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形意六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形意六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合”之法本是心意六合拳的基本法则。由于形意拳源于心意六合拳,故“六合”之法也是形意拳的基本法则。那何为六合?又怎样合呢?六合分为内三合和外三合。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相合总称为形意六合。这六合是形意拳的整体技法。相合为一,内外一致进行招式和劲力的蓄发。

一、心与意合:《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这里的心是指心脏。“主”字正挈其精髓;意产生于脑,是思维,支配人的活动。心与意合就是要使大脑的思维活动与心脏生理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一般来说,健康人正常的心率为每分钟75次左右。心脏的搏动主要是根据人体内各化学成分和生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引起向平衡状态调节这一需求而进行相应的快慢变化的。但不光是外因,人的意念也常导致肌体紧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这样就促进心脏加快搏动,以保证维护机体功能。如果肌体持续紧张无序,导致全身供血不平衡,实际上会对大脑因供血不平衡而产生思维紊乱。“心慌意乱”便是一种最普通却又最真切的表现。这就是心与意的一种相互影响。

但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它的证例数不胜数。一场实力水平相当的比赛中,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心率增快,思维紊乱,产生急躁情绪,导致一失再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心与意消极的相互影响,暂且称之为不合吧。我们说心与意合,是积极的相互影响。“意”之内含有来意、去意、攻意、守意之分。通过训练,用思维主导意识,使心跳加快,神经兴奋,反应快而积极,机体适应意识的活动。拳谱谓:“心之发动曰意”。意,旧称“源之于心”,心动而后有意,心意故须合一。

二、意与气合:中医理论讲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宗气等等,运行于全身各器官、脏腑等组织。这里的气指的是武术中的气法,是以气助势、以气助力的呼吸方法,它的作用已不局限于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更主要是在攻防中的配合与指导。

呼吸方法分为两种:一是胸式呼吸,二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指以肋间外肌的收缩扩张为主,引起胸腔扩大缩小而形成的呼吸;腹式呼吸是指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使胸腔扩大、缩小而形成的呼吸。人在平时不采用单一的胸式或腹式呼吸,而是两者形成的混合式呼吸。而在形意拳练习中,要求在胸式呼吸的基础上着意使用腹式呼吸。其一这能加强腰腹部的力量,使腰腹部相对固定,身体重心低而平稳,其二增大了摄氧量,也就是拳术中讲的“气沉丹田”。

形意拳中讲究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有充盈鼓荡、欲溢其外的感觉(即“气感”)。练习时要以意领引此“气感”在体内运行,做到“意行则(气)行,意止则(气)止”。这种有气可用,并能随意而行非常重要,意与气合说的就是这点。气之所使,以意领之,起落进退无不以意主宰,以气行使。从动作之进退、开合、快慢、刚柔等等力求达到内外三合,无一不以意领气来进行,意气故须合一。

三、气与力合:从生理方面讲,力是指肌肉兴奋时做等长等张运动时所做的功。我们知道,肌肉中每条肌纤维生理横断面越大,携氧肌蛋白质及其它供能物质(如ATP和肌糖元)含量就越多,肌肉做功能量就越大。肌肉运动需要肌蛋白质及各种酶等能源物质,但形成这些物质又需要充分的氧,而氧是通过气体交换不断补充的。因此,运动中呼气、吸气、屏气同肌体收缩扩张运动协调配合,就可以充足供氧。

《形意拳术抉微》云:“气不充则力不足”,“欲力之足,必先求气之充。”气满则力足,当肌肉做短促和爆发性屈伸动作时,通常与短促的呼气同步,当做回收和准备性动作时,通常与吸气同步。演练中,动作与运气方法紧密配合才是形意拳中气与力合的关键。气有督促之攻,力有取舍之功,有气方有力,气力故须合一。

四、手与足合:从形意拳三体势站桩来分析:以左手左足在前为例,手与足上下成一垂直线,后足后手互为呼应称之为手与足合,手与足合不但在定势上这样要求,在运动中也是如此,其要求就是手到足到,手足相齐。手与足合尤其在演练中能保持重心不前不失,不后不仰,特别在实践中能发挥较大的力量。如果手与足不合,在演练实践中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假若手先到足后随,就会出现重心前倾,如果足先上手后随,即会出现力量不足即力不从心的现象。可以这样练习:把五十斤重的沙袋吊在推打得手的位置,用全身的力量推打,当足先到手后随时,沙袋的摆动幅度与垂直线夹角大约只有30度;当手先到足后随时,沙袋的摆动幅度与垂直线夹角约成45度,幅度大于前者是由于躯体自身的前倾冲力增强了力量,使沙袋远离垂直线。但由于前倾度太大,会失去身体重心的平衡,显然不符合武术的技击要求:当手与足齐到时,沙袋的摆动幅度与垂直线夹角也约为45度,而且速度快、力量强、重心稳、符合演练和技击的要求。

手足相合还包括左足与右手合,右足与左手合,左右上下互合。

五、肘与膝合:从三体站桩分析,同侧伸出的肘与膝成垂直线为肘与膝合。肘与膝合既给手与足合奠定了基础,又决定了肘与膝的伸展角度。在实战方面,肘和膝距发力点近,运动路线短,有利于快速进攻,特别是在双方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肘膝相合并用,能发挥出其手足难以发挥的作用。肘与膝合还包括上下相合,左右相合。

六、肩与胯合:仍以形意拳三体势为例,同侧肩胯成垂直线为肩与胯合,肩与胯合时,不但能做到身正、项直、头顶的要求,而且也成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的稳固根节。肩与胯合在实战技击中其独特功能,尤其是在双方躯体相触或相距很近的时候,最为明显。肩与胯在左右、上下相合时,有进攻和防御的作用,可以起到抽身调膀,灵活自如的效果。

以上是形意六合之谈。总的来讲,六合既是独立又是统一,在讲解上可独立,而在实用上却是统一的。如,心与意合可达到不慌不乱,心平意守;意与气合可达到精神饱满,呼吸均匀;气与力合可达到一触即发,得心应手;肩与胯合可达到身正步稳、根节稳固;肘与膝合可达到前后协调,伸屈自如;手与足合可达到灵活多变、刚劲有力。功发于内,达于外。内外相合才能达到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