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拓展阅读:中学语文教师必备的阅读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拓展阅读:中学语文教师必备的阅读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士,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不但自己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钻研教材、课文,阅读教学参考书,批阅学生的作业、试卷,浏览、编辑试题,等等),而且还要通过语文课程教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看来,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和职业责任的。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我们看到,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承担起课堂教学的任务,还要承担起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的使命与角色,这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新定位。基于这种变化,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建构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职业技能,而拓展阅读无疑是当下语文教师最需着力培养的一种专业技能。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多种途径与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是,语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努力进行围绕教学工作的拓展阅读。

所谓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与课文有关联的作品。例如,从课文出发,拓展到阅读文章作者的传记、对课文作者作品的评论;从一篇课文拓展到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果课文是节选的,则可以从节选课文拓展到阅读完整的作品;对于课文涉及的引文,可以拓展阅读引文出处的全篇;如果课文选入教材时作了修改,则要阅读作者的原稿,比较课文与原稿的异同;从一篇课文出发,还可以扩展到与课文题材相同、主题相关、内容或写法相似的其他文章;也可以从课文中所写的某个人物、某种景物、某个事件、某种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是某句话、某个字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

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开展有效的拓展阅读,才可能更准确地理解作品及作家本人,也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以《岳阳楼记》为例,笔者在备课中围绕作品展开了以下内容的拓展阅读。

一、跟课文有关的背景文章

(一)滕子京的《求记书》

世人多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鲜知滕子京的《求记书》,其实滕公的文章也写得相当精彩。北宋庆历六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终于竣工。早在头一年即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就请人绘制好《洞庭秋晚图》,并于六月十五日写成这份《求记书》,请范仲淹写篇楼记。学习《岳阳楼记》,我们有必要读一读滕子京的这篇《上范经略求岳阳楼记书》。

六月十五日,尚书祠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知岳州军州事南阳滕宗谅,谨驰介致书,恭投于州四路经略安抚、资政谏议节下: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险,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今东南郡邑,富山水者比比是焉,因山水作楼观者又处处有焉。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其不可废而名与天壤齐固者,则有豫章之滕阁、九江之庚楼、吴兴之消暑、宣城之叠嶂,此外不过二三所而已。虽浸历于岁月,挠剥于风雨,潜灭于兵火,圮毁于艰屯,必须崇复而不使坠斩者,盖由韩吏部、白宫傅而下,当时名辈,各有记述,而取重于千古者也。

巴陵郡西跨城堙,揭飞观,署之曰“岳阳楼”。不知落于何人何代。自有唐以来,文士编集中无不载其声诗赋咏,与洞庭、君山率相表里。宗谅初诵其言而疑且未信,心谓作者之夸汰过矣。去秋以罪得守兹郡,入境而疑与信俱释。及登楼,而恨向之作者所得仅毛发尔,惟吕衡州诗云:“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此初标其大致。自是日思以宏大隆显之,亦欲使久而不可废,则莫于文字之垂信。乃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摘其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诗并赋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中丁公、尚书夏公之众作,榜于梁栋间。又明年春,鸠材工,稍增于旧制。然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负,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若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乎久焉?

恭惟执事,文章器业凛凛然为天下之特望,又雅志有山水之好,每观送行怀远之作,未尝不神游物外而心与景接。矧兹洞庭、君山杰杰为天下之特胜,切度风旨,岂不欲摅遐想于素尚,寄大名于清赏哉?伏冀戎务鲜退,经略暇日,少吐金石之论,发挥此景之美,庶俾漱芳润于异代者,知我朝高位辅臣,有能淡味而远托思于湖山数千里之外,不其胜欤?谨以《洞庭晚秋图》一本,随书贽献,涉毫之际,或有所助。干冒钧严,伏增惶灼。

(二)欧阳修的《偃虹堤记》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后,又考虑到水患,想在洞庭湖边筑一道堤,方便来往船只靠岸停留。这回他想请北宋另一位大文豪欧阳修来作堤记,于是派人带着他的信和图纸向欧阳修约稿,欧阳修欣然应诺,写下了《偃虹堤记》一文。文中详细记载了这条堤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宽度上下不一样,堤底为三十二尺,向上逐渐收缩,堤上面的宽度是二十尺,为高度的三分之二。还说修这条堤用民力一万五千五百工,不超过原定的工程时限就修建完工。又说如今来往船只要到岳州都停靠在偃虹堤下,到城里办事既方便又安全。接下来的一大段话便是对滕子京的颂扬和推崇。此文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载于《欧阳文忠公集》。

《偃虹堤记》虽说没有《岳阳楼记》有名,但因为它出自欧阳修之手,又是为滕子京筑堤所写,所以在当时也为众人所关注并传为美谈。二十年后有一位叫王得臣的人,在宋英宗治平年间到岳州做官,因为读过欧阳修的那篇记文,所以一到岳州就去看有名的偃虹堤,却不料当地人告诉他说:堤还没有施工,那位滕大人就调走了!原来所谓的“偃虹堤”,还停留在计划中,建筑在图纸上,纯系子虚乌有!王得臣便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入他那颇有名气的笔记《麈史》之中,欧阳修的这次作文疏失也就难免为后人所讪笑了。

但与其讪笑欧阳修,倒不如讪笑滕子京。因为古代的碑记文,其内容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作者亲临实地的感受;二是根据请托写记的人所绘图景或所开节略敷衍成文。《偃虹堤记》显然属于后者。滕子京派人去请欧阳修写记文,后来计划未能实施,本应及时同欧阳修打个招呼,说明原委,以欧阳修作文之严谨,自然不会出现这种疏失。欧阳修的记文写出后,对于“偃虹堤”未修的事实,显然毫无所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偃虹堤记》一文才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并最终被收进欧阳修的文集中。

同样是应约为朋友作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了千古名文,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却为后人所讪笑。可叹欧阳修这位作文十分严谨的大文豪,在他的集子里也有一篇内容完全失实的文章。

二、有关滕子京的传记文章

(一)南宋范公的《过庭录》

作者范公是范仲淹的玄孙,所著《过庭录》主要记述范仲淹等祖辈事迹,有关施政、家训等方面的内容,多切实有据,极少溢美之词,都是作者间闻之于父者,故名《过庭录》。“过庭”一词,出自《论语・季氏》之“鲤趋而过庭”语,是父亲教诲子弟的言止。范公作为范仲淹的玄孙,他所著的《过庭录》是一部学术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是研究范氏家族珍贵的资料。书中有如下一段: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二)《宋史・列传第六十二》中有关滕子京的记述文字

《宋史・列传第六十二》中有关滕子京的记述文字如下: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其后仲淹称其才,乃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当涂、邵武二县,迁殿中丞,代还。会禁中火,诏劾火所从起,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皆上疏谏。宗谅曰:“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沿人事,实系天时。诏书亟下,引咎涤瑕,中外莫不感动。然而诏狱未释,鞫讯尚严,恐违上天垂戒之意,累两宫好生之德。且妇人柔弱,棰楚之下,何求不可,万一怀冤,足累和气。祥符中,宫掖火,先帝尝索其类置之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岂复有今日之虞哉。况变警之来,近在禁掖,诚愿修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凡逮系者特从原免,庶灾变可销而福祥来格也。”疏奏,仁宗为罢诏狱。时章献太后犹临朝,宗谅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请太后还政,而越亦上疏。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有谏疏二十余篇。

这两则有关滕子京的传记文章可以使教师对《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三、有关范仲淹的传记文章

(一)《宋史・范仲淹传》

《宋史・范仲淹传》全文近5000字,详细记叙了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内容翔实,资料丰富。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因为它有助于加深对课文作者范仲淹的了解。

(二)《渑水燕谈录》中记述的范仲淹轶事

《渑水燕谈录》是北宋王辟之所著的一本史料笔记,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书中的前半部分如帝德、谠论、名臣、知人、奇节、忠孝、才识等篇记录了大量明君、贤臣的历史事迹。我们所见最多的是以下三个关于范仲淹的文段:

【文段1】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另,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文段2】范文正公守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将出殡近郊,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文段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三)《梦溪笔谈》中记述的范仲淹轶事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该书以大量篇幅记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人事以及一些传闻轶事、艺文掌故等。《梦溪笔谈》中记录了“范文正荒政”这段故事:

皇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四)《昨非庵日纂》中记述的范仲淹轶事

《昨非庵日纂》是明人郑的读书笔记,从历代正史、诗文集、野史、杂记等书中分门别类采集而成的,“此书皆记古人格言懿行”,希望能教化世人,为人们作一行动指南。书中记叙了“范仲淹读书”的故事: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做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五)《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述的范仲淹轶事

《宋名臣言行录》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写,该书汇编了散见于文集、传记中的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迹,共收入北宋以及南宋人物225人。书中记载了“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既任,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者,我们对于这样的作者,占有的资料越多,越有可能走进他们的人生和作品。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古代各种笔记史料中所记录的人物逸闻趣事。范仲淹此类的趣事很多,教师可以据此丰富对作者的介绍,也可以把它作为课外文言语段的拓展阅读,更可以作为考试的题目。总之,只要语文教师读得多了,就可以开拓阅读视野,更好地还原历史人物的风貌。

四、同一体裁的“记”

《岳阳楼记》以一篇游记而名闻天下,学习本文,要对“记”这种古代文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妨再找几篇同类文体的文章来拓展阅读。笔者选用的是唐代文学家李翱的《峡山寺游记》、宋人王禹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明代文学家高攀龙的《可楼记》和明代文学家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

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言语段

近年来,各地中考在考查《岳阳楼记》一文时出现了较多的比较阅读选段,这些语段多数在人物事迹和人物性格特点上与《岳阳楼记》有一定的关联性。此类拓展阅读一般都比较精短,举例如下:

【文段1】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文段2】王(指益王赵元杰),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文段3】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文段4】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六、跟课文相关的现代文

现代人也有很多关于岳阳楼的文章,如朱丹林的《潇湘游记》、傅春桂的《范仲淹与〈岳阳楼记〉》、魏明伦的《岳阳楼新景区记》、施蛰存的《先忧后乐》等,都值得一读。

在众多的现代文中,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应该是以下两篇文章:一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同名散文《岳阳楼记》,一篇是当代散文家王和声写的《追思滕子京》一文。原文较长,这里不作节录。汪曾祺的文章作为同一题目的作品既补充了《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又抒发了自己登临岳阳名楼的感受,与古文作品相映成趣。王和声的散文则是现代人对催生了《岳阳楼记》的古人滕子京所做的一次全新解读。这些拓展阅读都有助于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中的文本,对于《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拓展阅读渗透到日常的阅读活动之中,让阅读成为职业的常态,让拓展阅读助推专业技能的成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的拓展阅读就是“操千曲”“观千剑”的过程,只有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语文教师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教材,驾驭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拓展阅读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方向。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引领语文教师走进拓展阅读的广阔天地,让语文教师更好地演绎自己的职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