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陈会平 谢守德 孟凡军 伍世亮 郑小平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颈源性高血压病人,均使用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在院和出院后6个月时随访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0%。结论 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靶点穿刺 射频热凝 颈源性高血压

颈椎病导致的血压升高临床称为颈源性高血压。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笔者通过对经皮椎间盘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资料 2007年7月~2009年3月期间我科住院病人符合条件者共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8个月,平均27个月;其中单个椎间盘突出者40例,多椎间盘突出者20例;其中神经根型32例,轻型脊髓型3例,交感神经型4例,椎动脉型15例,混合型6例[1]。平均住院12.5天。

1.1.2 疗效判定 ①血压数据采集:治疗前为微创治疗前3天非同日3次血压;治疗后为出院前3天非同日3次血压;出院随访血压为出院6个月时非同日3次血压,均取最低值。②疗效判定:颈椎病症状完全消失,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并维持6个月以上,为治愈;颈椎病症状基本消失,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范围为40mmhg~20mmhg/20mmhg~10mmhg左右,但未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范围为<20mmhg/10mmhg左右,但未降至正常范围为好转;颈椎病无明显变化,血压无明显降低为无效。

1.2 治疗方法

1.2.1靶点穿刺 ①伸直仰卧位在c-型臂x机床上,消毒铺巾后,操作者位于患者左侧,左手中、食指在患者胸锁乳突肌内缘至气管旁之间触摸将颈动脉推向外侧,手指经过血管鞘与内脏鞘之间深压,右手持局麻药注射器,针尖在左手指甲前沿直接刺到骨面,回抽无血、脑脊液注射0.5%利多卡因1ml,左手指保持接触骨面不动,右手拔出局麻药针换用射频套针以15°角沿左食指甲前直接穿刺进入椎间盘,多次在正侧位透视下调整穿刺方向,将穿刺针向靶侧推进直至侧位上针尖位于椎间隙椎体后缘,x线前后位视针尖位于靶侧小关节连线以内[2]。

1.2.2 电刺激测试 ①阻抗值:150~250欧姆之间为正常;②运动神经:启动2hz、1v的运动刺激,患者应无手臂与颈肌的搐动,增加电流或电压至2.0v,无肌肉搐动时,可小心推进针尖,每次1~2mm,直至出现肌肉搐动。如有肌肉搐动则减少电压至1v,搐动消失为位置正确。

如果仍有搐动,将针后拔1~2mm直至搐动消失,可证明毁损区无运动神经存在。③感觉神经刺激:启动50~100hz、1v的感觉刺激,如有异感或疼痛,应将针后拔1~2mm,直至异感或疼痛消失,可证明毁损区无感觉神经存在。

1.2.3 射频热凝 ①先从50℃、持续作用20s开始,一旦有肌肉搐动或异感则停止加温或拔出电偶电极。②无异感时, 60℃、70℃、80℃逐步升温,热凝时间60s,至最高温度追加120s。③患病的区域有温热感为正常反应,一旦有痛觉、麻觉或非患病区域的异感均应立即停止加温或拔出电偶电极,待异感消失后降低一个等级的温度重新开启加热功能。或将射频针拔出1~2mm,异感消失后重新开启加温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全组平均血压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0.05,随访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经皮椎间盘髓核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见效快、复发率低。

2.2 治疗疗效分析

全组总有效率高达95.0%,仅有3例无效,共有特点是均在脊髓型范围内,病程均超过平均病程27个月。

2.3 不良反应

全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经皮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原理和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机理:

3.1射频热凝术原理 ①大c臂x光机下准确定位,经测试可避免损伤病人的神经和脊髓。②物理变化过程,无任何副作用。③通过80℃高温在靶点部位热凝治疗可使突出部位体积缩小从而使神经根压迫症状减轻或消失。④可直接阻断髓核液中糖蛋白和β蛋白的释放。⑤温度误差小,在2℃以下。

3.2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机理 ①复位颈椎解剖关系,既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椎动脉供血,又消除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刺激;②松弛颈部肌肉,解除血管神经等组织的牵拉或挤压,恢复大脑正常血供;③改善组织水肿,恢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减压反射;④迅速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由本组所推测之结论也可能有失偏颇,但目的是介绍一种非常适用和有效的方法,并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本方法的重视,使相关疑问尽快得以解决,使该治疗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颈源性高血压患者。

参 考 文 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1-883.

[2]卢振和,高崇荣,宋文阁.射频镇痛治疗学,一版.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