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智慧教育”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智慧教育”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是中国信息化发展中一个普通的年份。这一年,难见轰轰烈烈的大事,貌似平淡其实颇具代表性,看来普通却又体现出一些新特点。年度盘点中,让我们一起回顾2014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痕迹与走向。

智慧教育“响水不开”

2012年起,智慧教育处于概念提出和内涵探讨阶段;2013年起,进入智慧校园的初步规划和小范围建设阶段;到了2014年,部分学校进入了智慧教室的应用阶段。这一年,“智慧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但仍令人备感混乱。为什么以前的教育就是不智慧或蠢笨的呢?到底什么是智慧教育?到底什么样的校园和教室才是智慧的?专家、学者、教师、企业各执一词,智能、smart、intelligence陆续粉墨登场,理论上热热闹闹,应用上却难见踏踏实实。如果说智慧教育是一壶煮在炉子上的热水,那么它还处于吱吱作响却没有达到沸点的“响水不开”的累积期。其实,只要让学生学得聪明、做得巧妙,那就是智慧教育。民国时期没有智慧国家或智慧城市,可是那时的教育大师灿若星河;钱学森成长的年代里没有智慧校园或智慧教室,可那时却诞生出他认可的大师级人物。可见智慧教育,其实是可以脱离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的软硬件存在的。

所以,在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增强现实等技术建设智慧教育外部空间的同时,也要让传统时代、多媒体时代、网络时代中的先进理念、已有经验、优秀工具等继续发挥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来说,永远正确的是:“没有唯一的媒体,只有适用的技术”。

网络学习进入移动阶段,已成定局

2013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中预言,在一年以内,移动学习经历多年的孕育后,会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的确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回顾这一年重要的学术会议、主流的学术期刊、积极的学术团体以及有突出表现的中小学校,无不把移动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作为关注焦点。曾经以“在线”、“网络”、“虚拟”、“数字”为关键词开展的研究与应用,纷纷进入了以“无线”、“互联”、“共享”、“创造”为焦点的移动时代。自2011年起全球移动电脑的销售量首次超过台式机以后,这种由有线网络向无线移动的发展趋势就不曾逆转。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判断是否已进入智慧教育阶段,还为时略早,但是由网络学习进入移动阶段,已成定局。如何把已有的网络学习研究成果,成功地迁移并转化到移动学习阶段,而不是新起炉灶,或者重蹈旧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经典的网络工具和软件尚有用武之地

即使2014年移动学习已成定局,但是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舞台上,仍然可见网络时代经典工具软件的身影。Moodle、WIKI等老牌的开源学习管理平台在协作学习、移动学习方面,给中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以Scratch为代表的可视化编程软件,继续为儿童的程序设计思想打下良好基础;Flash等多媒体学习软件,还是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无论是教学重难点的讲解,还是人机交互的反馈,都可以由这款问世二十余年的开发软件实现。在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的重叠作用期内,这些经典的工具软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还在发挥余热。但随着技术的理念更新,他们是否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却是一个不得而知的话题。

多种移动学习终端各领

移动时代下,大屏幕、多交互方式、可无线联网、便于携带、不太昂贵的学习终端,成为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移动学习设备。前几年讨论颇多的电子书包,慢慢地被更为常见的iPad系列和安卓系列的平板电脑所代替。而BYOD式的自带学习终端,也开始被一些中小学生所接受。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硬件虽然还有市场,但是不再具有特别明显的教学优势。其实,移动时代里,更重要的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范式转变,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学习终端,身上带有“以教为主”的明显烙印,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会呈现萎缩状态,只有学习者可自主控制的移动设备,才会成为符合时代主题的学习终端。

移动应用已成中坚力量

与网络资源相比,移动时代最具活力的资源,就属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移动应用程序(或称APP)。网络时代里祝智庭教授曾绘制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版图,移动时代里,无数中小学教师构建出自己的移动布鲁姆版图。进入2014年后,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学习目的的移动应用程序,如存储类的icloud,展示类的keynote,评测类的eclicker,管理类的Edmodo等;或者找到适合不同学科和不同年段的APP,如语文学科的唐诗宋词APP,适合美术学科的Artstudio,适合数学课程的认识钟表,适合英语学科的word wall等。不间断、无缝切换的移动应用使得学习不受限于一台个人终端或者一个学习空间,而这些都使得泛在学习和智慧学习成为可能。可以预见,移动学习的发展会越来越丰富,它们会使得高阶认知目标的实现更便利,更富创造性。

微课、慕课、翻转课,进入脚踏实地的实践期

从2012年起,谈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总是会看到这几个词:微课(程)、慕课、翻转课。这些新概念从新鲜出炉、备受热捧到逐渐熟悉、应用反思,经历了与有史以来所有新技术都曾经历的教育融合的起伏过程。前两年,部分教师对“微课”与“翻转课堂”,“慕课”与“把课程放在网上”分不清楚,把微课与翻转课堂混为一谈,把慕课看得太过高难,心存疏远之意,但是从今年来看,三个概念的定位渐渐明晰,今年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也体现出三个概念的层次划分,翻转课堂是学习理念,慕课是在线学习形态,微课是灵活的学习模块。

“微课不等于微视频”已成共识,老师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微课其实是一个小型的、有着内在完整学习体系的自包含学习模块,它有目标、任务、资源、评价等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灵活多样,适用性强,可以作为常规课中的一个学习部分,也可以是实现翻转课堂的主要手段。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下简称慕课)已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之弦。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受到学习者能力、研发力量、升学体制、考核方式等多种条件限制,在中小学领域里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原创性慕课非常少,倒是出现了好几门面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中文优秀慕课,如北京大学的汪琼老师今年连开了两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教你如何做MOOC》。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法》已经于七月和九月连续开设两次。从今年暑假起,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教师就参与了为期五周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多数学员不仅完成了学业,还获得“优秀”等级的结业证书。

与前两者相比,翻转课堂更强调理念上的变化。它不像微课,要求教师必须自己开发出小型教学模块,它不也像慕课,要求教师自己开发出大型在线课程。而且,即使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完全也有可能上出翻转课堂。因此目前中小学里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多是在教学模式与策略上的尝试,如确定翻转主题,提供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观看视频的方法,课堂组织交流与总结等。

浅层应用居多,呼唤真正的“智慧教育”

2014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平淡中不乏亮点,发展中尚存不足。因为大多数应用还是面向单一学科或单一模式的单点研究,因此使得移动时代的教学应用底气不足、累积不深,难见长时间、纵向、追踪式的应用,求新、求变、求快的技术虚化现象仍然存在。另外,大多数教学应用仍以专家导向和个人经验型为主,少见实证数据支持的验证型应用与创新性应用,导致这一年的教学应用仍然停留在浅层的尝试型应用。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扎实的积累,才有可能迎来暴发性的突破。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需要在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粕存精,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智慧的学习时代。希望2014年能够成为智慧教育的分水岭,让之后的教育真的走向智慧之路,教师智慧,学生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