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孝心和孝行蔚然成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孝心和孝行蔚然成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似乎受到了当代人的置疑和冷落。特别是当代青少年,他们当中很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提倡和弘扬“孝”道,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中国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

[关键词]孝文化 传统教育

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对子代的关爱,源于一种深刻的认知和无私奉献精神,是父母自我完善的结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子代对于亲代则相对来说感情不那么强烈,责任心也不那么执着。这也许就是古人提倡“孝”的原因所在吧?长期以来的“孝”道的提倡,孝文化的传播,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当代青少年对于“孝”文化之心理,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存在哪些问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入以及怎样引导?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关于这一点,已是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如果情感不健康、个性有缺陷及心理冲突严重者,是不会有孝心的;反之,有孝心的人,一定能表现出好的心理因素。可以这样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连孝敬父母都不会的人,更不会爱其他的人,不会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心理就不可能健康。

其次,孝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重点。就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而言,孝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家庭中的孝的实现,推广至社会,便是仁、义,是和谐,是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敬老问题不到很好解决,老年^得不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活,这样的社会还能称之为和谐吗?

当代青少年孝文化心理特点

当代青少年身处改革开放新时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传统观念与时尚追求的冲击碰撞,无疑在他们思想、感情和行为上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于是心理出现了巨大的反叛,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这种反叛有其积极的一面,使他们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敢于冒险探索,敢为天下先。但又有其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可能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置疑。由于西方文化中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极端反叛,当代青少年对孝的认识产生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表现为:

思想意识中没有孝的概念,不理解孝的深刻意义。例如在与有的青少年谈及怎样尽孝时,他们会说:等我长大以后再说,或者说没有考虑太多。再一步问及诸如“所有人都不尽孝,社会将会怎样?”等问题时,有的青少年回答,大概可能,很少考虑……等。说明孝在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的缺乏,这是令人担忧的。

思想意识中形成了错误的孝概念,不理解孝的正确意义。例如在向青少年问及对父母应有的恭敬和顺从时,有的会毫不客气地说:这是假客气,纯属虚伪与多余。他们动则谈西方、美国对于这些繁琐、累赘的东西的批判。仿佛欧美国家是不用尊老爱幼,仿佛对老一辈的关心帮助是思想僵化,腐朽的表现;仿佛当代中国人不应该再谈古老文明,或者说,古老文明中的一切都已过时。这一错误认知的存在,不但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现代文明人,反而会使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变得极度自私自利,没有奉献精神,从而也不能产生创造激情的平庸个人,甚至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社会的罪人。

孝文化情感

孝文化情感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青少年由孝文化的认知产生的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关于这一点,可以这样认为,当代青少年能静下心来解读孔子,体会其中深刻的意蕴,并为之深深打动者已不多。究其原因,当然是社会中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以及片面的学习外国经验,洋为中用思想,仿佛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另外,无法摆脱的应试教育,让他们一切为了分数,根本无暇顾及孝道。其实,很多家长也都人为分数高、成绩好就是最大的孝。

其二,孝文化心理产生的前提和动力――对父母及长辈的爱。这既是他们应该有的心理内涵,又是促进他们健康心理形成的条件。在当代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父母辈和其他长辈表现出热烈而真挚的情感,他们爱父母和长辈,无论是在其身边还是远离故乡,母爱与父爱,永远是他们心中对家乡、对亲人爱的标志。著名作家莫怀戚在《家园落日》一文中谈到看家园就落日时的深怀感动地说:“家园就是家园,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可以说,有了对家园,对父母长辈的这种深爱,就会觉得月是故乡明。但是,有另外的一些年轻人,从来不知道爱是什么,这些人从小就生活在缺乏爱的家庭之中,由于爱的缺乏,致使其成长后竟不知爱为何物,没有了爱人的能力,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之路。所以,孝文化实际上是爱的教育,因没有爱便谈不上孝。而一旦有爱,不仅有孝,孝之增大,推广便成为仁,仁者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力量。

孝文化意志和行为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不仅强调理论,更注重实践。事实上,孝一旦脱离实践,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行动,孝的任何理论都只能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青少年对于孝道之理解最终体现在其尽孝的意志和行为中。

由于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精神生活的丰富,当代父母身心日益健康,自我料理能力增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代青少年在孝的意志和行为上所面临的考验已不是很大。所以,能够意志坚定,行为执着地尽孝也不太难。但凡遇到困难,也能克服。关于这一点,大众传媒已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榜样。如背着父亲上学的当代大学生,再如“千里走单骑”,骑着车把母亲从家乡带到学校附近侍奉以便能完成学业的当代优秀青年。他们是当代人中的孝之楷模,很多的青少年也像他们一样坚定、执着,这是令人鼓舞的一面。

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当代青少年孝的行为,尽孝的意志不够坚定,行为经常动摇。首先,因事业、学业而中断,忽视了尽孝之行为。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言: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去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其次,由于尽孝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感觉难以克服,中断了孝行。如老百姓常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便是这个意思;再次,由于自身个性问题,中断尽孝行为。例如有的人养成了粗心大意,大大咧咧,

玩世不恭等毛病,在对待父母时,下决心做至0和气、耐心,可是,坚持不了多久,老毛病又犯,把父母惹得很伤心、气生、失望,亲子关系紧张等。青少年孝文化心理教育措施

首先,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不可轻视。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都深谙其中道理。这里要表达的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好表率作用。如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的所有表现,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其次,发挥社会大众的影响,传媒的作用。有一个电视广告做得就很好,年轻的妈妈对她的母亲无微不致的孝敬,种下了爱的种子。年幼的小孩看在心中,虽不知什么为孝,但在妈妈下班后,一盆热水,踉踉跄跄端上来,升腾的热气中,疲劳而寒冷的身体温暖了,但更温暖的是母亲的心,她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再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学科渗透及课程资源开发,充分拓展课程的思想教育因素,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形成,理解孝文化,形成孝心发展健全人格做更多的工作。组织专题讲座及专栏宣传。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及专栏宣传,使学生系统全面理解孝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理解孝在自己健全人格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孝的目的性、自觉性,形成孝的习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孝的实践活动,进行反复的练习,使之形成习惯。这类练习和实践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敬老院、在邻里、在公共场合。

总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要求年轻人的孝心和孝行慰然成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弘扬孝道,尊老爱幼,青年一代身心方能健全、健康,和谐社会理想方能实现。

孝心无价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