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加坡政府与民间组织以“三开”促新移民融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加坡政府与民间组织以“三开”促新移民融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由新加坡政府、私人企业及民间组织等20名代表组成的国民融合理事会打出“开放门户、敞开胸怀、开阔思想”的“三开”口号,要从不同方面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促进各社群问的相互信任。

紧随李显龙总理9月15日在南洋理工大学向学生发表有关外来移民的演说后,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长维文医生于9月16日召开记者会,阐述这个今年4月成立的理事会将推展的一系列措施。

负责领导理事会的维文强调,政府永远会把公民放在第一位,但同时新加坡也必须为了经济发展而保持开放,欢迎五湖四海的人才。

他说,新加坡将继续会是一个移民社会,开放门户十分重要,以避免不同小圈子的形成,导致社会分化。他也重申英语是新加坡人共同的工作语言,协助外来移民掌握英语有助于加速他们融入。维文说:“从我和居民交流的经验,这是他们关注的课题,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政府过度反应。”

新加坡去年有79167人申请成为永久居民:20513人成为新公民,这个数字比前年分别增加了24%和18%。

国民融合理事会共成立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从社区、工作场所、学校和媒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增进外来移民和本地人的交流和了解。

有感于社区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是很好的跨文化交流平台,政府决定设立总值1000万元的“社会融合基金”(Communltv Integration Fund),接下来3年为非营利组织与社团等举办的融合活动提供多达80%津贴。

理事会希望更多组织和社团能运用基金提供的津贴,以更具创意的方式推动移民和本地人的融合。

语言是许多外来移民面对的一大障碍。尽管目前已有许多机构,如人民协会、劳动力发展局、零售商协会,以及职总恒习公司(NTUC Learning Hub)等都有为新移民和外籍员工提供基本英语课程,不过理事会相信雇主能做得更多。

理事会准备检讨现有课程,研究增加学习名额的可能性,并探讨如何鼓励雇主让外籍员工上英语课程。

至于响应号召的雇主是否能获得政府资助或其他形式的支持,理事会成员之一、人力部常任秘书叶成昌受询时表示,他们还在商讨中,一旦敲定细节将马上宣布。

在学校层面,理事会鼓励国民型学校和外国体系学校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其中一项“在家吃饭”(Meals@Home)计划,就是鼓励本地学生、新移民和外国学生互邀回家吃饭,让他们在校外的场合加深对彼此饮食和风俗习惯的认识。

理事会成员、教育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透露,教育部定期检讨学校课程内容。除了国民教育,这回在2015年课程检讨框架中,将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技能,为环球化未来做好准备。

此外,理事会也将整合现有的迎接新移民项目,准备明年推出“国民融合之旅”(Naturaliisatton andIntegratton Jou rney),规定永久居民在取得公民权之前须完成,进一步加强他们对新加坡的归属感。

通过定期主办研讨会和对话会,邀请新移民分享自己融入新加坡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有助于加强融合的途径。

维文透露,要知道这种种措施最终是否取得成功,申请成为永久居民或新公民的人数是指标之一。他们正展开一项调查,希望今年底,调查结果将作为未来几年的评估基准。

相关链接 移民新加坡有哪些优势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议,这些都将有利于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不少有意投资定居新加坡的申请人认为,新加坡低廉的税收制度、良好的发展空间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是他们最看重的。

新加坡教育条件非常好:孩子在大学前的学习费用由国家负担,接受的是中英文双语教育,并且多数文凭、专业执照获英、美、加、澳、新西兰等先进国家认同。

新加坡和中国没有时差,又没有语言障碍,与国内往来方便,中国申请人很容易适应。该项目目前申请速度较快,且手续相对简单,很适合有志海外发展的人士。

此外,我国和新加坡于去年10月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在今年1月1日起已取消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而我国亦承诺在2012年1月1日前对971%的新加坡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专家分析,“这将非常有利于现今流行的新加坡小额创业移民”。

据了解,小额创业移民很受新加坡政府欢迎。到新加坡注册公司的要求和经费均不高,只要申请人具有好的商业理念,并经新加坡有关当局认可,那么就很容易获得签证,届时再转换成绿卡即可。同时,新加坡新出台“650万人口发展计划”,打算再吸纳170万人口,这对于新加坡投资移民来说是一大喜讯。除了留学就业转移民以外、新加坡对小额创业移民以及技术移民也会敞开怀抱。当然,投资移民仍然是主流渠道。

资深移民顾问指出,“新出台的考核准则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对投资者的企业规模第一次作了明确的要求,使得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在更短时间内申请成功:同时,也对那些没有创业背景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了在新加坡投资定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