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四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四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有句名言,教育不但能发展儿童与青年,并能发展将来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政治与经济重大变革时期,也即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冲击、渗透、斗争、容纳,给中学生带来许多诱惑和某些困惑,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给予引导和教育。帮中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理性认识社会上的是、非、美、丑、善、恶各种现象。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负责任的人。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才能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成就未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 教师更新观念,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

转变教育行为方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教师首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家长式”教学法、“一言堂”灌输法。传统的一言堂――“老师讲授学生静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合作、探究。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课堂上老师要放下架子,循循善诱,积极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讲《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之后讨论第一个问题“我还有哪些潜能未被开发?”学生积极畅所欲言,说出每个人的潜能所在。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同学存在哪些潜能有待开发?”通过这两次讨论发言,学生对自己的潜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节课上,改变学生被动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究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标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学生主动性

王国维曾说过,“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而已。”关注学生的态度发展,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健康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展示。在教学中,讲到《礼貌显魅力》时,通过学生表演短剧《买书》,让其思考:两位同学行为有何不同?他们的行为给售货员的感受、以及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从中感受礼貌的客观性、重要性、必要性。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三、 坚持思想教育与时俱进,把握动态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正是该课的生命力所在。如果“空对空”地讲解,势必形成教与学的“两张皮”,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触摸和感知。在讲《自我新形象》之前,抓住了现在“无一技之长”就难以就业的现实,启发学生放开眼界,开阔视野,“走自己的路”。于是我布置让学生运用网络查阅“未来最具前景的十大职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就业领域,寻找本人适合的站位。通过展望未来职业,激起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感受理想的美好,引导他们根据自身与社会实际做出适当的人生规划,更好地为将来社会服务。

四、把小课堂融入大社会,注重现实性

思想品德小课堂和大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触摸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思想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把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教育,才能使学生学得懂、记得住、用得活,使他们增强对现实社会的鉴别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正如英国文学家山缪尔•约翰生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明辨是非,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唾弃恶与伪。我在讲《身边的诱惑》时,通过介绍分析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的危害,让学生学会分辩并自觉抵制它们,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者,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学生对生活、社会的态度与贡献如何,就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师的“作品”。教书育人是社会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同时我还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的实践,在社会上和学校里遵纪守法,创先争优,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于一个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