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现代教育下的教师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现代教育下的教师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必须为未来培养全新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也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是主观武断的“长官”,不应是事事过问的“保姆”,更不应是板着脸,守着学生,限制他们自由的“看守”,而应是学生们和蔼可亲的知心朋友,应是学生心目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博士,更应是才华横溢,活力四射,富有时代感的“多面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个人成材的条件之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笔者认为教师要具有以下素质

关键字:现代;教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78-01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

忠诚事业、献身教育就要不惧辛苦、不计得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空间和时间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他的劳动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是难以相等的。尤其是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安于清贫,乐于奉献,才能坚守在教育战线,为现代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有高尚的品德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在教育中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修养。思想情操修养是教师完美形象的内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心灵美是风度的“灵魂”,外在风度是一个人德行的自然流露。一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正直诚实的人,其风度自然是庄重、大方、优雅、从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德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那么他在教育过程中自然是谈吐从容、文雅不粗俗、衣着整洁得体不奇异、举止优雅、大方而不轻浮。其次,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外在素质”。所谓外在素质,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风度仪表,它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风度的培养,一致认为教师风度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身教作用”。教师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及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操的反映。

三、要有渊博的知识

知识是师生双方心灵交汇的载体,联结精神世界的纽带。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有真才实学,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本领。这就需要教师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文化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钻研学问、不断求知看作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对待学问,要“学而不厌”。荀子则认为,当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博习”精神。教师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技能技巧,更要求教师具备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四、要尊重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人。只有在尊重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学会尊重,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尊重学生应该是师德的底线。所谓尊重学生,就是要将学生看作是与教师“平起平坐”、有着平等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和教师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人。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才不会伤害学生的人格,才不会无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想法;才会在批评学生时,顾及学生的面子和尊严;也才会在和学生谈话时,将身体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可否认,教育需要智慧,但这种智慧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如何呵护学生的自尊。19世纪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可谓一语中的。我们今天讨论什么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尊重学生无疑是师德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五、要喜爱学生

什么是喜爱?喜爱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是人们表达的一种善意和关心。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以及喜爱学生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喜爱学生是有条件的,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主要取决于学生成绩的优劣。成绩越好的学生,教师越是喜爱;成绩越差的学生,教师越是憎恶。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在教师看来便是可爱的缺点、可爱的错误,如果出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教师便会对学生特别厌恶,讽刺、挖苦、打击,批评处理起来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应试教育,鼓吹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自以为公正得很,可是,实际上,学生因为成绩不同,被教师分出森严的等级,在人格上、在教育中受到教育者不公正的对待。

喜爱是针对学生个人而言的,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行为。在教育中教师要无条件喜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可爱的,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值得维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条件喜爱学生,决不是纵容学生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喜爱你,但决不赞同你错误的行为!”无条件喜爱学生,让学生始终能从教师那儿得到必要的尊重与信任,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无条件喜爱学生,还有助于让学生相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教师也喜爱他们,接纳他们,因为犯错误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从此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在教育中,学生如果因为犯错误而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往往都是被迫通过不断犯错误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让教师和同学感觉到他(她)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