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八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八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换汤不换药的现象比比皆是,它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从八个方面指出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应该规避的问题,以期保证新课改的实施成果。

关键词:新课改;八忌;课堂教学

随着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实施,如何贯彻课改精神,将课改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其事半功倍,提高教育质量等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学科能力,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试探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八忌”,以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发展。

一、忌“灌”

即教师满堂灌、一言堂,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在小时候几乎都能做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可能他们画的画过于夸张,但是想象力极其丰富,极富创造性。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长大以后,反而更多的只会模仿,能力不断下降呢?这可能是由于应试教育、功利教学、灌输教学抹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教育的悲哀。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单纯采用“灌”法。

“灌”,此法,教师很辛苦,事倍功半,易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无压力,学习很被动。教法单一,完全讲述,极易枯燥乏味。双边关系完全丧失,教学互动全无。教师自以为是,包揽一切,完全“填鸭”式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之时,也是学习效率降低之时。所以,课堂教学应改“灌”为“动”,即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激可活,一“动”即活,效率自然会高。

二、忌“全”

在施教过程中,贪大求全,欲面面俱到,反而一面不到,为何会这样呢?那是由于教师教得过多,适得其反。什么都教,什么都学,样样到位,学生反而受不了。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开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失度则滥。学生学业过重,学得过多,反而力不从心,不知重点。他们会没有选择地放弃部分知识和能力,反而损失颇大。顾全,反而不全。与其如此,不如突出重点,淡化其他;学会努力,学会放弃。“舍得”,丢弃能丢弃的,得到更值得更重点的,收益将更丰厚。

三、忌“平”

教学过程过于平淡无奇,不出彩,没有高潮,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堂教学过“平”的原因,主要责任在教师。如教学语言过于平淡,缺乏抑扬顿挫,毫无激情,一韵到底,学生会因此疲劳,昏昏欲睡。“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越”。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多些波澜,多些浪花,多些激情……只要精心设计,创意无穷,变化多端,打破一韵到底,就能始终吸引学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忌“空”

课堂四十分钟,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因此,教师不宜讲得过多,占时过多。教师要抛弃花架子,稳扎稳打,要化“空”为“实”。教师要杜绝一些无关紧要的废话;杜绝无的放矢,不知所云;教师要去伪存真,语言精练;用语简洁,表述到位。每堂课,教师都要慎重思考,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会学生?还能教给学生什么?思考越多,准备越足,就越能熟练地驾驭课堂,做到有条不紊,求真务实。

五、忌“漏”

首先,漏知识细节,导致知识传授不完整,不完美。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往往在于点到即可;其次,教育细节。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性、科学性,也要注意教育性,寓德于教。要充分发掘史学价值,要充分发掘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最后,示范细节。教师不仅仅只是进行知识教学,其礼仪规范、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甚至穿戴等生活细节,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六、忌“偏”

首先,偏正史。历史教学,不能同野史、传说、演义等文艺作品相混。不经考证,不能视之为史,否则会误导学生。要重考据,论从史出;其次,偏正题。历史不是说故事,更不是拉家常等。坚决杜绝跑偏、走题现象;再次,偏学生。不能偏爱优生,忽视后进生。不能偏爱有钱有势的关系户,而忘记平民子弟。孔子兴办私学,做到有教无类,我们当代教师更应做到厚爱学生,一视同仁,民主教学,平等教学。

七、忌“少”

首先“少温故”。“温故而知新。”知识不复习,更易忘记。重记,重忆,重复习,巩固提高。其次“少反馈”。只顾自己教,不管学生学。不察学情,不知反馈,很难查缺补漏,无法教学反思;最后,“少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多总结,发现历史规律,总结启示,化繁为简,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八、忌“拖”

一是拖堂。多数学生非常反感教师的这种行为。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切忌占用学生宝贵的休息调整时间。二是拖延讲评作业,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拖沓懒散行为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而且影响学生做人。此恶习一定要改。

参考文献:

张海霞.怎样上好历史课[N].抚州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