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介入治疗46例先心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介入治疗46例先心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6月~2006年4月,我们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 8个月~41岁;体重8~56 kg;均有明确介入治疗适应证[1-4]。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DA呈漏斗型或管型,心脏超声测内径3~18 mm,术中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PDA内径3~20 mm。肺动脉瓣狭窄(PS)14例,心脏超声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8~22 mm,术中右心室造影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4~22 mm。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 11例(包括1例怀孕4个月孕妇),心脏超声测量ASD直径9~30 mm,ASD边缘距腔静脉、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及房室瓣的距离均>5 mm。室间隔缺损(VSD) 5例(其中1例为VSD修补术后残余漏),心脏超声测量VSD 直径4~12 mm,术中左心室造影VSD直径3~10 mm,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2 mm。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能够配合的较大儿童和成人选用局麻,幼儿或不能配合者采用静脉氯胺酮麻醉。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术,PDA和VSD患者还需经股动脉穿刺行左心导管术,分别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明确适应证。操作均在DSA下,ASD和VSD患者术中常规经胸心脏超声监测和评价。选用合适封堵器,经输送系统封堵ASD或VSD。封堵器具有释放和回收双重保险功能,封堵不成功则回收,成功后暂不释放封堵器,观察10~30 min待无全身不良反应,心脏听诊、造影和(或)心脏超声证实封堵成功后,释放封堵器,进行永久封堵。 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北京华医圣杰和深圳先健),其中,PDA封堵器16个(型号4~6―20~22 mm),ASD封堵器10个(型号26~40 mm),VSD封堵器5个(型号6~12 mm);肺动脉瓣狭窄应用国产球囊(型号8~26 mm)。

2 结果

4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7.8%,封堵失败1例,为ASD,术前超声直径25 mm,术中放置40 mm封堵器超声提示仍有残余分流,收回封堵器,后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直视修补术,发现ASD呈长椭圆型,长度50 mm。用自体心包片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术后2~4 d出院。随访1~20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溶血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前心脏扩大、瓣膜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异常好转或消失。

3讨论

我国每年约有15~17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约10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1]。传统认为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式不断有新的突破,取得优良效果。但是,我国先心病每年手术量只有3万例,而且手术创伤、麻醉、体外循环、输血以及围手术期等问题,始终制约着手术成功率,也困扰着医患[2]。随着介入治疗方法及器械的不断发展,逐步拓宽了先心病治疗的方法,开辟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领域。

近20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材料、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使不少以往需要开胸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可由非开胸介入治疗来替代。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和VSD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修补治疗[3]。本组资料表明,介入治疗PS、PDA、ASD和VSD具有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及中期疗效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特别是近两年国产封堵器已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费用近一步接近,使更多患者从经济上能承受介入治疗。

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4]。心脏超声判定ASD和VSD位置、形态和大小等比较准确, 介入治疗的适应证:a年龄≥3岁。b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左向右分流。c PDA直径2~20 mm;ASD直径≤30 mm;VSD直径3~14 mm;PS跨瓣压差≥50 mmHg。d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禁忌证:a重度肺动脉高压。b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影响瓣膜功能。c导管路径中有血栓形成。d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e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赘生物、败血症、菌血症及其他全身感染性疾患。f对镍钛合金过敏体质者[5]。

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封堵器脱落栓塞、导管打结断裂、严重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5]。

根据2002年一组8所大医学中心6 926例统计,开展十余种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技术成功率为98%,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8%(125/6 926),病死率0.09%(6/6 926),取得满意效果,达到发达国家最好水平。以常见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为例,对有适应证病例,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已经有医院单病种介入治疗例数已经超过手术[6]。

先心病的传统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不仅是单一畸形,还包括复合畸形(例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合并左房室瓣狭窄等)。某些复杂畸形(例如肺动脉瓣闭锁+室间隔缺损等),经导管的介入治疗都已涉入,这一点已成为客观现实。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无需全麻输血,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已为患者和医生所接受。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与手术相并列不可忽视的重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汝平.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志,2003,31:801-805.

[2]周爱卿,蒋世良(整理).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3]Hijazi ZM,Hakim F,Haweleh AA,et al.Catheter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using the new Amplatzer membranous VSD occluder: 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2,56(2):508-515.

[4]戴汝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发展趋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5):1-2.

[5]秦永文,丁仲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8):563-566.

[6]许波,李炳臣.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850-851.

(收稿日期:200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