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一中药的功效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一中药的功效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45-01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由于我国各地的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故有些临床使用的同一中药,由于产地或种类等原因,功效上会有些差别。现将临床常用的同一中药在应用方面的差异作一归纳,供临床参考。

l 常用品种有黄,白,野等。

1.1 黄 以清上焦风热、清头目见长,多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等。如桑菊饮中的应用。

1.2 白 以清热明目、平肝见长,多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的目赤肿痛,或肝风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症。如杞菊地黄丸中的应用。

1.3 野 以清热解毒见长,主要用于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症。如五味消毒饮中的应用。

2 防己 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

2. l 汉防己 以利水消肿见长,故湿重于风者,偏于人体下部的水肿,小便不利,湿热疮毒多用,如己椒苈黄丸,防己茯苓汤中均以汉防己为佳。

2.2 木防己 以祛风止痛见长,故风重于湿者,症偏于人体上部之关节疼痛,风湿痒痛多用,如宣汤,即以木防己为好。

3 丁香 常用的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

3.1 公丁香 为丁香的花蕾,温中散寒善于降逆,是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用于胃寒呕吐,呃逆,少食,腹泻等。如丁香柿蒂散。公丁香还能温肾助阳,可用于肾阳不足的阳萎,脚弱。

3.2 母丁香 为丁香的成熟果实,气味较淡,药力较公丁香弱,用量同于公丁香。故临床应用以公丁香效力较好。

4 木香 国内产的有云木香,川木香之分,国外产的有广木香。

4. l 广木香 芳香味浓厚、芳香醒脾化湿作用好。对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满胀痛,腹泻痢疾均可选用。如香砂六君子汤、香连丸中均以广木香为好,在滋补剂中加入少许,取其芳香宣通之性,可防止滋补腻滞及胸闷食减,在归脾汤中即为此意。

4.2 云木香、川木香 味淡力薄,作用不及广木香.凡香味浓厚、行气走窜力强的药物易耗气,故云木香、川木香对气滞兼有气虚体弱老幼患者宜。

4.3 青木香 实为马兜铃的根,辛苦寒,行气止痛力较弱。能消肿解毒,但多服有涌吐副作用。木香、青木香一温一寒,不可不辩。

5 郁金 有川郁金,广郁金之分。

5.1 川郁金 活血祛瘀力强,对因血瘀而致的胁下痞块、胸痹疼痛以及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皆以川郁金为优,其特点是祛疲生新不留瘀,以入血分为主,兼走气分。

5.2 广郁金 行气开郁功优,对于因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皆以广郁金为好,其特点是行气开滞而疏肝,以入气分为主而兼走血分,但习惯认为郁金乃血中之气药,只是川郁金,广郁金侧重面不同罢了。

6 牛膝 常用的有川牛膝、淮牛膝、土牛膝。牛膝有下行的功效,其下行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药下行,以达人体下半身,治下半身疾患,如三妙散中的用法。二是引热下行,用于热盛火旺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部火热证,如玉女煎中的用法。三是引血下行,常用于人体上部血热出血者,对因阴阳失调,气血并走于上而需下行者亦可用之,如镇肝熄风汤中的用法。因此前人有“无牛膝不过膝”之说。

6.1 川牛膝 以活血祛瘀见长,常用于瘀滞胸腹疼痛、跌打损伤、血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如血府逐瘀汤中应以川牛膝为好。

6.2 淮牛膝 以补益肝肾见长,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腿酸痛、风寒湿(热)所致的痹证、肢节曲伸不利、筋骨无力等。如治风湿痹痛之独活寄生汤,治腿足萎软之虎潜丸均以淮牛膝为好。

6.3 土牛膝 主要功能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但主要以清热解毒作用为优。牛膝、土牛膝不可混用。

7 贝母 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

7.1 川贝母 润肺力强,凡痰少,粘稠,难咯出,咽燥干咳,或痰中带血,及因肺虚所致的胸痛等皆常使用,如百合固金汤中川贝的用法,川贝多用于虚症。

7.2 浙贝母 清热力强,开泄力大,对外感风热,痰火郁结的咳嗽,痰黄稠者多用,如桑杏汤中的用法。其散结力亦较川贝强,常用于瘰疬、痰核等,如消瘰丸中的用法,对疮疡肿毒亦当用之,如仙方活命饮中的用法。故浙贝多用于实症。

8 杏亡 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均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8.l 苦杏仁 降泄力强,可用于多种咳喘症,如麻黄汤、桑菊饮,清气化痰丸,清燥救肺汤,定喘汤等方中的用法。均取杏仁降气定喘,宣肺止咳之功,故无论外感、内伤、因寒、因热、因燥、因虚、因实之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均可应用。

8.2 甜杏仁 润肺略具滋润,多用于肺虚肺燥的咳喘。

9 葶苈子 有苦葶苈子、甜葶苈子之分。凡胸腹积水,肺气壅滞之痰饮,喘满不得平卧以及二便不利等均可用,但极易伤正,主要用于实症。

9.1 苦葶苈 降泄力强,泻肺行水力猛,即泻肺且易伤胃,临床多以大枣与之同用。

9.2 甜葶苈 降泄力缓,泻肺消肿之力较苦葶苈稍差。

10 沙参 有南沙参、北沙参之分。均能消肺养阴,益胃生津。

10.1 南沙参 消肺祛痰为优,凡肺热痰稠不易咯出,咳嗽或久咳声哑多用。

10.2 北沙参 润肺养阴较好,凡肺胃之热伤阴所致咽干口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多用,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中均以北沙参为好。南北沙参虽均能润燥,但以北沙参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