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生无须太焦虑十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生无须太焦虑十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接上期)

自我调整方案四:当你觉得精力今不如昔时怎么办?

一、承认人生的自然规律。

人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到四十岁到五十岁乃至到更大年龄,精力总是有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某一时期出现今不如昔的情况,有的纯属自然规律,大可不必为之焦虑。焦虑只会增加精神负担,使精力更衰退。

达观地承认它,是明智的事情。

二、有时精力今不如昔并不是生命的必然现象,那可能是因为过劳透支一时损伤了。只要经过适当调整,还可恢复。

焦虑是没用的,恢复则是要采取措施的。

三、告诉你一个自信乐观原则,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过早”衰老的。

我们精力的减退大多是因为不必要的多余的焦虑造成的。

如果能够消除这些不必要的多余的焦虑,完全可能扭转精力今不如昔的局面。你甚至可能发现,通常的精力衰退的生命规律也可重写。我们完全有可能消除多余的焦虑,使自己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不必要的焦虑常常大大超过必要的焦虑。

额外的精神支出常常多于必要的精神支出。

人的一多半精力是被浪费掉的。

因此,节约精力的空间很大。

五六十岁还像二三十岁一样工作是完全可能的。

纯粹劳累难得累坏一个人。烦恼焦虑却在使人过早衰老。

要反其道而行之。

自我调整方案五:如何使自己快乐——改变自己的六个途径。

一、改变认知。

认知是情绪和行动的中介。改变认知就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

当我们受到非议时,如果认为这是不该有的挫折,便会烦恼焦虑。如果认为这是提示自己避免重大损失的有力信号,就会心情舒畅。

一念之差,产生两种不同情绪。

二、改变愿望。

我们的大多数烦恼、焦虑都源于不切实际的愿望。

将不切实际的愿望调整过来,狭窄的心胸立刻宽敞。

三、改变行动。

这是改变情绪乃至改变我们性格的最有力手段。心情烦恼时,对自己说一千个道理都可能难以宽解。然而,一个积极的行动就可能改变一切。

四、改变生活。

这是改变行动的另一种说法。

对自己做千百种规范,不能指挥自己的情绪,而只要把我们的生活改变了,顿见成效。在垃圾堆旁想克服心窄很难,一走到宽阔草地上自然而然心胸开阔。有时每天仅增加一次过去不曾有过的散步,就可能使情绪大为改观。

五、改变对世界的态度。

如果你对家人怨恨不已,你就是一个苦恼人。如果你对家人宽厚和蔼,你就是一个安详人。如果你对环境怨天尤人,你就是一个病人。如果你换个态度宽容达观,你就是一个健康人。态度一变,不仅心理变了,生理也同步变。

请尝试一下改变态度的妙处。

善意对待了别人,也便善待了自己。

六、改变与世界的关系。

当改变了认知、愿望、行动、生活和态度,你会发现,你和世界上各方人事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人的身心状态其实是它与这个世界关系的综合反映。

关于第一点改变认知,有一个很有名的禅的故事。

一个老太太终日苦恼,阴天时为卖鞋的大女儿担忧,晴天时又为卖伞的小女儿担忧。后来,禅师改变了她的认知,每逢阴天时,她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晴天时,就为卖鞋的女儿高兴。结果就终日高兴了。

自我调整方案六:你能格式化自己吗?

你能格式化自己吗?

一、关于焦虑与烦恼的格式化。

人很难完全对自己大脑中的某一部分储存进行格式化清洗。然而,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自己大脑中某一部分储存进行格式化。

不妨做一个小实验。默念“眉心舒一片空”,体会一瞬间一片空的感觉。那正在心头纠缠你的焦虑与烦恼有可能被格式化。

从这一实验出发,可以推而广之想象许多。

二、关于结构化。

我们对周边人事都有一定态度,与他们都有一定关系。我们是结构在所处的环境中的。我们如果生病,就是对这种结构定处境的应对。我们如果健康,也是这个结构的反映。

林黛玉在贾府处在特定结构中,她的抑郁症是结构化的产物。

我们若想健康自在,也可从结构化入手。

三、关于人格化。

改变认知、愿望、行动、生活、态度和关系这六个方面,为的改变我们的情绪。

最终要累积为人格化。

要自觉这一点。

四、关于心态体态的全息对应。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体态。当你内心用力时,全身肌肉就在用力。当你心情紧张时,五脏六腑与肌肉都在紧张。

五、心态与对外界的态度对应。

心态与我们对外界的态度对应,譬如当你心态好时,你会对外界的一切人乃至自然草木都多善意;反之,你对外界的态度多善意,也会使你心态好。这里的对应很确实。而对外界的态度又与你和外界的各种关系对应,你对他人的态度是好是坏,这其实就反映着或又决定着你和他人的关系。

关系的总和即是结构。

自我调整方案七:再谈愿望。

在自我调整方案三中,已经提到要放松心中紧抓的愿望。自我调整方案之四、之五中,也谈到要改变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这里再谈什么呢?

愿望确实是我们心中一切幸福和苦恼的源泉。绝大多数的幸福源于愿望的达成,绝大多数痛苦源于愿望的破灭。

一、人作为生命都有根本欲望,都企图在生活和权利的空间占有更多资源。根本欲望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演变为各种具体的愿望。

愿望是根本欲望与行动的中介。

二、任何愿望都多少包含了对现实情况的估计。

人不是无缘无故产生愿望的,愿望是本能欲望与现实的中介。

人的本能欲望不考虑可能性。人的具体愿望已经包含了对可能性的考虑。

三、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我们内心紧张焦虑的源泉。

一台推土机在没有行动前处在松弛状态,当它开始推土时,它和阻力形成紧张冲突,内部系统各个环节也都紧张冲突起来。面临的阻力越大,外部与内部的紧张冲突越大。倘若到了推不动的程度,发动机超负荷运转的同时,我们看到整台机器在内外紧张的冲突中疯狂打抖。

四、要消除内心过分的紧张与冲突,首先要放弃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愿望。

不切实际的愿望是人过多焦虑的源泉。

五、人有时难以判断什么愿望切合实际什么愿望不切合实际。

很少有人希望自己一跳跳到月亮上,因为那显然不切实际。

生活中的很多愿望常常看来是处在可能又不可能的状态中。

当不知道它是否切合实际前,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不要有太固执的愿望。

也就是随时准备因地制宜地改变。

六、第二原则,不要有太勉强太努劲的愿望。

一种愿望从一开始就有过分努劲的状态,其往往不切实际。因为愿望本来就容易超乎实际可能性。一开始看来很容易实现的愿望,最后都可能十分勉强。一开始就十分勉强的愿望,极可能使人徒生烦恼,枉费心机。

七、第三原则,不要有过分确定的愿望。

愿望要比较模糊比较松弛比较朦胧,这样才有心理上的弹性,才有随机应变的灵活。

八、有时一念存心若有若无的愿望,恰恰是最好的愿望。

这该是第四原则。

在这里由浅入深讲了对愿望的心灵法则。

一个人要有相当的切身体验才能领会一念存心若有若无的状态。那或许就和儿童踢球一样了,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在踢球,想赢球,但是在踢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愿望与打算,完全是享受过程。

只知耕耘不求收获的状态,快乐全在耕耘之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