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改革成为最被关注话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改革成为最被关注话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呈现

理论研究水平见长

本次会议共征集论文45篇,在数量上较上一届有所减少,但质量有所提高。大体上归为两类:即作曲综合课程和理论研究、作品与技法研究。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关于作曲理论课程改革方案对原有的教学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专家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陈旭在《论传统作曲理论学科的重构-普通高等学校作曲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中强调,以最为简捷有效的途径学习掌握作曲理论基本技能是高校作曲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张建华《关于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李向京《对“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实施的思考》中认为,在当前两种倾向即主张作曲理论各门课程独立开设和作曲理论各门课合成一门课程开始下,应综合化课程设置。

对于作曲理论的具体教学,芝达林《“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石兵《关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的教学思考》中主张,在新形势下,从课程内部做优化调整;郭昕《流行音乐创作思维对理论教学的启示-浅谈即兴创作对创造力的培养》中阐述了即兴创作引入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郑刚《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标记研究》中对中国五声调式和声分为基本结构和复杂结构两大类,并和欧洲大小调中的和声做出了比较。

关于作品与技法的研究,研讨会组委会从提交论文中选出了20篇文章,其中9篇是专业作曲教师撰写的,另有11篇为理论作曲专业研究生撰写的。

田刚等9位教师分别在全国不同的音乐院校教授作曲理论课,他们对某一作品或某一作曲家的创作特点进行剖析,提出将其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也有对主张既重技法又重民族化的中国作曲家的研究的,其所著文章的观点如下:王文《斯克里亚宾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和声手法研究》中指出,斯克里亚宾以“神秘和弦”为核心的调性和声体系是我们探索欧洲20世纪初期音乐创作整体风格重要依据,该文归纳了斯克里亚宾的三种和声使用手法,即以“神秘和弦”为核心的和声手法、以“神秘和弦”为框架的多调性手法和以“神秘和弦”为基础的多调性手法;田刚《超越时空的对话-高为杰先生作品“缘梦Ⅱ”分析》指出,“拼帖”和“复风格”这两种音乐观念或作曲技法,都起源于20世纪的西方。如何将其为我所用,既能有所创新,又能保证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

■窦琳 田韶东

专家声音

深入教学引领大众

在10月15日举行的换届选举中,中国音教学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会长杜晓十得以连任。谈起该学术委员会走过的18个年头,杜晓十强调,“立足学术,畅所欲言,共同切磋,和谐共进”这一基本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同样是今后应当坚持的宗旨。

对于本次会议呈现出的思潮,杜晓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论文上来看,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研究生的论文。这一领域的研究曾经是普通高校一个薄弱环节,似乎技术和作品研究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专利。但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满足于一般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肯定不行。教学与科研并行,教学研究与音乐研究并进是作曲教师队伍发展壮大的标志。杜晓十同时提醒,研究工作应当从单纯技术研究的层面更深入一步,并且能够与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相互结合,那么研究将更具意义。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理论作曲研究生教育已经从个别院校发展到了全国覆盖,从硕士层次发展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整体构架,这是近年来高等音乐教育的一个大趋势。此次参会的在读博士、硕士提交的论文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普通综合性大学理论作曲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杜晓十认为,这些论文尽管稚嫩之处还在,研究视野也有待拓展,但从中可以看到,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作了题为“关注经典重视经典作品教学”的讲座。他认为作曲者要想安身立命就必须重视作品原谱的学习和研究,尊重音乐中的铁一样的法律。他提醒在座者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教师,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应当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播经典音乐,如此才能更好地改善我们的音乐生活。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讲座为“作品分析教学的宗旨”,他指出分析作品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提升人格;分析作品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不但是分析者的个人收获,而且可以成为一步作品的延伸。相反地,一种错误的分析,则也可能成为艺术欣赏的误导,甚至遮蔽作品应有的光芒。因而艺术分析是承担着文化责任的,而优秀的艺术分析的社会价值也正在于此。

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院长戴定澄给大家作了“澳门的城市音乐文化”的讲演,从澳门有音乐记载史料入手,对澳门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近300年的回顾和介绍。这些翔实的介绍开拓了大家的思路。戴定澄此次换届当选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标志着学会将研究和交流的事业扩展到了澳门、香港等地。

一线教师

教改实施带来困惑

在10月15日的自由讨论中,众多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即将要实施教学的“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这一门课程,展开了研讨。其中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试点,有些学校即将开课。

2007年12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会议”上,对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这门课有了明文规定,随后,由国家教育部正式下发,普通高等学校作曲理论教学的改革正式进入试点学校的试行阶段。简言之,这门课程替代了原有的“比较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乐理与视唱练耳”等课程,将传统的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四门课程加以精炼概括而成,在两年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们反映,实际教学实施中,这门课遇到的问题大致如下:由原来3、4年四门课的学时压缩成两年,学时不够;将学时缩减,为了给技能的学习留下更多的时间,必然导致学生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被削减,而大学不是更应该强调素质教育吗?淡化了学科的独立性,导致模糊学科界限的倾向,如果不是作曲理论专业,配器、浮雕可以不开设,如果是作曲理论专业,这两年的学习也是不够的;原来的四大件学习并非落伍,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也没有把它们分裂开来,这并不是课程设置出了问题,而是老师本身的问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四大件技能到底是否重要,如果是重要的,那么如今的改革有牺牲的倾向,是对中小学教育的一种缺失。

尽管困惑很多,但是反映出教师们积极思考的态势,他们纷纷提出对教师教育的个人理解。大家取得的最大共识是,高师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有一项技能突出,但最重要的是音乐知识结构的扎实、全面、系统,具有音乐分析能力。而理想的作曲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帮助学生从本体上认识音乐。中国高等院校音乐学院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必须强化作曲理论系的作用。■本报记者 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