前提的,文学作品中的很多语言均含有多层语义,尤其是需要重点解读的语言,在解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抽丝剥茧法,一级一级地深入下去才能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如在龙应台的散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中有一句话“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该如何理解“柔弱”与“强韧”呢?首先观察这句话表达的特点,比喻句、喻体的修饰语是一组反义词,很明显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弄清“柔弱”与“强韧”的含义;然后进入一级语码解读,即弄清这两个词本身的意思,指细丝相对于木棒一类的硬物具有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接着据此进入二级语码解读,比喻往往利用本喻体的相似性,“文化”具体在哪些方面同“细丝”一样兼有“柔弱”和“强韧”的特点呢?如此追问,便会发现此句应该理解为“文化在强权政治、战争或命运面前往往柔弱无力;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具有归属感”。此外,思考模式的建构也十分重要。分析一个鉴赏要点实际上就是作一篇小论文,必须按照通常的回答模式进行。许多学生之所以感觉鉴赏题无处下笔,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一般说来,在回答鉴

赏题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回归文本找出论据,需要手法的要在分析时点出手法,最后道出表达效果,回扣论点。这样的回答就显得比较完整、科学。当然,令鉴赏很难的原因很多。如文本语意的跳跃性、学生积累太少、想象联想太差、鉴赏时代的隔离等等,但只要抓好生活感悟这个“本”,注重对鉴赏对象多向语义的分析,加强对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思考模式的建构,鉴赏的难题就会逐渐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