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厘清了远程学习、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移动学习的定义,继而从移动学习者学习系统的构成切入,探析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说明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基础环境建设、知识体系化建设及学习服务建设。我国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正处在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其发展正在开始“微”转向,这种微变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零碎化、学习内容的片段化、学习工具微型化及学习方式微学习四个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处在微时代的移动学习需要关切以下四个问题: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学习内容问的隐性关联;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关键词:移动学习;微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34—08【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05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移动时代。技术不仅重构了人类的“生活世界”,还“刷新”了人类的认知图景。身处在移动时代的人类,在享受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技术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技术指数级变化对人类可能性空间的逐步压缩深感不安。为了适应这种变动,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新知上。然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学习需求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又成了新的“尴尬”。在这种境遇下,有人将“学习”与“移动”两种联系并不紧密的人类行为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环境,旨在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一移动学习的概述

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人机交互研究室2000年启动的名为“MobileEducation'’的项目,该项目推出不久就由著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引入我国。他在上海电视大学40周年校庆召开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作主题报告《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再到移动学习》,报告从这三个概念的更迭来透视远程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此后,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了国内诸多学者及移动通信商的关注焦点,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究,移动学习已然成为了教育、企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时至今日,何为移动学习却仍无定论。

究竟何为移动学习,它与远程学习及泛在学习之间又有何种关联?德斯蒙德·基更对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的论述中,依据学习形式与手段的不同,认为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应用了三种学习方式,产生了四种变化。如图1所示:

学习技术和方式的变化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远程教育的发展史其实质是一部技术的演进史。如图1可知,四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三种学习方式,分别为远程学习D-learning、电子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移动学习是在远程学习及电子学习的基础上,随着技术的更迭渐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出现后不久,又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泛在学习悄然而生。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学习。

对于泛在学习,有学者认为它是为了“弥补E-learning的不足而诞生的”,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等多种学习参与后的一种学习状态的体现和必然的发展阶段;而笔者认为泛在学习是未来远程教育的一种学习形态,即第五代物联网远程教育的学习形态。其特点是学习时空的泛在化,实现真正意义上3A学习。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及认知负荷,在原有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和IPv6技术,从而为学习者创设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目标本身,而不是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技术对人而言,会是一种角色,甚至不用让学习者注意到。技术的服务功能实际上是增强了,但可视性被减弱了。技术会成为一种自然存在,不再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学习时空的泛在化将给予学习者更为自由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无需随“意”来选择学习时空,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无需选择的学习时空环境。学习者可以借助任何纳入物联网系统的事物完成学习,如洗衣机、餐桌、眼镜,甚至是一个纽扣等。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分成三种: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扩展;第三,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看,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弹性学习需求,借助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便携式的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PC等),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

二 我国移动学习的学习者系统及其发展阶段分析

移动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由若干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移动学习功能的整体。这些学习要素是移动学习过程中具有控制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基本因素,其相互作用及变化的合力,最终决定着移动学习的发展取向。

在《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作者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切入,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他认为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四大方面:传播者(包括学习个体、教师、教学组织、服务厂商)、信息资源、媒介(终端设备及移动通信技术)及学习环境。此外,作者还构建了基于要素分析的移动学习过程模型图,如图2。

在《学习系统的要素》一文中作者认为,学习的要素是学习者心态、学习者前(后)态、学习者行态、学习客态、学习场态等内外因素的状态,而不只是局限于人体内部的某种身心机能。

笔者有鉴于上述分析,重构了移动学习的学习者系统,认为它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内外部结合的动态系统。其内部系统是由学习者的心态、前态、后态及行态四种因素构成,而其“他者”外部系统由客态的学习内容及场态的学习环境所构成。如图3所示:

在移动学习者学习系统中,学习者之外的其他的学习者、教学个体、教学组织及服务厂商都可划归于资源系统,而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则属于学习工具系统,移动通讯网络属于学习的物理信息环境,其中还包括学习者周围的光线、声音、色彩、温度、空间、时间、地点、气味、信息、人为的或动物干扰源等外在因素。

移动学习的学习者系统是由上述六要素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学习者心态是中枢、总司令,前态是基础,行态是核心,客态是对象,场态是条件,而后态则既是其它五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整个系统的产出,又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前四种因素属于学习者的内部系统,而客态及场态则属于外部的系统,整个移动学习学习者系统的构建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内外部系统关联,但从外部系统的构建着手,由外而内,逐步深入。

早在2009年,方海光及其团队就预测了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取向。他们认为在未来的20中,移动学习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基础环境建设阶段(持续4~8年),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持续5~10年)和学习服务建设阶段(持续5~10年),每个阶段间的过渡是迭代循环的过程。从目前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而言,这基本符合了三阶段的发展预测,只是这种发展似乎更接近较早的这个时间点。

移动学习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发展阶段,也不是二维的横向和纵向的发展取向,它是一个迭代循环的发展过程(如图4)。

第一阶段是基础环境建设阶段,是移动学习发生的基础条件,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它将随着无线网络和资源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移动学习的基础环境,逐步形成国家、地区和组织三个层次应用的网络环境和主题资源的学习环境,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移动服务商和厂商;这一阶段的移动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者时空的拓展,从而为学习者创设无限存在的学习可能,其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线下资源的线上转移;其二,已有网络学习资源的跨平台整合运用。

第二个阶段是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旨在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它将在已有完善的移动环境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学习内容内化关联和已有资源的共享兼容,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和需求进行分类和定制化应用,关注学习者的零碎化时间,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教育机构和企业;这一阶段移动学习的发展逐步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微时代的移动学习其关注的焦点是学习的有效性,它从体系化的知识结构中,抽取单个的存在隐性关联的知识单元作为微内容,以便学习者在零碎化的时间内,借助便携的微型化的移动学习工具,获取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有效学习。

处于此阶段的移动学习,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依据聚焦学习受众面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其一,移动学习知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且每一时期内容聚焦受众面不同,从“大众—微众—个众”;其二,经过三期的发展,移动学习的知识体系化建设逐步实现,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化,受众层面广,包含大众、微众及个众,既能够调和众口,又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还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定制。

学习知识体系化建设的第一时期,聚焦于学习受众的共性特点,关注零碎化时间的有效利用,从而开发以小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小片段、动画等呈现的学习资源,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杂志、微课、微电影等。典型案例有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联合面向全球推出“微课”。该平台免费向海内外公众开放6000多个网络视频课程,每个视频课程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这一时期,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是一对多的关系。

第二时期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聚焦于学习微众,关注不同类群学习微众的兴趣点,并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多样化的、多媒体化的学习内容体系。其主要表现为新型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出现,如微信、兜兜友、米聊、密友、啪啪、连我、遇见、唱吧等。这一时期,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多个学习内容提供给多个学习群落。

第三时期知识体系的构建聚焦于学习个体,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水品、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及认知负荷等多种内部因素的作用,从而为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这一时期,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是一对一的关系。

我们或可将移动学习的知识体系建构类比为蛋糕师业务拓展的过程,起初蛋糕师为了调和众口,做的蛋糕都是同一口味或类型,随着业务拓展需要,为扩大影响,开始制作符合不同消费群体(如小孩、妇女及老人)口味的蛋糕,继而定制个众消费的蛋糕。

第三个阶段是学习服务建设阶段,旨在促进有效学习的保持和迁移。这个阶段将是我国全面教育社会化发展进程的新起点,环境的交互成为隐性的移动学习过程,国家级的移动学习服务中心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移动学习成为社会化的教育形式,相关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兼并和整合,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政府。

当前我国移动学习正处于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旨在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其微变也正是发生在这一阶段,从移动学习者的共性特征:学习时间的零碎化切入,开发设计片段化的学习内容,以微型化的学习工具获取学习资源。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移动学习知识体系化建设正逐步的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关注某一类学习群落的学习内容设计,最终转向学习者个性特点,实现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定制。

三 移动学习的“微”表现

1 学习时间零碎化

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和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移动学习实则是一种“眼球消费”、“注意力消费”的学习方式。移动和学习本来是两种联系并不紧密的人类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但是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移动性”和注意力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规避的。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的环境中,注意力高度分散,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学习,移动带来的各种情景关联与固定、大容量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移动学习要求学习内容要小规模,要注重短时性。所以,在学习的课程中,有利于学习者投入的视听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者受外界干扰较小的那部分学习内容应成为资源开发的切入点。此外,移动学习的学习者大多为在职人员,往往要顾及生活、工作及学习,因而留给他们的学习时间就很有限,更别说系统化的学习时间了。他们常常借助一些生活和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如乘车、逛街、排队等。

2 学习内容片段化

移动学习在支持学习者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学习者的“移动性”是和注意力的“分散性”相关联的,因此导致了移动学习者无法进行连贯、系统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移动学习采用片段化的处理方式,将原本系统的知识切块化处理,化整为零,细化知识点,从而把学习内容分割成最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微小的学习组块,以小片段、松散连接、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单元即微型内容来呈现学习资源。这种微型学习内容更加强调知识结构间的关联和层次性,并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内容分割。学习内容篇幅简短,以小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小片段、动画等呈现学习资源,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杂志、微课、微电影等。

3 学习工具微型化

对于移动学习而言,移动意味着“便携”,而且相对于“共享”的使用背景,因而移动学习工具应具有可携带性、无线性、移动性的特点。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组成要素,移动学习工具起着承载学习资源,架设学习网路,联通学习,促进学习发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移动学习发展的初期阶段,受制于技术的发展水平,当时移动工具的便携性并不出众,其典型的应用就是笔记本电脑,便携也只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而后随着技术的日趋发展,移动工具逐步更新换代,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学习工具的出现,宣告移动学习工具已进入了微型化的新的发展时代。

4 学习方式微学习

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微”变的时代,其主要表现为研究重心的转移,从促进学习的发生转向对有效学习的关注。这种转向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在零碎化的时间中“聚焦”于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鉴于移动学习者的移动性和注意力的分散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微学习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移动学习领域的。微学习是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于2004年首次提出的。Theo Hug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微学习具有学习时间自由分散、学习内容片段小、学习过程个性化、信息的聚合管理、社会性等特点。微学习不仅仅只是技术引起的学习形式的变革,同时包含了信息时代信息获取与加工整理、学习模式和过程、思维方式等一系列人类学习的新发展。

四 移动学习“微”发展的应对策略

1 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

移动学习,在理论上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时空束缚,但是理论与实践问的切合度究竟有多大,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就理论而言,移动学习可以发生在公交车上、排队等候中及行走途中等,然而在这类学习情境中又有多少人主动进行移动学习。在此,我们置身于行驶的公交车上来分析移动学习发生存在的可能性。行驶的公交车是一个移动的且存在多种干扰因素的情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无论学习者是坐着、站着,更甚至是满身疲惫的状态,此时他们更习惯于选择放松自我的方式,如用手机看小说,刷微博,玩微信,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如果要让学习者在这种原本不是学习时空的情境中来学习,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时空进行重构。

2 关注学习内容问的隐性关联

我国移动学习所处的这种微时代,在学习内容的处理上,它是将原本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经过梳理之后,细化为多个小的知识单元,以片段化的知识组块来呈现给移动学习者。这种片段化的学习内容的处理,呈现出的是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知识组块问毫无关联,它更加关注知识结构间的联系,实则是一种隐性的“藕断丝连”的状态。学习内容问的这种隐性关联,要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要划分明确,层级清晰有阶跃感,封装性要好,能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忽视了学习内容间的这种隐性关联,则不利于学习者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3 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

学者廖肇弘先生认为驱动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是量、质及互动。笔者认为,这三种驱动学习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恰恰符合了移动学习内容的发展取向。在移动学习发展的基础环境创设阶段,学习内容是以量取胜,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对线下学习资源的线上转移,以期为学习的发生提供无限的可能。然而,当移动学习逐步进入“微化”的发展阶段后,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其关注的焦点。此时,单纯的以量为王的内容处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微变了,反而成为了一种选择的负担。在注意力消费的移动学习中,优质的学习内容更有生存空间。如同一本书,你之所以愿意看,是因为它是一本好书,一本你特别想看的书。因而,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仅停留在以量取胜的境地,且在后续的发展中要关切学习交互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4 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属于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关乎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已有实验表明,人类的学习方式并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而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并行的结构。人在学习时,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越鲜活,越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即学习效果越好,效率越高。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移动性和其注意力分散性,要求在学习内容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更应该关注思维的可视化设计。思维可视化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思考方法在课题研究中主要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抽象、概括、区分、推理(演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逻辑思考的方法。当然,还包括发散、聚合、递进、抽具象转化等思考方式。思维的可视化工具有思维导图、概念图及流程图等。

五 结语

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的移动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化发展的阶段,但前路依然漫长,仍需广大的学者和研究者持续关注。移动学习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加强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追踪设计,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梳理、选择、呈现方式及组织结构的设计,加强移动学习工具情境感知能力的设计,从而为实现泛在的学习创设无缝的学习空间,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优化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桂清扬.基更博士新著《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述评——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3,(2):36-38.

[2]李玉斌,张爽.移动学习的内涵、方式及其对远程教育的意义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30-34.

[3]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6):69-73.

[4]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9.12.

[5]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8):21-25.

[6]王双双.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7][8]学习系统的要素[OL].

[9]从2009年开始,我国移动学习未来20年发展的三个阶段[OL].

[10]沈昕,翁华强.“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J].青年记者,2012,(26):27-28.

[11]华南师大免费面向全球推出“微课”[OL].

[12]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信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2):106-116.

[13]王霞峰.新型学习: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N].学习时报2012.10-15(科学技术1.

[14]方海光,毛莹,刘军,王红云.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3):15-20.

[15]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15-19.

[16]驱动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OL].

[17]刘濯源等.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