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就医指南之二十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就医指南之二十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徐远简介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雅虎、搜狐、网易、TOM网站进行糖尿病及健康知识讲座。曾应邀去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演讲。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品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学员称号。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荣誉称号。

糖尿病对大家而言已不再陌生,但很多病人对其缺乏了解,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提倡科学减肥预防糖尿病,对已患病者在控制血糖等指标达标的基础上,力求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

一、早期干预――控制体重

肥胖不仅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肥胖者体重每下降1公斤(kg)都对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有价值。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体重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我国成年人的体重标准为:BMI

中医通过改善体质,在减轻体重的同时,还可调整脏腑功能,在对2型糖尿病前期和早期的干预中有独到优势。根据患者体质和表现的不同,临床分脾虚、胃热、痰浊等肥胖类型,治疗要因人而异。

1 脾虚型肥胖

特点:肌肤松弛,腹部肥软,精力、体力不足,头发稀疏,吃凉,硬、黏腻等食物后腹部胀满不适,大便多稀或初硬后溏。宜用健脾化湿诸方。

饮食调护:此类患者要避免油炸、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寒性食物如黄瓜,梨、李子等,并注意调节情绪。

2 胃热型肥胖

特点:肌肉结实,食量大,喜冷饮,面红,口渴喜冷饮,或口臭,便秘,舌苔黄腻。宜用清热降胃诸方,还可配合耳针等方法以助泄热、抑制食欲。

饮食调护:此型患者应该积极控制食量及总热量,多吃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低热量食物;少吃牛羊肉、辣椒等热性食物。便秘时可饮决明茶等以助泄热通便。

3 痰浊型肥胖

特点:可见展起或刷牙时恶心,甚则吐痰涎,口中黏腻,易胸脘痞闷,四肢困重懒动,下肢偶有轻度水肿等。宜用燥湿排浊诸方。

饮食调护:少食肥甘厚味及寒凉滋腻的食物,少进冷饮,宜喝温水热茶。可搭配薏米、绿豆,冬瓜,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除此之外,肥胖者还应开畅气机。活血通络,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指导,达到调整体质,减轻体重,既病防变的效果。

二、防微杜渐――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亦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证据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尿微量白蛋白30~300毫克/24小时),逐渐进展为大量蛋白尿阶段(尿蛋白大于0.5克/24小时),继而血清肌酐增高,最终导致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血液透析的第二位病因。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过严格管理,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一旦发展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故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一定要“早”。因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如不定期做化验检查常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应开始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等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筛查,并至少每年筛查一次有异常者要增加复查的频率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律治疗。

糖尿病肾病早期,我们主张严格管理血糖,血压。尿蛋白小于1克/24小时者,血压控制于130/80毫米汞柱以下;尿蛋白大于1克/24小时者,血压控制于125/75毫米汞柱以下。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无双侧肾动脉狭窄),尽量选用具有降低尿蛋白排泄率的降压药。糖尿病肾病复杂多变,一旦糖尿病肾病发展至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受损,伴水肿、贫血等症时,需强调饮食调控,我科会酌情为病人调配优质低蛋白,合理的营养及钠盐摄入等食谱。除食疗外,我们常以健脾益肾,开肺利水、解毒化浊、活血通络等方法全面调控,必要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往往有良好疗效。

三、减轻凉麻痛症――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包括糖尿病多神经病变、糖尿病单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1 糖尿病多神经病变

主要包括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和糖尿病性多发神经根病。可见到四肢末梢疼痛,麻木、发凉、蚁行、手(袜)套感,日久出现手指、足趾间肌群萎缩无力等临床表现。

2 糖尿病单神经病变

可累及颅神经,如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等而出现突然的局部疼痛、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症状;亦可累及躯体神经如尺神经、正中神经、坐骨神经而出现腕管综合征、腰腿痛,大腿或髋骨骨盆疼痛,不能从坐姿站起,必须用手支撑才能站起,日久肌肉萎缩等症状。

3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内脏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及泌汗等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如心悸、心率加快(大于90次/分)、胃痉挛疼痛、腹胀、烧心,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尿频、阳痿、出汗异常(上身大量出汗,下身无汗,皮肤干、凉)等临床表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症状、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方能确定。其症状多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症状易反复,疗效不易巩固。我科动态观察病人,在中西医结合,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凝)达标的同时,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开汤药内服,运用活血通络、祛湿止痛的中医处方外洗足浴,配合扩管活血化瘀药物静点,取得了1+1>2的满意治疗效果。

中医糖尿病科简介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等)和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痛风、脂肪肝等)为主要专业内容。先后承担国家级、部局级多项科研课题,专业特色鲜明,技术力量雄厚,采取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方式为病人恰当治疗。可为患者提供门诊及住院服务,住院有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多种环境。

医疗特色

在血糖指标调控方面,取中西医之长处,遵循指南,并辨证论治,提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减缓血糖波动因素(如头晕,各种疼痛、失眠,焦虑、胸闷、心慌、腹胀、腹泻,便秘、多尿等),使血糖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同时酌减西药用量。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血黏及体重指数等重要指标遵从指南全面管理。根据病人不同症候,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中医为主,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相关联的心脏,脑、下肢血管,及微血管相关联的肾脏、眼及神经病变进行危险程度评估、预后判断、治疗方案制定,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延长患者寿命。

中医糖尿病科经多年探索和发展,在治疗方面形成了“脏腑并调,气阴兼顾,糖络并治”的理法方药体系。

我科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个体化的宣教,使其在住院期间不但病情得到改善,而且获得健身体育、药膳、食疗、心理调节及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健康指导,从而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全新的认识,并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