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汉德骂语对比透视中德语用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汉德骂语对比透视中德语用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詈骂用语因为其不可避免的粗俗、粗鲁的特征从而被视作一种文化禁忌很少被学者涉及,但作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用语行为,它一般源于人最自然最原始的心理反应,因而能够很大程度地反映一个群体的用语习惯和价值取向。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的理论,通过对比中德两国詈骂方式的不同,分析中德两国詈骂用语选择的影响因素,追溯民族文化、语言特色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等因素,详细解释了詈骂用语的民族特殊性和时代统一性。

关键词:语用学 詈骂方式 詈骂用语 民族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正如语言学家洪堡所说:“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帮随着人类的精神走过每一个阶段,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识别每一种文化状态。”“詈骂语可定义为一种粗鲁或者亵渎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用语表达说话者的强烈情感”①,骂语文化因其心理上的自发性往往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民族心理的区别,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分析两个民族詈骂用语的表达习惯可以更好地透视民族性格和用语习惯的差异

二、詈骂方式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达的语言信息以及接受者所感知的内容各不相同,汉德两种成熟语言都具有成熟多变的表达方式,受文化因素所导致的不同的用语习惯的影响,用词选择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

3.1直接方式

3.1.1羞辱类的形容词或贬低类的称谓

当人们情绪爆发的时候,即使很有修养的人往往很难想到什么礼貌用语或者委婉表达,在粗口相骂的时候形容词的选择很重要,德国人偏爱“alt”(老),“blind”(瞎),“bld”(痴),“dumm”(笨),“schmutzig”(脏),“dreckig”(卑鄙),“lahm”(瘸),“rudig”(令人恶心)等词,除此类修饰以外,中国人骂人还偏爱“死” 这个词,这是最不吉利的修饰,如“死鬼”、“死猪”、“死尸”之类。这种根据人的形态进行贬低辱骂的词在两种语言中基本相似,毕竟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趋向即使在不同区域也是大致相似的。

3.1.2 诅咒式

诅咒的方式或许并不能伤害到对方什么,但是却可以一定程度上释放心理上的压抑②,借助上天说事,从宗教心理角度,两国语言也有一定的共性,德国人有“Gott”。

中国人有“老天爷”德国人说“Gottes Mühlen mahlen langsam”译成中文就是“你的报应在后头”,另有一句德语骂语“Mge der Blitz dich beim Scheissen treffen!”(你拉屎时被雷劈到),对应的中文表达也有“天打雷劈”。

3.2 间接式

3.2.1 比喻式

比喻类骂人用语一般很容易起到贬低作用,借用的喻体可以涉及很多方面,如,动物、植物等。

以动物为例,在两种语言中“猪”都具有胖、脏、懒、笨的寓意,德语里有“Dumme Sau”(笨猪),“alte Sau”(老母猪),“Schweinebacke”(猪屁股),中文里有“笨猪”,“死猪”,“胖猪”,“猪脑袋”。不同的是,在骂人胆小的时候,德国人偏爱的意象是兔子,他们有“Hasenfuβ”、“Angsthasen”,相同的寓意,中国人会说“胆小如鼠”。③

三、詈骂用语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语用角度分析,语义的界定除了受时间、地点、场合等小语境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受社会文化方面大语境的影响④,语义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的詈骂用语选择,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结为一下三个方面。

4.1 民族文化特色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自称为长辈,如“老子……”或者“爷爷我……”德国人则更偏重于“Fotze”(无赖)或者“Bankert”(杂种)等词直接贬斥对方,他们对于中国人这种随意于别人套亲属关系的行为完全不能理解,当然,这种现象源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辈分等级观念,在骂语中以别人祖宗自称可以满足心理上的优越感,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里的主人公孔乙己每次被人暴打一顿以后就安慰自己,当作是儿子打了老子,不用计较,这种精神胜利法起的正是这种作用。而日耳曼民族相对来说并没有这种特殊的辈分上贵贱观念。

4.2 受民族用语习惯的影响

中国人骂人多数情况下喜欢拐弯抹角,即人们常说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一是由于中国人处事更注意面子,面子高于一切,骂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中国人处事谨慎谦和,直接性的攻击有失礼节。相对而言,德国人更偏爱直接爽快的骂人方式,谩骂的对象明确,有话直说是典型的德国印象。另外,喜欢成语、谚语、歇后语用作骂人的话是汉语的特色,因为其语音、语调、语义等方面的特殊性不论是博学广识的学者还是山野老夫都乐于使用。德语的熟语虽没有类似于成语或歇后语那样规整别致的格式,但是用法和表意效果类似,这是两国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决定的。

4.3 大众媒体的发展

几年前,在大众媒体中很难看见谩骂用语,即使难免涉及也会被提前“和谐”再公布于众,如今各类詈骂用语不仅广泛存在于网络世界(博客、论坛、网聊),在电视节目、音乐作品甚至各类报纸、新闻报道中也随处可见其踪影。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中传统的詈骂用语出现了很多变体,其中以青年用语和网络用语最为突出,主要以谐音化、数字化、符号化为基本趋势。

四、结束语

从语用角度对比出的中德谩骂用语的异同反映出民族性格和不同国家的用语习惯对于语用行为的影响,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骂语的区别研究不仅仅涉及语言学还包括文化考古、历史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领域。骂语文化虽然在文化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文化禁忌很少被提及,但作为人类社会最常见的交际行为之一,它往往源于人最自然最本能的情感表达,因此最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异同。当今骂语越来越多地从口头交际走上大众传媒并显示出极强的可塑性和多变性,世界范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两种语言的词汇量,激发了语言的创造力,但在这样一个网络一体化的世界,骂语也趋于相似化,它所折射出的民族个性却趋于模糊。(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海云,中西骂语对比初探[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4

[2]江结宝,骂词的行为信息[J],江淮论坛 2011,189

[3]参见 张晓青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01期

[4]德语语言学教程 王京平 2008

注解

① 周海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月第十卷第一期 74页

② 参见 江结宝 江淮论坛 2011.4 安庆 189页

③ 参见 张晓青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01期

④ 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 2008北京 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