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什多龙北山铅锌矿成因类型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现有资料对什多龙地区大地区域构造、岩浆岩、什多龙北山矿石特征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并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有关资料,对什多龙北山铅锌矿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什多龙北山铅锌矿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岩浆期后期热液充填型铅锌多金属矿矿床。
关键词 控矿构造;岩浆岩;成矿流体
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98-02
0 引言
什多龙北山位于兴海县什多龙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青海省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的中东段,已探获金属资源量:铅+锌(C+D):159 058.32t,银(C+D): 82.2t。
区内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 前人曾对什多龙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但对于该区铅锌矿的成矿机制尚无人进行研究,本文就该区的成矿机制进行探讨,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大地构造位置本区处在西秦岭印支褶皱系青海南山冒地槽褶皱带的西侧,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和成矿作用强烈,以铜、铅、锌、金、银为主。区内地层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区内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以中酸性为主,具有多期侵入,受构造控制明显,以岩基、岩株状产出,常组合成复式深成岩体型式;构造期后形成的侵入体受浅层构造制约,沿早期侵入体边部、构造交汇处等构造虚脱部位侵入。侵入体规模较小,以不规则的长条状、脉状产出。
2 什多龙北山地质特征
什多龙北山面积较小,地质构造情况比较简单,区内出露仅仅为第四纪残坡积物以及第四纪河床冲沉积物,以印支期侵入岩为主,区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但可见到较多的小型断裂构造。
2.1 构造
什多龙北山位于温泉―洼洪山断裂由北北西向向北西向转弯的内侧,主要的构造表现形式为断层,主要有两组:其中控制矿体或矿化蚀变带的一组走向近南北,倾向西,产状较陡,倾角一般在65°以上。另一组断层走向北东东向或者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一般在60°左右,部分断层控制矿化蚀变带。
2.2 岩浆岩
什多龙北山的岩浆岩以印支期侵入岩为主,以及后期少量钾长花岗(斑)岩侵入其中。中细粒―中粗粒花岗闪长岩是什多龙北山的主要侵入岩,岩基状产出,岩石为灰白色、浅灰绿色,中细粒―中粗粒等粒结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角闪石和少量黑云母。在矿化蚀变带发育较为密集地段,岩石中钾化和绿泥石化蚀变普遍较为强烈;钾长花岗(斑)岩呈不规则状及脉状产出。岩石为浅肉红色或肉红色,中细粒等粒结晶结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在钾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附近常常具较为强烈的蚀变和矿化。
2.3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有氧化矿和原生矿,原生矿中矿石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以及褐铁矿、孔雀石、铅矾等,脉石矿物有:高岭石、石英、蚀变花岗闪长岩、粘土等。氧化矿的矿石矿物有铅矾、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等,脉石矿物有高岭土、石英、粘土等。
矿石的结构构造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以及土状构造等。围岩蚀变特征:围岩蚀变主要为热液型蚀变,有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钾化、绿帘石化等,矿化类型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
3 什多龙北山地球化学特征
什多龙北山的南东部位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异常的北西角。异常形态呈椭圆状,长轴方向为北西向。组合元素Cu、Pb、Zn、Ag、Bi、Cd、Mo、Au。其中Pb异常面积5.38km2,峰值591×10-6,衬度2.61;Zn异常面积7.7km2,峰值943×10-6,衬度1.95。该异常面积大,各元素套合好,峰值高,浓度分带明显,异常处在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
4 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4.1 控矿构造对成矿的影响
什多龙北山处于青海省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的中东段之什多龙―扎龙加当根Pb、Zn、Ag、Cu、Au、Mo、Hg综合异常内,成矿元素的丰度值相对较高,对构造体系控制的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提供了前提条件。再者由于受温泉―哇洪山断裂的影响,该区发育一系列的断裂与温泉―哇洪山断裂形成一套完整的构造体系,为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定位提供了空间,同时温泉―哇洪山断裂是活动断裂,自形成以来,这个构造体系一直发生作用,故此前者的成矿规模远大于后者的成矿规模。该断裂即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4.2 岩浆岩活动对成矿的作用
什多龙北山铅锌矿赋存于饰变花岗闪长岩中,后期的闪长花岗岩或花岗岩沿导矿构造侵入到花岗闪长岩中,其携带的含矿热液与花岗闪长岩发生交代关系,在容矿构造内形成矿体,矿体的规模大小则与容矿构造的大小、岩浆岩活动的烈度呈正相关关系。
4.3 铅锌矿成因综合分析
什多龙北山铅锌矿产于印支期中酸入岩体中的构造蚀变带中,岩性单一,与其他类型的多金属矿床类型截然不同;矿化蚀变带严格受断裂控制:矿化蚀变带的走向有南北向、近南北向、北东东向、北东向等,根据构造体系分析,他们均为温泉―哇洪山断裂的次级构造或派生构造;该矿点位于哇洪山断裂由近南北向转向北西向的转折内侧部位,有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容矿空间。温泉―哇洪山断裂是活动性断裂,该断裂具有继承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该区的成矿的延续性:自断裂形成以来,该区的成矿作用一直在进行,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下水成矿流体循环系统作用,不断地从构造体系周围的围岩中萃取成矿元素,形成成矿系统;由于温泉―哇洪山断裂是深切断裂,受深部的岩浆侵入、地体深度增温等加热作用的共同影响,成矿流体在深部对围岩中成矿元素的萃取能力不断增强,流体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不断增高,并达到一定的量;再由于该构造体系的活动性,当断裂再次活动时,成矿流体沿构造向上迅速运移,沿构造系统进入次级构造裂隙中;流体的压力、温度及流体的化学性质都在短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次级构造的封闭空间中成矿元素迅速沉淀并富集成矿,这个过程一直持续进行,形成的矿体不断增大最终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体或矿床。
5 结论
1)温泉―哇洪山断裂的次级断裂(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断裂破碎带),为铅锌矿等多金属矿的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2)什多龙北山铅锌矿赋存于饰变花岗闪长岩中,具有热液成因的特点;
3)什多龙地区成矿元素的丰度值相对较高,对构造体系控制的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4)热液型蚀变: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等,以及各种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可作为找矿标志;
5)什多龙北山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岩浆期后期热液充填型铅锌多金属矿矿床。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地矿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2]吴小霞,邹华,焦明录,宪曾刚.青海什多龙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07,23(1):1-3.
[3]窦洪伟,马才,祁月清.青海省兴海县什多龙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D].青海省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7: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