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民稳定增收策略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民稳定增收策略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提出农民增收在实践对策上应实行以农业工业化为核心,农产品市场化为动力,以加强现代农民培训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内、外源增收载体,从而实现农民实际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农民增收策略;工业化;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123-04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MA Xue-chun

(S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uzhou 215008, Jiangsu,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including focus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using the maket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motion, taking the modern training of farmer and public product supplication in countryside 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come growth carrier to realize the steady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strategy industr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将从“十二五”规划开启之年起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农民收入倍增被列为首项重点目标,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但是如何在排除每年物价大幅上涨等因素后,切实确保农民实际收入的稳定增长,将是一项长期、光荣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值得实事求是地努力探讨和深入研究。

1 农民稳定增收的核心策略——加强农业工业化建设

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业,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农业,是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后加工率高达70%以上,而我国的农产品产后加工率都不足25%。农产品经过多次加工后,一般来说增值幅度分别为:粮食增值1~4倍,畜产品增值1~3倍,果蔬增值1~10倍。目前我国每年农业产值约为25 00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率仅为10%,而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率已达50%以上。按产后加工平均增值10%计算,通过加工,我国农民年收入就可增加2 500亿元[1]。以工业带动农业,农工互动,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以韩国最为典型,韩国在2004年就发起“一村一企”运动,1万多家企业向1万多个农村伸出援助之手[2]。江苏省近年来立足省情提出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以“三化”带动“三农”的发展之路。苏州市在此基础上又具体提出了“三化”、“三集聚”、“三跳出”的“三农”发展新思路: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农民向城镇集聚,工业向小区集聚,农业向园区集聚;只有跳出农村才能繁荣农村,通过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只有跳出农业,才能发展农业,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只有跳出农民,才能致富农民,通过农民身份“置换”,使农民成为市民、股份合作社的“股民”和现代产业工人[3]。

1.1 农业工业化

农业工业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渗透于农业生产的全部结果和全过程,既包括涉农产品的深加工,也应包括跳出农业在农村、乡镇兴办的非农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外在表现是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但其内在的实质应是农业工业化。因此说,农业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农业工业化,重点应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据对苏州昆山、吴江两市四镇6个试点村

1 102 户所做的调查,每户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收入总量:其中,“一产”为 4 421 107 元,在三产中的比重为 13%,“二产”为 20 129 970元,在三产中的比重为 61%,“三产”为 8 674 607元,在三产中比重为 26%,这充分反映出苏州市农民收入是以“二产”为主,而且不管是偏远的纯农业村,还是近城的村,农户在三大产业收入中普遍以工业收入为主[4]。

1.2 农产品标准化

标准化是基础,是农产品深加工的生命,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保障。标准化主要是指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检测的标准化,特别是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应切实、严格地与国际标准和规范接轨,实行编码输入和标签式管理,建立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全面质量信息的可追溯体系。江苏苏州等地目前正在探索实施肉菜产销综合体系的标准化,即猪肉和蔬菜从产地、批发市场到社区农贸市场零售,实行全面的电子化可追溯体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按照标准逐级追溯问责。通过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优价高,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1.3 农产品品牌化

品牌化是农产品标准化的升华,能显示农产品永恒强大的生命力,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积极围绕产业集聚,实施“品牌立农”和“一村一品”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和农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重点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有人口7 800万、耕地面积475.37万hm2,人均耕地只有0.06 hm2,人多地少适合精耕细作,更应注重培育品牌农产品。截至2011年上半年,苏州全市创建了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38个,其中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1个。碧螺春茶叶、藏书羊肉、太湖和阳澄湖大闸蟹、白沙枇杷、长江“四鲜”、太湖“三白”等一大批名牌农产品已经深入人心,在广受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