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腰椎反角度CT加扫诊断椎弓峡部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腰椎反角度CT加扫诊断椎弓峡部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272

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临床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为骨科的常见疾病。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而CT检查是发现椎弓峡部裂的重要方法。腰椎间盘CT常规扫描时,若扫描人员经验不足可能漏诊,应对可疑椎弓峡部裂的患者进行反角度加扫。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ct诊断椎弓峡部裂的4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反角度加扫避免漏诊椎弓峡部裂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0~74岁,中位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腰痛或伴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下肢沉重感。其中位于腰5者29例,腰4者14例;单侧4例,双侧39例,伴腰椎滑脱37例。

CT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Huanyue双排螺旋CT,用非螺旋扫描,常规扫描椎间盘,层厚及间隔均为2.5mm,分别采用软组织算法及骨算法重建;当发现椎体滑脱或断层图像椎管前后径拉长,怀疑椎弓峡部裂时,进而再向上进行反角度加扫:即向头侧调整角度,使扫描线尽量与峡部裂隙垂直或与椎弓峡部轴心方向平行,层厚及间隔仍为2.5mm。

结 果

腰椎反角度CT加扫技术诊断43例椎弓峡部裂,其中腰5椎弓峡部裂29例,腰4椎弓峡部裂14例,单侧4例,双侧39例,伴腰椎滑脱35例。

CT表现:双侧关节突间的低密度条状裂隙,出现在椎弓根下缘层面。裂隙处边缘不整可有碎裂,边缘增生硬化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改变,走行近横向。椎管改变,43例中有37例表现相应骨性椎管前后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长;椎弓崩裂处骨痂形成,致椎管横径变小(20例),狭窄变形呈“三叶草状”或呈束腰征,并压迫硬膜囊。侧隐窝狭窄18例,峡部裂处增生的软组织或骨块向前突入致侧隐窝狭窄,小关节增生又加重其狭窄。椎体后缘双边征27例,表现为滑脱的椎体前移与下一椎体后上缘呈现在同一扫描层面称为“双边征”或称“夹心征”。双小关节征,椎弓峡部崩裂与椎小关节展示于一个层面,呈“双小关节”征。椎小关节退行性变30例,小关节增生肥大,关节间隙狭窄、真空变性及两侧不对称。

讨 论

椎弓峡部位于椎弓根与椎板相连处,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病因现一般认为是由于先天性结构缺陷及后天性慢性损伤共同作用所致[1~2]。峡部裂由于腰椎不稳,常引起腰椎滑脱。最常见症状是下腰部进行性疼痛,可伴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研究显示,成人脊椎滑脱发生率约为5%,原因主要包括椎弓峡部裂、退行性变及先天发育不良[3],正确诊断椎弓峡部裂对明确脊椎滑脱原因及制定手术计划非常重要。解剖标本证实[4~5],椎弓峡部裂通常发生在椎弓根下2~9mm,常规腰椎间盘扫描仅可显示椎间盘病变,扫描线平行椎间盘,无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患者椎间盘图像多显示正常,容易遗漏;有时即使进行多层面扫描依然不能清楚地显示椎弓的全貌和裂隙。椎弓反角度扫描是专门针对椎弓设计的一种特殊扫描方法[6],通过CT机架的倾斜,使切层方向与椎弓平行,可将椎弓峡部裂隙与小关节间隙显示于同一切层上,显示“双关节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常规椎间盘CT扫描疑有椎弓崩裂者增加反角度CT扫描,扫描角度与常规椎间盘CT扫描角度相反,定位线与椎弓走行一致。与常规椎间盘扫描相结合,不仅能显示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情况,而且能完整、直观地显示椎弓及椎小关节的情况,有利于椎弓的观察测量和两侧病变的定位;峡部裂与椎小关节可同时显示于一个层面,有利于椎弓峡部与椎后小关节的鉴别。两者主要鉴别点为峡部裂位于椎弓根下缘层面,小关节主要位于椎间盘及椎体上缘层面;峡部裂走行多近似横行,与小关节不同;小关节面多较光整,峡部裂断缘多粗糙不齐。

在临床工作中,操作医师要对椎弓崩裂有深刻的认识,在常规腰椎间盘扫描时,若发现椎管前后径拉长、“双边征”、“双小关节征”、定位片腰椎向前下滑移,须警惕椎弓峡部裂,此时应向上进行反角度加扫。

参考文献

1 于朝阳,翟森,张本超.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9(19):820-821.

2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5.

3 Campbell RS,Grainger AJ,Hide IG,et al.Juvenile spondylolysi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T,SPECT and MRI[J].Skeletal Radiol,2005,34(2):63-73.

4 Herman MJ,Pizzutillo PD.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 listhesis in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a new class ification[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4):46-54.

5 Rbertson PA,Sherwood MJ,Hadlow AT.Lumbosacral dislocation injuries:management and outcomes[J].J Spinal Disord Tech,2005,18(3):232-237.

6 Standaert CJ,Herring SA,Halpern B,et al.Spondylolysis[J].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2000,11:78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