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被认为是优等生的舞台,而那些学困生只是听众。本文针对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英语中无法与其他学生很好地进行交流,达不到小组共同合作与交流的目的,浅谈通过优化组合、讲究策略、建立合理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三个主要途径,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有效性

【关键词】 学困生 合作学习英语 有效性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群体”。渐渐地,他们也失去了对合作学习的兴趣,最终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线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优化组合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的前提

为了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优化组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然后根据差异将学生分为A(学困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2人,每组共6人。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名(如Sunshine Group,Star Group,Flower Group等),各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并定好各组员的角色、任务。针对不同的合作任务,组员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任务。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运用be going to 结构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小组下周一至下周五的运动计划并写成计划书时,首先让两名学困生共同搜集运动项目的表达方式及其图片,并让其中一名优等生当组长并作记录员。接着,让另一名优等生先介绍下周一的运动计划。We a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next Monday.然后,让组内的其他四名成员分别介绍下周二至五的运动计划。之后,组长记录完毕后,再作总的表述。最后,组内各成员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整理好,写成书面计划书。通过这样的优化组合,学困生能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合作角色,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

2. 讲究策略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的关键

知识掌握方面往往是学困生的弱势,要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讲究策略。

2.1建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爱和尊重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渴望进步和成功。然而学困生有一颗非常容易受伤的心,老师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学困生着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而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必不可少。如在上课过程中,对容易解答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他回答正确,应及时表扬。教师能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学困生就会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

2.2恰当设计简单而有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2.1接龙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做接龙游戏(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算一算哪组得分最高)。简单的游戏能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每个学困生都为自己组能得第一而努力。游戏既娱乐又巩固新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困生集体荣誉感。

2.2.2调查报告

利用调查报告来激发学困生与人交往的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学以致用,让每一个学困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拓展话题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爱表现的性格特征,达到相互交流个人信息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般疑问句“Do you like…?”的问、答句后,可设计一个调查报告。各小组成员先拿表格找任意一位同学做调查,小组综合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各组员分别报告一种水果。小组长作记录,并作最后总结。个别难于表达句子,组内成员或教师适时加以协助。

3. 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有力保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及时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困生带来莫大的激励、唤醒与鼓舞。给学困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这才是最成功的评价。因此建立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学困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可以通过与他人对比,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更快地学好英语。

在小组合作学习英语中,通过优化组合、讲究策略、建立合理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三个主要途径,学困生逐渐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 郭砚冰.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09).

[2] 陈勇,田青. 优化自主合作学习 缔造高效英语课堂[J]. 英语教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