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行动研究让教育教学走向和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行动研究让教育教学走向和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和谐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行动研究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师生关系 教育和谐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70-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社会和谐是当今社会分工精细化和复杂化的产物,当然这种共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观念层面。和谐涉及的对象就学校范围来说,就是里面的成员,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因为它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行动研究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其学习动机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推手,是平等中的首席。高效课堂的首倡者李炳亭认为能兼容师生发展的教育才是好教育。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互为“鱼水”,即师生作为一个“发展共同体”而存在。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师生交往的一个过程,交往双方都应该有自己的交往意向和规范,只不过具体的措施和认可程度更多是隐性的。

如果不能确立行动研究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对教育的语境和教育目的处于未知的状态,他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省,而只能被动地应对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为了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偏见”去揣测教育语境和教育目的。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误解,也必然会影响师生交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型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反省,因此可以达到改进教育实践的目的,也预设了学生时代的教师拥有自己的教育“隐性理论”。并且对学生的体验和认识,即学生的隐性理论也足够重视。所以说行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调和剂。

2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育过程中,在学生方面总有这样一种现象: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教师行动研究恰恰可以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因为行动研究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自我探讨的过程,其特点是教师活动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它对于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在评价和反馈方面。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方式,鼓励教师理解自我行为,让教师在参与中获得与学生交往关系质量的反馈,从而引起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

作为行动研究者的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与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双方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学生之间的观点和智慧碰撞;关注课堂现场生成,并且敢于向学生请教;基于课堂学习现场选择和调整教学策略;始终不忘激励和调动学习兴趣等等。

同时在行动研究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根据实践的结果来调整教师自身的行为,适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行动研究作为一项促进师生互动的手段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采用自我反思和集体讨论的方式改变教师看待学生的角度,提倡教师采用新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听取学生意见等,从而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3 教师的服务意识部分地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权

教育是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产生的一种交往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实践者,二者互为教学活动前提。这说明教育行动研究理应把学生当做研究者,纳入到行动研究的活动中,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行动研究,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道天然的交流对话桥梁。杜威早就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仆人,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一种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意识。

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进行的,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并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探索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引导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期通过解决现实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发展,使得学生基于自己的特点并结合教师教学方式和自己的学习规律等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行动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师提供的是一个学习的支架,即供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以及学生该如何学习等技能。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可以获得的信息去按照规律办事。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并且根据不断地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活动。

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尊重思路,包容错误,鼓励创新。行动研究的开展,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使之成为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种合作的、对话式的桥梁。这种师生通力合作的教育,使交往双方在统一语境中和同一界面下,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搭建了分享思想和智慧的新平台,也将使师生之间的误解大大减少,真正确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晓辉主编.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炳亭著.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