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课堂 重课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课堂 重课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师生互动必不可少,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要体现平等的原则,并力求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培养学生用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力求“精”,强调反思,并体现分层原则。

关键词:师生互动;精炼;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92-02

现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沿用着老师在黑板上照着板书讲课或讲习题,学生在下面听讲;而对于课外作业,学生除了课本上的习题,还有大量的习题册等着他们。就我的切身感受,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很多。课堂上了无生气,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着,甚至是昏昏欲睡。课外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似于无效劳动。学生疲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还很难提高,有很浓的厌学情绪。

我认为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同时依靠改变课堂上和课后的某些方式来共同达到。首先,要把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充分达到45分钟的效果。再者,改变课外作业的布置方法和量,减少作业的抄袭率,要达到做一个题能收到一个题的效果。

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先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然后经过分析和操作等过程,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工、改组,最后从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再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方式比较常见,然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种方式就比较少了,一来有的教师课程安排比较紧凑,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二来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问起,但我们会看到一种学生,那就是会“插嘴”的学生。其实插嘴是一种特殊的提问方式。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插嘴的时候,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插嘴”,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义,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质疑解惑的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来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中学数学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现在学生作业多,身陷题海。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点关于数学作业布置的教学心得。

1、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者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个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要将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配到每次的作业当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

2、按教材的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的不同,把每天的作业都分成和我们新教材所要求的那样“感受理解”、“思考运用”和“探求拓展”三个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把基础知识题作为“感受理解”类,需要有一定技能才能解决的题作为“思考运用”类,而需要较高能力才能解答的题就作为“探求拓展”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对自己降低要求的趋势时,就适当把一部分高一个层次的题“变作”低一个层次的题;相反,当某个内容比较难学(如立体几何)或某个时段学生情绪比较低落(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就可以适当把一部分低一个层次的题“变作”高一个层次的题。总之,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作为调整标准。

“感受理解”和“思考运用”的作业是必须完成的,是一些概念性的题目,查一下书或笔记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区别只是在于,“感受理解”题是本次讲课内容的基础题,而“思考运用”题是和以前内容有一些关联。“探求拓展”题作为对基础题学有余力的学生高一层次的要求,不作为必做题。

以上两点心得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练习就可以愈精巧。因此,能否使全体学生对每次的数学作业都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能否实现既“减负”又“增效”的关键,也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抓住课堂上的每分钟是必需的,而课后的精炼和反思更是必要的,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吴兴长

[2] 《教育心理学讲座》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学们用心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渴望像罗拉那样,拥有更多的优点,样子更美丽。

黑板上那幅大脑优缺点排列智慧图让男同学们看起来很感兴趣,他们多么希望自己身上没有那些像杂草一样的缺点,展示给大家的全是排列规则整齐的优点。那样自己看起来不是更神气了吗?看!他们上课多带劲儿!

明白“字如其人”的道理,大家正用心地练字,谁不希望自己的字更好看。

为鼓励团队精神,树立合作竞争意识,班里开展了“合作小队齐步走”“看看谁的亮点多”。看!大家多较劲,谁愿意当本小队的4号?

“让我来关心你”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关心小伙伴的乐趣,学会了关心集体。看!教室的地上一片纸屑也没有。

爱告状,那就展开“唇枪舌战”大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又辨别了是非:爱玩,那就在让天性回归自然的同时,体验那句“玩就痛快地玩,学就踏实地学”的至理名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不必把班级工作搞得那么严肃,尤其对小学生而言。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由此来看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真心。

人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有责任让花朵在阳光下绽放。请班主任老师蹲下去看待学生:以童心去体验、以爱心为辐射,配合以关心、爱心和宽容心,将爱播种到灵魂深处,让童心在平等关爱的氛围中自然感悟,千万别让爱心错位。只要我们释放智慧,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式去点击孩子们的心灵,班主任工作就会达到“和风细雨润万物,脉脉温情摇心灵”的目的。何愁孩子们不健康地发展?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需要美丽的教育艺术,更需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