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们在这方面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探索。那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从课堂的导入、意识的培养、教材插图等环节的精心设计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景,有个好的开头,激发探索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催眠曲,因此上课必须讲究开头艺术。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中。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然后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培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

3 讲好插图,对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好的方法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讲好《商鞅舌战图》,即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设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辩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住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