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院校电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院校电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专业技能水平是评价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制约了职校生技能的形成。电类专业特点:看不见、摸不着、理论性抽象性强、实践性要求高,按现行教材教学必将造成学生的厌学,因此我们应大胆改革、创新,打破传统教法的条条框框,摸索出一套适合技校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将电类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动手――兴趣――摸索――发现――理解”的接受知识过程。

【关键词】 项目化 趣味化 动手为先导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63-01

1 电子电工类专业课的特点与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电”,看不见而摸不着。电子电工课程,是一种理论性、抽象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学科。就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物理时也反映:“电学难学,力学好学”,更何况,电子电工专业中的电子技术课程,比起高中物理中的电学,不知要深几个层次,其实是一门连高校都感到困难的课程。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却是技校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都很差,并且初中数学、物理基础薄弱。学生学习难度之大,教师必须充分考虑。

据多年的职校调研事实表明,目前职业学校中,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学习困难现象相当严重。让初中基础就较差的学生去学习系统的电子电工技术系统理论,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感,影响学生学好专业的信心,专业对他们也就失去吸引力,加上教材与生源素质不相适应,造成教学困难,毕业生动手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就业需要。

多年的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个班中,有几个课堂理论教学适应性很好的高一新生(高分生)与一些对课堂理论毫无兴趣的新生(低分生),同时接受动手性技能训练与测试,结果后者却超过前者。这说明低分生在技能操作中未必次于高分生,不同的学生(指初中教师称呼的所谓“优生”“差生”),对教学形式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智能的表现与发展也不同。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对他们来说不适应。而“优生”的出现,是因为他更适应于某个教师或某种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说,“优生”“差生”具有相对性。作为一名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自然要改革传统教法,研究适合生源实际的新教法,通过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现实,达到教与学的相互适应,开发职校学生的潜在智能。

2 项目化、趣味化教法的推出

电子爱好者都有体会,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不动手而学好电子是不可能的,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理解、消化。笔者对电子电工班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摸索与反复类比认为,在目前生源与职校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专业基础为主线,以培养技能为中心,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也不同于社会上维修部师傅带徒弟形式的教学,是一种“将教学过程项目化、趣味化”或“溶电子基础理论教学于项目性、趣味性实验实训中”的教学方法示意比较如下:

所谓“项目化、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理论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项目化、趣味化,形成具体的操作任务,而提前进行实验实训教学,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培养、激发了兴趣后,再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学生通过系列兴趣性制作,再配合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有计划的理论引伸教学,使学生在稳固形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系统理论知识。

如何实施在动手过程中学理论?如何将基础理论教学溶于趣味性实验之中?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精心设计相应的趣味性小制作电路,把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到电路中去。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与顺序连贯性,所设计的小制作电路要形成一个系列,与教材相配合。同时,使电路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吸引力,电路要精心设计,反复试验,并做出样品,使学生对电路的功能坚信不疑,学生做了成功率要高。这样可以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创造轻松愉快的心境,教师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渗透到这种兴趣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并把握这种时机,见缝插针,随时挖掘实验中蕴含着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引伸讲解,使学生在获得技能技巧的同时,牢固掌握基础理论。

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忽视与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反而促进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不同的只是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是通过“趣味性系列小制作”这座桥,沟通了“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两个环节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双丰收,达到“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统一。

3 项目化、趣味化教法的实践效果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项目化、趣味化教法”使初学者容易入门,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子技术的那种神秘而高不可攀的感觉。学生通过趣味项目的制作兴趣倍增,强烈的求知欲和班级制作学习的气氛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手头都有各种制作电路,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学习,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教材中的电子、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在应用与探讨中搞懂了不少,并且理解得比较透彻。在制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外,还发现学生经常会自行翻书找资料寻找答案。显而易见,学生爱上了电子!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项目化、趣味化教法”模式深受学生喜欢。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有人预言:“未来是电子世界”。教学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中的电类专业教学与社会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跟不上电子电工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发展速度。虽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技校毕业生走向社会,但从质量上看,还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不能从事专业劳动。这与职校专业课教学质量、教学形式、学生动手技能的优劣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改革、研究教学方法,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赢得社会声誉,形成招生、经费、设备等方面良性循环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胡军;谈电子电工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今日中国教研[J];2007年第9期

[2] 叶丽君;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学的分析与探讨;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J];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