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远大前程》中人性角度的对比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远大前程》中人性角度的对比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远大前程》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比较晚期的作品。在该部作品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人性的丑恶以期教化人们习善。本文试图从人性角度对比来探索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性观,感悟并学习狄更斯的伟大情怀——对社会罪恶、人性沦丧的批判以及对美好人性和崇高道德的呼唤。

关键词:人性;《远大前程》;对比艺术

中图分类号:H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2-02

查尔斯·狄更斯不仅是19世纪英国知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狄更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他的作品着重体现人道主义和社会批判精神,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的小说技法,这不仅代表着英国维多利亚盛世小说的最高成就,也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流地位,成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大前程》中作者无形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无论是主要人物之间还是人物自身的一些方面,无不体现了这一艺术手法。

一、显性对比——人物之间的比较

(一)两个兄弟——匹普和乔·葛吉瑞

读完这部作品的读者会发现,其实二者的比较贯穿文章始终。他们二者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出他们对待彼此和对待周围的人的态度。通过对二者对待彼此,对待世人的不同态度,我们能够深刻东西出人性的至善与丑恶。

当匹普第一次看见郝薇香小姐及其养女艾丝黛拉小姐的时候就遭到了嘲笑,嘲笑其衣衫褴褛,没见过世面。于是匹普开始寻找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因为他之前就没有在意过他的衣着、容貌还有家庭出身。现在他对自己的一切感到耻辱,多么希望自己是出身于富贵之家。后来,当匹普得知他不久将要继承一大笔财产并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他毅然离开了一直支持他的姐夫乔和好朋友贝蒂甚至不愿意让他们为之送行。那个时候他感觉和他们在一起已经不协调了。后来,当乔去伦敦看望匹普并带去艾丝黛拉小姐希望匹普回去的口信的时候,匹普看见乔的衣着、举止如此不堪,似乎乔的出现都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的匹普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俨然已经把自己列入了贵族的行列,而昔日照顾他、疼爱他的姐夫在他的眼里也成了“下等人”。这些细节的描述,无不体现出匹普人性上“质”的改变。从而让读者对于那些一朝“麻雀变凤凰”后的人们的嘴脸的变化之快有所感叹和对世态炎凉的悲凉体会。

而乔却恰恰相反,他平等的对待这每一个人。他疼爱、保护着匹普,对他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宽容的。当匹普在伦敦很冷淡的对待匹普的时候,乔却说是自己的错误让匹普出于尴尬的境地。很明显是匹普的那种上流社会的绅士对待底层社会的穷人的傲慢使得他与乔之间产生了心灵上的隔膜。尽管如此,乔还是没有改变他对匹普的态度,他相信将来的某一天匹普回去铁匠铺看望他。乔的那份善良和对宽容的坚守,深切的呼唤着世人的良知。对于匹普的忘恩负义,乔没有责备,没有抱怨,没有愤怒,而是默默的承受,内化成一种让人敬畏的无形的道德力量。在匹普的“美丽的梦想的肥皂泡”破灭之后,这种力量对于匹普的心灵的荡涤和净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也是作者巧妙的对比艺术运用之后产生的效果。

(二)两个丈夫——乔和康培森

乔和康培森在小说中有着相同的角色,那就是他们分别成为了皮普姐姐和郝薇香小姐的丈夫。同样作为丈夫,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二者行为迥异。

故事中,乔多展现的方面几乎都是积极的、正面的,或者接近完美,是美德的化身,作为丈夫,也是如此。乔和父母生活的时候,家庭生活并不是其乐融融的,他的父亲对待母亲非常粗暴。他非但没有在心中形成阴影,却决心以后不走父亲的老路而是要善待待自己的女人。所以他宁愿对妻子示弱,也不辱骂伤害她,相反却是爱护、理解和忍耐。生活中,他勤劳俭朴,少言寡语,心地善良,任劳任怨,对于家庭尽职尽责。他曾对匹普坦白愧疚之情因为他的妻子也就是匹普的姐姐苛责匹普,并请匹普不要在放在心上。他成了姐弟之间感情的剂。

乔所做的是成就了平凡但却是稳固美满的婚姻,而康培森却彻底摧毁了郝薇香小姐的身心。其实,自始至终康培森都在欺骗郝薇香小姐。他和郝薇香交往的初衷是因为他得知她郝薇香从她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为了能够骗取钱财,他开始追求郝薇香并且向他示爱。他的疯狂追求赢得了郝薇香纯真的爱情,她深深的爱着康培森并同意嫁给他,自然在金钱上对康培森不再设防,他便开始挥金如土。然而就在举行婚礼的当天,主角康培森却没有出现,把郝薇香一人独自留在了那座对于郝薇香有着美好回忆的房子里,完全在郝薇香的视野里消失了。从此郝薇香至死也没有再走出那个房子。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感情呢?康培森人性的泯灭成就了郝薇香扭曲的心灵,为她以后利用艾丝黛拉去报复男人埋下了伏笔。

二、隐性对比——社会阶层的对比

两个社会阶层——底层和上层

(下转第254页)

(上接第252页)

底层社会的人们羡慕上层社会的生活并期待着进入上流社会。因为和上层社会的人偶有联系就炫耀不已,似乎自己已经步入可上层社会的边缘,只需一小步就从此“一飞升天”。他们因此对待周围的人群的态度也开始改变。比如小说中最典型的代表匹普,他梦想着实现他的“远大前程”,步入上流社会,并顺利的娶到他的梦中情人——艾丝黛拉小姐。在他的梦想真的实现之后,他的态度也与之前的他截然不同,言谈举止俨然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绅士”。然而,上流社会根本不想底层人们所想的那么完美无瑕,比如康培森,做尽各种坏事均是由于利益的驱动,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利益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还有就是郝薇香小姐的亲戚们,接近她并且为她举行生日宴会无不是想在她死后可以继承遗产,裸的利益诱惑只是让人们闻到了上层社会的铜臭味而已。而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比如乔和贝蒂,始终用自己的双手和善良经营着属于他们的美满生活。没有锦衣,没有玉食,没有丝毫的奢华与娇柔,只是平凡的、默默的、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人生。这种鲜明的对比正式狄更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所暴漏的罪恶的批判,是对但是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人们的人性丧失的一种批判,同时更是对良知的一种深切呼唤。

三、结语

狄更斯不仅只局限于对社会的批判,他也想进一步给人们一些启示。《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比较晚期的作品,他在经历了丰富的人生后,对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思想都总结到这部创作之中。他一直坚持朴素的、弘扬美德的创作意识,强调良知、情感、忠诚和友善的朴素道德观念远比金钱、地位和人们所处的阶层重要的多。理解了《远大前程》中的对比艺术之后,对于狄更斯及其作品也有课更深层次的理解。狄更斯能够成功运用对比艺术去表达他对良知、爱情、道德和人类内心美好世界的诉求,从而使读者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坚守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Great Expectations,Zhuhai,Zhuhai Press,2004.

\[2\]Li Chunping,Li Ru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Great Expectations,Technique&Education, 2008,(1).

\[3\]Li Yuemian,The Favorable Strength of Humanity in Great Expectations,Journal of Hengshui Normal College,2002,(1):22-25.

\[4\]Zhong Jun,An Analysis of Narrating Art in Great Expectations,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2008,(2).

\[5\]Zhou Hongyan,The Development of Charles Dickens’View on Humanity—As Seen in the Magnum Opus of His Three Literary Stage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2010.

\[6\]艾晓玲.远大前程的叙述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1999,(1):57-63.

\[7\]狄更斯,主万,叶尊.远大前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郭春林.人性的光辉——读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有感\[J\].时代文学,2010,(3).

\[9\]江萍,文清.狄更斯作品艺术特色评析\[J\].兰州大学学报,1999,(2):191-195.

\[10\]肖政艳.浅析维多利亚中产阶级价值观——以《远大前程》为例\[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