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崇福寺、大达法师与《玄秘塔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崇福寺、大达法师与《玄秘塔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丝绸之路历史重镇街亭,是天水文化内涵异常丰富的历史名镇。因为渭河天堑的缘故,街亭在历史上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据《读史方舆纪要》卷59载:“州(秦州,今天水市)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欤。”街亭古镇还是古秦州的门户和进入今天水市的重要驿站。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自古成为陇东南交通和军事咽喉,成为“关陇道”和“蜀陇道”的交会处和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诸多历史胜迹。但是与街亭古镇有关的一寺、一人和一碑却鲜为人知。

崇福寺

街亭古镇位于天水市东南的麦积区境内,地处渭河南岸,为渭水南古陈仓渭水道重要驿站,被称为“秦汉之襟喉”。曾经会馆、驿店林立,商贾云集,经贸活跃,是陕、甘、川商贸交汇地,文化也很繁荣。著名诗人杜甫留下了“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同”,“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寒”,“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檐雨乱淋幔,山云低渡墙”等诗句赞美古镇风光。

崇福寺地处街亭百里观龙山西端山坳,山下开阔处为街亭古镇,整个古镇被南北东柯河相抱。崇福寺被雄伟的山与街亭古镇夹拥着,庙宇巍峨,古树葱郁,大有深山藏古寺之趣。寺内上千年的古柏因人为破坏,现今仅存活一株古柏和一株古槐,但庙内最为珍贵的白骨松尚存。从前些年重修崇福寺时发掘出的奠基砖以及寺庙的建筑风格看,崇福寺作为多神共奉一庙的“众神”庙,应该是历经多代建筑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城隍庙建于汉代。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683),崇福寺经过一次大的扩建。现今的崇福寺由三部分组成,由东向西和由上向下依次为杏林观、崇福寺和纪信祠。杏林观由始母宫、灵宵殿、真武殿、三官殿、灵官殿组成。崇福寺由大佛殿、娘娘殿、财神殿、韦佗殿、天王殿、碑亭等建筑组成。纪信祠俗称城隍庙,由券棚、大殿两部分组成。崇福寺因唐朝高僧大达法师端甫早年在此出家修行而誉满京城长安,当时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大达法师

大达法师端甫是继唐朝玄奘法师后同时代中国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端甫于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天水,10岁进入崇福寺做沙弥,17岁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唯识》于安国寺法师,通《涅》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涅》、《唯识》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68岁的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今天传于世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字贴,就是拓于纪念天水这位高僧的《玄秘塔碑》的内容。

《玄秘塔碑》

今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将大达法师的事迹告示后人。《玄秘塔碑》于唐会昌元年(841)刻立。《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又称《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它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顶峰之作。《玄秘塔碑》因其“体势劲眉”,被历代拓印,在国内外传世10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临习和研究中国书法必备的碑帖。《玄秘塔》碑文内容是:“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背此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端甫)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从抄录的碑文内容看,大达法师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身体力行儒教和弘扬佛教,辅天子“扶世导俗”、“阐教利生”,真是“和尚其出家之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