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入院后所采取的急救方法以及抢救效果等。结果 34例患者经抢救后,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进行快,若不及时抢救则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对此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方法;分析研究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状,属于因组织器官灌血不足而造成的急性淤血综合征[1]。通常而言,心脏病患者病发时会使心脏排血量下降,进而导致组织器官灌血不足,引发急性心力衰竭[2]。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快,起病急,并且患者常出现缺氧、呼吸困难以及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因此若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无效,将会导致患者死亡。为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抢救工作效果,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探讨分析了针对急性心力衰竭应采取的急救方法。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2±17.5)岁。本研究34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有关诊断标准。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对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随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具体如下。

1.2.1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有护士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查看患者是否存在面色惨白、坐立不安、频繁咳嗽等症状;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监测;另外,对患者进行听诊与X线检查,听诊判断患者肺部是否存在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是否呈亢进状、是否出现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水肿等症状。

1.2.2急救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与其常规治疗,并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患者血糖、水电解质以及体内酸碱平衡;②指导患者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同时给与患者吸氧治疗,给氧速率为6L/min;对于存在肺水肿的患者,在给予吸氧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乙醇吸入治疗以改善患者肺部通气,根据患者肺水肿轻重程度调整乙醇浓度,一般维持在25%~65%之间;③对烦躁不安,精神亢奋的患者要注射吗啡(5~10mg)进行镇静,确保治疗顺利进行;④快速静脉滴注西地兰等洋地黄类药物,以增强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脏排血量;静脉推注酚妥拉明以扩张患者血管,初始剂量为0.1mg/min,10min后为1.5~2.0mg/min;静脉滴注呋塞米利(20~40mg)以利尿;⑤对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有给予相应治疗,例如:对给予支气管痉挛等患者氨茶碱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3] 本研究将急救治疗标准分为:显效(相关症状明显减轻,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生命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迹象,生命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诊断检查结果 本研究中,经诊断症状表现呼吸困难者12例、大患淋漓者9例、胸闷心悸者12例、胸痛者13例、紫绀16例;生命体征检查发现血压升高18例、呼吸频率加快16例、心率高于110次/min者15例、存在双肺哮鸣音者6例。

2.2治疗效果分析 34例患者经抢救后,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衰竭患者抢救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急性心力衰竭衰竭主要会导致患者心脏排血量下降,导致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昏厥等,甚至会导致患者意识模糊,给患者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

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时要通过吸氧、镇静、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措施[4]。嘱咐患者多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从而避免急性心力衰竭的再次发作。

本文经研究发现,34例患者经抢救后,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说明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以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侯会影.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160-161.

[2]容永璋,陈林祥,陆小X.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差异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3(3):292-293.

[3]陈翔.急救6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9):398-399.

[4]汤雪蓉.1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和诱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9(2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