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实施策略 凸显有效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实施策略 凸显有效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由于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所以学科整合迫在眉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建温馨课堂,愉悦学生身心”“创造成功机会,点燃学习自信”“分层设计练习,磨炼顽强毅力”“搭建交流平台,培养交往能力”“优化课堂评价,促进健康成长”等策略,把握时机,抓准素材,恰当、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意志品质健全的人,达到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 融入 数学教学 学科整合 评价 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14

事件剖析:

近几年来,我们温岭市发生一桩桩、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因为不能满足母亲进前十名的要求,儿子杀死了母亲;一名小学生因不能进前三名,而饮毒身亡;某中学生因中考答不出题,而跳楼自杀;大溪三中发生一起学生坠楼事件,其原因竟是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而跳楼自杀……更有数据表明,此类事件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这些事情告诉我们,日常教学中知识教学的繁重影响了心理教育工作的进行,甚至日常教学中从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相当普遍,从而造成少数学生不堪负重,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由此可见,不能再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必须不失时机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谈谈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是指整合由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组合,将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意志品质健全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家赞可夫早在《教学与发展》一文中就指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这首先说明,心理健康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有人格和行为障碍,轻者就会使生理健康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自己毁灭自己的躯体,酿成悲剧。

对策构想:

一、创建温馨课堂,愉悦学生身心

积极健康的学习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能量和动力,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绪状态是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得轻松,从而变得乐学。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并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站在讲台上,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进行无谓指责,而是多用微笑、注视、点头等动作语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提倡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四则运算”练习课中,我出示这样一道题:“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90千米,5小时后在高速公路上行的路程比在普通公路上行的多多少千米?”同时,我问学生:“谁会解答这道题?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讲给大家听?”这道题很简单,很多学生举起了小手。有一位学生回答道:“可以先算汽车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上5小时分别行的路程,再进行比较,列式为120×5-90×5。”我听后点头示意,再注视其他学生,说:“你们都同意这位‘小老师’的想法吗?还有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吗?”……通过角色互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正确叙述解题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健康、融洽的生生关系

教师要在班级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创建良好学习环境的前提。因此,我要求学生建立起以下几种关系:(1)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就算十根手指头也会有长短”的道理,引导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2)相互帮助的关系。要让学生有一颗爱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不管是谁都会有无助的时候,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明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帮助。例如,每接到一个班级,我都会让学生小组推荐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同学当组长,他们不仅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还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组员梳理当天所学的知识。于此同时,我们班的“结对帮扶”政策搞得也有声有色。每个班级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学困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我让他们自己去“找朋友”――学习好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表现积极的“一对”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一段时间后,帮助别人成了学生的习惯,好像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看见自己搭档的成绩提高了,他也特别的开心。

二、创造成功机会,点燃学习自信

古往今来,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会成功,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尽力了就会有回报,即使自己一时失败了也不泄气,深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把绊脚石变成了垫脚石,获得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快乐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自信心,从而导致学习不好的一系列原因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那么,反过来,针对学生没有自信心,可以采取上图相反的途径(如下图),通过体验成功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五、优化课堂评价,促进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或者结果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决定学生学习的成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为学生的喜、怒、哀、乐大部分发生在课堂上。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内容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对缺乏自信的学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可评价为“你的字写得很工整”“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真爱动脑筋”等;对喜欢随声附和、缺少独立性的学生,可将鼓励性评价与期待性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对自我意识过强、缺少合作精神的学生以期待性评价为主,通过“你能把自己解题的好办法和大家共享吗”等语言进行评价。课堂评价主要有下面三种形式:

1.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遇到不能立即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的教师马上瞪大眼睛,指责道:“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坐下吧!”这时学生羞得马上涨红了小脸,我猜这个学生以后肯定不敢轻易举手了,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的教师却不急于叫别的学生回答,而是用真诚和信任的目光注视他、等待他,在他正确回答了问题后说:“你真的很认真,刚才你一定是在想这种方法,不过,如果能快一点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同一情境,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成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想学、乐学。

2.组织学生相互评价

教师不仅要发挥自身的评价作用,更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设情境,及时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四则运算”的第二课时,探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时,我出示240+144÷12,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叫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题思路并提问:“大家同意这位‘小老师’的方法吗?你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吗?”接着请做对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再请其他学生分析判断同意谁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最后共同探讨得出运算法则。通过生生互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乘除法时的运算法则,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使学生经历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例如,在一节试卷讲评课中,我先让学生根据错题写错因并订正,然后让他们写一篇有关此次测验的感想,如“你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哪些题发挥的比较好,哪些题是不该错的,哪些题是本身就不会的”……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不仅能从中领悟到成绩的好坏和自己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还明白成绩的好坏和作业习惯等有关,必须“吃一堑,长一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又能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发展、意志品质健全的人,达到双赢的效果。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