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牛倌耿江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开栏语:
由于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图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图说万象”栏目旨在通过一组图片,突现一个主题、记录一位人物、讲述一段故事。希望本栏目的开办,能为读者开辟一方新视野。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积极投稿,用相机记录和展现社会中的人情冷暖、凡人琐事,以求在方寸间闪现人性的光辉。
每天看着牛儿在自己的眼前晃动,牛倌耿江生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耿江生给自己牛场取名“鹏程养殖场”,就是鹏程万里的意思,他说:“这名字虽然俗了些,但代表了自己的理想,我喜欢。”
耿江生养牛,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这都是他20多年心血的总结。别人把牛当牛养,而他却把牛当孩子养。人们经常可以在他的牛舍里看到一个大音箱,从中传出悠扬、舒缓的音乐。人们笑他“对牛弹琴”,他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多解释。闲暇时间,他还会找一根小木棍,在一头缠上棉花,伸进牛的耳朵里轻轻蠕动,让牛很舒服地享受。他的理论是:牛和人一样,身心舒畅了,才会多作贡献。
近几年,耿江生所在的农七师131团党委提出了“依托城郊,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思路,千头奶牛饲养基地就是其中一个项目。耿江生看准了这个机会,建起了2500平方米的牛舍、可存储1600多吨青贮料的青贮窖和600平方米的饲料棚,他养殖的奶牛也发展到了73头,可日产鲜奶500多公斤。
不仅如此,耿江生近两年还做起了“租养奶牛”的生意,租养了周围散养户的15头奶牛。他还把周边的养殖户联合起来,实现了牛奶集中销售,维护了大家的利益。2007年5月,131团养殖协会成立,他被推举为协会副会长。
耿江生的父亲耿千里,是80年代兵团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家庭农场主之一,曾受到兵团各级的表彰,还去北京参加过国庆观礼活动。当有人戏称耿江生是“名门之后”的时候,耿江生会严肃地告诉他:“我的父亲在我脚下这片土地上洒下过汗水,也曾有过属于他的荣誉。但是,我相信自己会比父亲干得更好。”
说到今后的打算,耿江生信心百倍地说:“三年后,我的养殖场奶牛将发展到200头,日产鲜奶可达到2吨以上。到那时,我准备向乳制品深加工方向努力,把鲜奶制成奶酪、干酪素、酸奶干、酥油等,提高产值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