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敦煌类书补扩《汉唐方志辑佚》三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敦煌类书补扩《汉唐方志辑佚》三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整理、网罗亡佚的六朝地理图志是学界辑佚工作重要的领域之一。今人刘纬毅的《汉唐方志辑佚》是目前辑录六朝地志较为全面的著作,但仍存在漏网之鱼。笔者从敦煌类书中筛选出三则对六朝地志书籍的征引,可补扩刘书之失。

[关键词]敦煌类书;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自汉魏到隋唐数百年间,因为世家大族重视地域文化、高士多纵情于山水和人们普遍喜好谈奇说异等原因的影响,记先贤、绘山水、录奇异的地理图志修撰之风蔚为大观。《隋书・经籍志》载这一时期流传的地理图志有“一百三十九部,一千四百三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一百四十部,一千四百三十四卷。”(1)这还不是全部的数字。清人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从唐宋间的类书、古注和其他著述中搜检出来《隋书・经籍志》未收录的地志类书籍157部(2)。但因为战乱和书籍传播中自身的优胜劣汰,六朝的州郡图志散佚严重,《隋书・经籍志》所列之书流传到今天的十不存一,因而历代多有学者对六朝亡佚地理图志进行整理和辑佚工作。元末明初人陶宗仪的《说郛》、清人王谟的《汉唐地理书钞》、清人澍的《二酉堂丛书》集六朝逸书,为我们了解六朝地志类书籍的概貌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今人刘纬毅继承前人的辑佚成果,专心于搜集散佚的六朝地志,广征博取,竭泽而渔,著成《汉唐方志辑佚》(199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刘书)一书,共辑录出汉唐方志439种,可以说是目前收录最完备、考证较翔实的研究著作。笔者在整理敦煌写本类书时,从中筛选出三则征引,或为刘书所未收录者,或记述详于刘书所辑,现释录考证于此,以期可补刘书之缺。

一、P.2635号文书补山谦之《丹阳记》

敦煌文书P.2635号为《类林》别本,保留有一则对《丹阳记》的征引:

吴王孙皓,扬州童谣曰:“蒋山流泪江。”有识者知吴北属,皓遂为晋武所灭,扬州果北属晋。出《丹阳记》

刘书辑录刘宋山谦之的《丹阳记》一卷,但未载此条;王谟《汉唐地理书抄》和其他传世类书、古注中也不见记载。刘书辑《丹阳记》多处言及蒋山,可知此条出《丹阳记》无疑,或隶属于“蒋山”篇目之下。另,今《三国志・孙皓传》、《宋书・五行志》载孙皓时童谣未有言“蒋山流泪江”者,亦可补史之缺。

二、P.3636+P.4022号文书补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敦煌文书P.3636+P.4022号《崖》篇有一条对《宜都山川记》的征引: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曰:自流头江卅里,此崖绝壁,立数百丈,飞鸟不能栖。有火烬在崖间,望见长数尺。父老相传言:“是尧遭洪水之年,舟人泊船于此崖傍爨,余烬在彼中,今人号为灶。”

《宜都山川记》又名《宜都记》。刘书辑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未录此条。《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六言:“《宜都县记》曰:宜都山绝崖壁立,数百丈。有一火炉在崖间,望可长数尺。传曰:‘尧洪水时,人泊船此旁爨,余,故曰崖。’”此“《宜都县记》”当衍一“县”字,实为《宜都记》之讹误。前人未见敦煌此条记载,不知传世类书之误,造成此条一直游离于《宜都山川记》辑佚之外。而敦煌类书所引又详于传世类书所载,今可借此补入。

三、P.2526补盛弘之《荆州记》

敦煌文献P.2526《修文殿御览》鹤类下有一条征引盛弘之的《荆州记》:

盛弘[之]《荆州记》曰:衡山有三,极秀。一峰名紫盖,溢天明景,辄有一双白鹤翔其上,清响朗彻《湘中记》曰:衡山之上,白鹤回翔,多云神仙所养。

刘书据《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录有此条:“衡山有三峰。其一名紫盖,每见有双白鹤徊翔其上;一峰名石,下有石室,寻山径闻室中有讽诵声;一曰芙蓉,上有泉水飞流,如舒一副白练。”(3)与敦煌文书所载相比,刘书所录显然不够完整。鉴于此,笔者从传世类书中比照筛选出分别记载三峰较为详细的条目有:

《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荆州记》曰,衡山有三峰,极秀。一峰名紫盖峰,清天明景,辄有一双白鹤翔其上,清响亮彻。

《广博物志》卷五:衡山有三,极秀。一峰名芙蓉峰,最为竦桀,自非清霁素朝,不可望见,峰上有泉飞流,如一幅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盛弘之《荆州记》

《太平御览》卷三十九:盛弘之《荆州记》曰……一峰名石菌,下有石室,寻山径闻室中有讽诵声。

综合这三条和敦煌文书,我们可以辑录出盛弘之《荆州记》关于衡山三峰更为完整的记述:“衡山有三峰,极秀。一峰名紫盖峰,清天明景,辄有一双白鹤翔其上,清响亮彻;一峰名石,下有石室,寻山径闻室中有讽诵声;一峰名芙蓉峰,最为竦桀,自非清霁素朝,不可望见,峰上有泉飞流,如舒一幅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另,P.2526号文书征引《荆州记》后保留有一条双行小注尤为珍贵,因为这条小注不见于其他书籍。敦煌另一篇文书P.3636+P.4022也保留着对《荆州记》的古注:

《州》云:十有水照山山自然如,照水中事。有面如人目,大,瞳子黑白分明,故因面而目,至今存矣。

此注也不见于他书。因为P.2526号文书注中所引《湘中记》为晋人罗含所著,早于《荆州记》,且敦煌类书中两条《荆州记》郡带小注,笔者怀疑此注或为盛弘之著书时所作,或为《荆州记》流传开来后其他学者所著。由此可见,敦煌类书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研究线索。

古籍辑佚犹如沙滩上捡贝壳,是一项必须长期积累,不断关注新材料和投入激情于其中的工作。对六朝散佚地理图志进行辑佚工作需要坚持深入下去,因为里面还有更多的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掘。

注释:

(1)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987页。

(2)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159页。

(3)刘纬毅《汉唐间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2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