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细节构建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细节构建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一些大的环节构成,这些大的环节再由若干小环节构成,小环节又是由许多细节组成,每一个细节都是一节成功课堂必备的元素,可以说细节决定课堂成败。所以只有关注细节,才能实现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一、关注情境创设的细节,重视情境的实效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很好的情境图,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蕴含其中,让学生从身边感兴趣的生活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但是教师在应用这些情境教学时要关注到其中的细节,情境图的设置是否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能否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怎样才能巧妙运用好每个情境图,从中挖掘出更多的学习资源来,要注重情境的实效,尽量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

例如:在北师版“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购物小票”这一情境,核对购物小票上显示所收金额是否正确,缺乏挑战性,学生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就要灵活的处理教材,对课本的情境图重新进行整合,比如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超市购物吗?‘五一’期间,华联超市推出了一批特价商品,你愿意选购两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吗?”接着出示商品单价:矿泉水:0.90元/瓶,方便面:1.50/袋,火腿肠:0.95元/根,面包:2.50元/袋等。然后提出独立计算的要求:(1)选择两种你最喜欢的两种商品,填写在购物单中;(2)先估算结果,再把计算总价的方法填写在购物单中;(3)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方法相同吗?然后让学生记录商品的名称、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这样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多种多样,如先把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化成用分作单位的整数相加,再把单位化成元;或者用口算,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还有可能直接用竖式计算……在多个学生汇报后,再请他们观察比较不同的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使学生逐步明确小数加法的算理。在小数减法的处理上,请同桌比较两个人的消费,谁花的钱多?多多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计算过程,最后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处理,知识点更集中,使小数加减法真正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关注课堂语言的细节,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无疑都是由师生之间的对话组成,教师的语言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当然不恰当的语言也会适得其反。比如一节低年级的课堂上,最后几分钟,学生有点累,开始不安分起来,教师趁机组织:咱们班的小朋友还没有小蜗牛、小乌龟坚持得好呢。(小蜗牛、小乌龟是教师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老师,小乌龟和小蜗牛都是假的。”一个孩子大叫起来,其余孩子随声附和,课堂顿时乱了起来……。相反,若是老师转身写板书,这是学生最易放松的时刻,悄悄话多了起来,有的授课教师微微一笑:“老师写完一转身,就会发现做得最端正、看得最认真的小朋友。”一句话,学生的精力立刻集中起来,认真看着老师板书;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很小,其他同学没听清,教师:“你回答的很好,若是声音再亮一些,大家就能听得更清楚,现有些同学没听清错过了其中的精彩,有点遗憾。”后面学生的发言声音就会很洪亮,其余孩子则会听得更认真;针对不爱发言的孩子:“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还有谁没有展示过自己,千万别错过机会呀!”短短几句话,效果却立竿见影,孩子的精力集中了,发言的积极性上来了,长此以往必能形成良好的发言习惯和倾听习惯。

三、关注课堂生成的细节,让生成的课堂更精彩

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要敏锐的去发现、去捕捉每一个教学细节,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因势利导,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比如: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一个同学汇报自己的发现:“在摆一摆中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是4平方厘米,宽是3平方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是一个错误资源,如何利用呢?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若是看摆成后的情况,长的确是用了四个小正方形,宽用了3个小正方形,“谁有不同的想法吗?”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觉得××说得不对,长应该是4厘米,宽应该是3厘米。”“为什么呢?”“长和宽都应该是长度单位,××说的4平方厘米指的是一排摆了四个小正方形,这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而不是长是4平方厘米。”这时班里自发响起了掌声,在质疑、思考、对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永恒主题,只有充分关注和灵活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高效,更加生机勃勃。

(责编 阮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