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圈层结构空间下小城镇的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圈层结构空间下小城镇的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圈层结构理论的提出距今已有200多年,主张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都市圈作为圈层结构理论的主要实践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城镇的迅速扩张和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圈层结构下小城镇发展条件和机遇的研究,探讨小城镇在圈层结构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圈层结构;都市圈;小城镇发展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激烈的竞争摆到了每一个地域发展的面前,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和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已成为城市——区域发展的全球性主体趋势。我国城市化在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和区域的发展都要求区域中的城市改变“就城市论城市”的观点,从城市及其周边关联区域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密切联系地区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发展与周边地域的协调互动。中心城市的新城市化趋势则是形成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关联区域共同发展的圈层结构空间。在这些圈层结构空间下存在着大量的小城镇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调整外溢地和城市空间扩散的承载体。但由于地域类型和城镇特色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在都市圈中的发展特点和机制也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圈层结构下小城镇的发展条件和机遇的研究,探讨小城镇在圈层结构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2. 圈层结构理论

2.1起源。

(1)圈层结构理论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创始人冯·杜能于1826年在其出版的《孤立国》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将城市郊区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划分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六个同心圆结构。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称为“杜能环”,为以后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25年伯吉斯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研究后,基于社会生态学里的入侵和承继概念提出了同心圆理论。即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形成5个同心圆用地结构,分别为中心商务区(CBD)、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高收入阶层住宅区和通勤人士住宅区。

(3)20世纪50年代后,狄更生和木内信藏通过对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分别研究,提出了近似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的周边地域和市郊外缘的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从市中心向外有序排列。该学说成为都市圈发展和建设的基础。

2.2涵义。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区域空间实体。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建成区;二是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两者联系密切,由城市中心至,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是有规律变化的。城市对周边区域有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且受空间“距离衰减律”法则的约束,导致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生产力水平、与核心城区的交通距离、区域经济结构、人口就业构成、农业活动与非农活动的地域差异等因素成为划分依据。

2.3实践形式——都市圈。

都市圈是圈层结构理论的重要实践形式,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人口、经济、运输活动等方面密切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都市圈强调中心城市发达的城镇密集区域,空间较大,结构比较清晰。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具有强烈的一体化发展倾向的地域。在经济和交通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增强,使得中心城市和若干个中心小城市之间形成的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图1

3. 圈层结构下小城镇的发展研究

在都市圈地区整体发展的巨系统中,小城镇作为打破区域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在都市圈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地域类型和城镇特色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在都市圈中的发展特点和机制也不同。

3.1背景。

成都都市圈层空间结构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核心层——为城市的实体空间地域,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相对稳定在以成都市三环路为边界的区域内。紧密层——以成都中心城区为中心、半径30~50公里的地域,其空间范围包括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的全部以及青白江区、新津县、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的部分地域。松散层——以成都为中心,以半径50~15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节点,构成成都市圈的松散层(见图1)。

3.2圈层结构下小城镇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

3.2.1城镇化水平虽然较高但分布不均衡。

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了宝成、成昆、成渝、成达四条城镇发展轴,从整体来看,沿线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域是省一级城镇发展轴,受全省产业布局的影响而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小城镇的分布特点如下:

(1)中心放射、沿线密集。都市圈的小城镇主要以成都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分布在主要铁路、公路沿线上,小城镇密度明显比其他地区偏高。城镇人口及其各类产业高度集聚,城镇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比都市圈其它地方高。

(2)梯度分布。总体上看,随着距中心城市成都市距离的增加,小城镇的数量呈递减状态分布.小城镇密度也呈现出成都市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见图2)。

图2

3.2.2缺乏长远规划,城镇内市政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

在国内,对城镇的规划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规划不断被,城镇内部市政布局混乱,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土地的浪费。一些企业的大量征地,以及部分地方违规建设园区,导致土地的低效使用和闲置,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

3.2.3小城镇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级较低,集聚效应不明显。

大都市圈内多数小城镇产业结构层次低下,缺乏具有活力的主导产业,大部分城镇都以初级资源加工业为产业主体,如建材、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等,缺乏深层次的产业开发,小城镇间产业结构雷同,低层次重复现象严重,不能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3.2.4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低,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不断显现出来,在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益突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日益趋紧,规划怎样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也是规划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3.2.5城市景观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

区域内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成都市辐射作用的强弱,许多小城镇经济发展不足,由于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来进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使得城镇景观不明显。

3.2.6都市圈内的竞争日渐激烈。

根据区域发展的扩散理论,成都正处于将周边城市的优势资源进行集聚的阶段,城市的扩散效应并不突出。而处在紧密层中的城市,包括彭州、双流、新都等,在接受成都得辐射方面更加具备优势,比松散层的小城镇更具有天然的优势。

3.3圈层结构下小城镇的机遇。

3.3.1协调产业对接,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增长。

圈层结构下的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的融入都市圈,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做到一产形成特色的郊区农业;二产主动接受转移;三产统筹考虑。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加快对接,积极融入到都市圈的产业体系中,形成特色产业。

3.3.2利用交通优势,完善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小城镇在都市圈下的分布特点,即以成都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分布在主要铁路、公路沿线。形成与成都都市圈紧密联系的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3.3区域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协调区域内的资源,纳入成都都市圈甚至四川省域进行统筹考虑,在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共同开发,互惠互利。

3.4圈层结构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3.4.1分析自身优劣势,在都市圈架构下准确定位。

都市圈内部城镇的定位必须考虑整个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与城镇所在地区的功能定位,结合自身条件,准确定位。在定位时,要妥善处理发展工业和发展一、三产业、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市场力量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关系。

3.4.2培育优势产业,实现都市圈内的广域产业集群。

都市圈内后发城镇在发展工业时应该考虑培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享受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应该以都市圈经济为依靠,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参加竞争和分工,在加人广域集群产业链的过程中提升地方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4.3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的资金筹集渠道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以及个人的积极性,扶持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产业化经营。

3.4.4加强环保意识,走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发展道路。

城镇在接受大城市产业转移时要避免将污染一起转移过来,在企业园区建设和城镇扩展时,要做到集约用地。都市圈范围内土地资源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小城镇一定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发展道路。

4. 结语

圈层结构理论对当前城镇化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圈层结构理论重要的实践内容之一,都市圈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城镇化推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建设和推进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和建设,抓住建设和发的战略机遇,离不开其相关地域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都市圈中的作用,合理确定小城镇在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使之形成以网络化空间结构为主体的都市圈城市体系,划分不同的城镇发展层和发展方向,协调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整体功能,提高区域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国彩.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城市开发,2004(7).

[2]陈滢等.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小城镇建设.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

[3]施继元,高如熹.都市圈架构下的小城镇发展策略.农业经济问题,2007(4).

[4]任平.成都市圈层经济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开发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