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执教《故都的秋》一课谈尝试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执教《故都的秋》一课谈尝试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之路漫长而艰难,除了高中学科容量大、进度紧、课时少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升学率的压力。“尝试教学理论”提出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学定教”为高中语文课堂改革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教学策略,不仅教学成绩显著,也引起了教学过程、课堂生态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尝试精神。下面我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尝试教育在课堂中的运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们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自主阅读(课前预习)――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展示学生自学产生的疑问――围绕自学疑问师生赏文析疑――学生课堂总结――当堂检测――布置分层作业。我在这里重点介绍“自主阅读”、“赏文析疑”、“课堂总结”三个环节。

一、自主阅读,尝试提问

课前预习

(1)通读一遍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3)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4)把预习中的疑惑写在导学案中的“我的疑问”一栏。

老师在上课前收集学生的“疑问”,共有二三十个。以前总以为高中生不愿发言,更不敢提问题,事实上这是个误区,主要是我们没有给学生机会。提出问题是尝试的开端。将学生的问题归类,提炼、归纳为5大类。

1.为何描写北国之秋的整体感觉而单单找了几种景物来描写?这几种景物集中代表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

2.《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为什么要写到外国的诗人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呢?又写中国的文人,有什么用意?

3.《故都的秋》的中心主旨是什么?思想感情只是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及喜爱吗?

4.郁达夫笔下的北国之秋是美丽的,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落寞、悲凉?既然是这般落寞、冷清,又为何愿折去那三分之二的生命换取三分之一的零头留得秋在呢?

5.《故都的秋》倒数第二段写南国之秋,作者把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上课的主线围绕解决学生的“疑问”展开。

一线教师也许会惊讶:这些不也是我在备课时预设的问题吗?是的,学生有这样的能力!习惯了“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问学生答”成了常规,学生每天都在“被思考”“被提问”,长此以往,主动参与回答问题、质疑问难的越来越少,课堂沉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要相信学生学习的能力,人人能尝试,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提问。让学生在“先学”这一个体尝试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用“后教”这一集体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以学定教”。

二、赏文析疑,以学定教

为让人人参与、脑筋动起来,在个体“自主”学习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小组竞争,激励学生用心学习,主动发言,不断尝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预习中认真阅读和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大致归纳了5类。班级现在共6个学习小组,请自由选择回答题目,组长负责组内讨论,推出小组代表发言,大家一致认可的小组加10分,最后积分最高的为优胜组。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时提出新的问题或作补充,我们酌情为他所在小组加分。

(学生分组选题,分工,交流。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各组选题情况,让各组通气避免选重撞车)

师:哪个小组先来帮同学解除疑惑呢?表述要有条理、简洁。注意从文本中寻找依据。

A组生1:我们组选第1个问题。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整体感觉是“清”“静”“悲凉”,也是故都的秋的特点。在课文的第一段中的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以找到。

A组生2:我来补充回答作者找了哪几种景物来体现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请大家看文章第3~11自然段,分别描写五幅画面,里面有破屋、破壁腰、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给人以冷清、寂静、凄凉之感。

师:A组同学的回答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有理有据,给我们开了个好头!加10分怎么样?(一致通过)

师:文本是我们解决疑问的根本,大家要养成到文章中找答案的阅读习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抓住文眼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还有哪个小组要帮同学答疑?

B组生1:我们组选第5题:倒数第二段写南国之秋的作用是什么?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将南国之秋的“慢”“润”“淡”与故都之秋“清、静、悲凉”进行对比,突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师:分析细致到位!表述准确简洁!

E组生1:(举手发言)老师,写南国之秋,除了倒数第二段,文章第二段也有,作用好像并不只是对比。

师:又有新发现!很好。请你把两段放在一起朗读一下好吗?

(生读)

师:你认为除了对比,还有什么作用呢?

E组生1:我觉得两段分别安排在文章的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是否有写文章首尾照应的作用?(有点不大自信)

师:真是慧眼独具啊,从文章结构上着眼,在大家没有注意的地方,你倒看出了问题!不简单哪!(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们都投以赞许的目光)非常好!感谢你!给他加几分呢?(大家答5分、9分……)那就择平均分7分,记在他所在E组的名下。(E组成员喜不自禁。该同学的脸上洋溢着为组争光的幸福笑容)

【评】学生能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需要我们老师及时鼓励肯定的,没有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顾虑,课堂上踊跃发言,思维碰撞成了最为精彩的课堂生成。

师:还有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呢。哪个小组来帮忙?

C组生1:我们小组回答第3题。《故都的秋》的中心主旨是通过描写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五幅秋景图,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进而表达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眷恋之情。

C组生2:我补充一下,思想感情里不仅有喜爱、眷恋、赞美之情,还有落寞和忧伤。

F组生1:(举手提问)老师,那么作者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师:你很会提问题!大家有知道的吗?

(观察学生们面面相觑,似有难色)

师:我是这样理解的。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学生鼓掌!)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的可直接站起来陈述。(环视一周,没有异议。老师若有所思)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课本看一下文章最后一段,我记得有位同学提过一问题:郁达夫笔下的秋处处潜着“愁”的落寞,既然是这般落寞,冷清,又为何愿折去那三分之二的生命换取三分之一的零头留得秋在呢?到这里,大家能解答了吗?(齐答:能)

师:感谢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好问题!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评】在这里,老师没有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平等地和同学商讨,充分尊重学生,及时鼓励肯定学生。在他们的确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出手,正如《易经・蒙卦》中“童蒙求我”、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育思想,抓住学生最佳学习时机,老师真正起到学生学习引领者、帮助者的作用。

随着同学们提出问题的逐渐解决,课文分析已自然向鉴赏深度延伸,这是“以学定教”带来的重要课堂生成,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另外,老师应适时出示相关背景材料,如很多同学因不知背景难以理解郁达夫为何“悲凉”,此时出示,稍一点拨,学生就会意了,由此提醒学生牢记阅读文章一定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资料。只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打开他们思考的闸门,就创新不断、想不到的精彩不断!

三、课堂总结,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是每节课的必要环节,是本课所学精华的梳理,可以由学生完成,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

师:到这里,我们一起攻克了本课的难点:作者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虽然感情基调是“悲凉”的,色调是冷的,但在作者心中却是美丽的,眷恋不舍的。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然后是当堂检测(略)。

实践效果及反思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我以前用“先教后学”模式教学多年,虽然兢兢业业,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课堂气氛沉闷等困惑依然相随。接触了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育理论,我尝试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根据具体不同授课内容和课型灵活变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大胆质疑。备课时脑海始终回响一句话:“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而这句话让我的语文课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主动学习,比赛谁提的问题多而又有质量,成绩越来越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了,从各听各的转化为合作交流;教师从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课堂氛围也跟着变了,从以前的点名才回答老师的问题到争先恐后回答同学的疑问,甚至激烈辩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潜能得以开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些变化,比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化,指导学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正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

正如邱学华先生所说:“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学生能在尝试中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学会质疑,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无数的教学实验证明: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