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好,北京》彰显时代个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好,北京》彰显时代个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个主题,一个北京、一腔真情的一台晚会。上下两个半场的组合设计,展示了三代作曲家不同音乐的风格荟萃。尤其是五位作曲家(温展力、禹永一、王非、施万春、姜万通)学路心血结晶的交响组歌。《你好北京》六个乐章(《天安门――太阳的广场》《什刹海――心灵的恋歌》《劳动者――北京的脉搏》、《古长城――金色起跑线》、《回音壁――天地的回声》《不夜天――北京的灯火》)的首演,引来了圈内外众多听客,也引发了音乐会后不少的苛论与赞誉。

温展力

一个叛逆者的心相复原

温博士,一个生于当代,追求新意且颇有思想的新生代作曲家。他的音乐行为始终带有相当的文化批判意识

和社会逆反色彩。如:和声序进的合理与传统――饱满、功能性强。但骨子里就包蕴着叛逆的他,时时总是有一些“出格”的表现,如:在管弦乐配器上,他善于采用反常的演奏法,如:小号开篇的颤音设计,行内听来是手心捏汗,心率加速,有悖“传统”。在声源的攫取上,他喜欢动用“极限音”,如:乐章结束时,以“阉人歌手”似的假声领唱与乐队、群声合歌形成宽音域的乐像世界,使得神灵人性鱼龙混杂,颇具想象。在歌唱旋律中,他以音程跳进为旋律特征,以器乐化书写挑战人声,歌中不断地折腾着“坤生优伶”,但听觉效果却是另有一番韵味。

禹永一

乡音土乐点缀出的“心灵恋歌”

同禹永一接触过,唱过或听过他的歌,你就基本知道什么是旋律了。这不是吹捧,只是想告诉读者,禹永一作为一个作曲家,他平生以真情待人,以善良做事,因为只有怀揣一颗真情善良之心的人,才会谱出感染社会且动情的旋律来。

在该乐章中,京腔京味的市井描述,衬出了作曲家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拿捏有方,“朗格里格朗”与“独揽梅花扫腊雪”的交替叠织,更表现出一个作曲家所拥有的包容性和创造性精神。这里没有中西、雅俗之分,而只有轻松、优美又自然的歌唱性旋律,它们在“传统”与“现代”手法的撮合下,乐思带出淡淡情意、点点欣喜,给听众带来愉快的精神享受。

王非

波普与劳动者之间的对话

在“非哥”乐章中,我感受到了明显的异样,这或许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王非其音乐创作的理念、音乐语言、表现形式、材质媒介等都有一定新意。尤其中段转换时的一个“爵士和弦”,他将其节奏拉长,做了由弱至强的处理,引发了我听觉、视觉、感觉上的整体共振。“非歌”乐章在写实的同时采用了象征的符号,他通过观念音响的试验与创新,试图突破单一音响材料及节奏带来的限制,以表现“当下”劳动者的生活环境。他还让历史记住一点的是:格什温是美国第一个把爵士音乐素材引入精英上流社会的作曲家,而王非却是中国作曲家中把爵士风格领进“北京音乐厅”的先声。

施万春

“回音壁”背后的心智游戏

我喜欢施先生的交响性风格作品,交响合唱也不例外。

没想到的是,音乐会上施先生却以另类的面孔呈现给听众。一向管弦乐玩得绝佳的人,转眼舍弃了优厚“待遇”,耍起了无伴奏“裸唱”。乐中令人难忘的是:对传统和声中“7”、“9”音的重点关照,以及多线条、多声部参差而有序的设计,大有复音并响而不相害,乐思并行而不相悖之感。作品的B段对比性较大,在音响与听觉的反馈中,其“回音壁”乐像带给人们的是:微微的阴霾与浑浊感。显然,这是为尾声那明晰透亮,代表着“人与人和谐的心声”之声谱而安排的。尤其是最后一音的处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主调大三和弦”的开放性排列,就是它,死死地把“天人合一”、人性的光辉定格于此。这里没有高潮,只有一扇“明镜”的回应。

姜万通

固守“长城”与融入“现代”的智识者

从生活中看万通兄,他是一个老实人;从音乐里听万通,他是一个规矩人。

而《不夜天》一章,也是压轴之章,他判若两人,乐中他泼墨如泻,颤动,尤其当字幕打出“北京的灯火,中国崛起的光辉”一句时,他更是心潮涌动而不能克制,他将3/8、5/8、6/8、7/8拍子复加叠用;他在弦乐组上破格采用快速音阶走向加颤音;与此同时他还将木管组分声部由高向低,作级进音阶的流动呈示;加上铜管组重拍强音的力度支撑。多线条、多声部、多音色一时间形成了繁花似锦、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象。

总之,音乐会中有单篇乐思带出的事理,也有整体建构恢弘的图景。这场音乐会的政治构思与乐意布局,超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其大气端庄,与当今乐界的浮躁心态和各种恶劣低俗不正的“市侩音乐观”相比,颇具对照和警醒的意义。而音乐会后的思考,使我想起了缁衣篇章里说道的,道德的微小浅近处容易狎习,而博大精深处难以亲近,容易令人有沉溺于大水之感。“合唱”人声里面蕴藏的深奥和智慧,对我来说也是大水,它时而浑浊,时而混乱的音响也许听众会觉得难以领悟,难以忍受,但它实在是人类精神架构里坚实的支撑,内敛的财富,应以挖掘拓展。

即是新,问题也就显而易见。在对待“新”与“问题”之间,我的角度是,应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尽量给这一“新生儿”一点学术性支持,文化上的认同,以及“行业”内的善待。如此,方能营造一种良性的创作环境,培养一种自然本真而带有个性的创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