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多校区办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多校区办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多校区大学产生的背景、新校区的特点出发,研究分析了当前多校区办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多校区 新校区 校园文化建设

一、多校区大学产生的背景及新校区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规模效应,全国纷纷兴起一股“合并”之风,形成了一大批学科健全并由多个校区构成的综合性大学,这无疑带来了其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因此这就使综合性大学面临着如何整合校园文化问题。与此同时,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继而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新大学城,缓解了办学空间。新校区的设立,扩大了学校规模,大大改善了目前的办学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高成本的限制,几乎绝大多数的新校区都建立在城效结合部――城市的边缘地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个在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新校区,应如何传承老校区的办学精神,发扬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传统;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造出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几乎所有新校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人文课题。这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多校区高校的新校区往往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处于相对集中的大学城或高教区。我国许多地区将一定数量的高校相对集中,建立成为该地区的大学城或高教区。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新校区建设在一起,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和信息各个层面上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集聚效应。

其二,“硬件”设施相对优越和完善,但“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对高校的格外关注,高等院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与物力,兴建起一大批具有现代化且功能完备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等设施,同时由于办学空间的拓展,还为广大教师配备了个人的工作室或办公室便于个人进行学术研究。与此同时,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如自然人文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学风校风等软件建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精力投入不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规划不够、步伐滞后的问题。

其三,新校区地理位置离城市中心相对较远,城市文化氛围比较淡薄。我国高校老校区往往处在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区域绝大多数都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信息快捷、交通便利,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而新校区往往地处城市中心较远,缺乏浓厚的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其四,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城郊,教师一般乘班车赶点上课,除了上课外,基本不在新校区逗留,谈不上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难有机会与老师交流思想,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等交流缺失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建设与发展。

二、多校区办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盖几栋实验楼、宿舍楼,有一个漂亮的校园等,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1]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不是在一个短期内完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建设才能达到。面对当前许多高校存在多校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新校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根据整个学校的文化传统及新校区的特点,克服新老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注重校园文化发展规律以及各校区的特点,全面规划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大学校园文化新理念。

“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表现为一种青年亚文化,通过一定文化的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其中的每个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上与既定文化发生了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并且还能以吸收、消化、辐射新思想、新观念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更新、再造,从而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2]校园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社会文化(城市文化)为背景,以校园范围为地理环境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经知识的生产和理念的创新而形成先进于社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第二,校园文化建构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其中,校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动者,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和接受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创新者。第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和积淀的结晶,并通过由此形成的价值体系、规范体系和环境体系而将全体师生员工整合形成学校的“综合个性”;即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教风和学风。第四,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使广大学生得以充分的社会化,完成社会化的任务。[3]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其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而较少关注大学校园美育功能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多个学校的校园或一个大学多个校区校园,大学校园的概念及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其大学人文精神也出现了一度混乱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已不能适应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为此,高校必须整合大学人文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大学校园文化新理念,才是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2.构筑“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体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个性。

所谓“一体多翼”,其中“一体”为整个学校,“多翼”为学校各校区。“一体多翼”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整个学校为核心,即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以各校区风格各异校园文化特征为内容,以校园人际关系为主体,即师生之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新老生之间,以校园环境为依托,积极发挥其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性格、个性的塑造。

首先,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传统。“每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都有一种最能体现其历史积淀和办学历程的精神,即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的作用”。[4]因此,各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营造,挖掘大学的人文精神,把大学各校区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新老交替、传承历史而又不断创新的育人场所。

其次,运用移植手法创建新校区校园文化。正如前面所讲,新校区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如新校区校园文化缺乏等问题。为此,积极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所谓‘文化移植’指的是将老校区良好的文化直接传递到新校区,被移植的文化的风格特征及其精神内涵没有改变,并且在新的校区里健康地发展”。[5]文化移植的目的是使新校区拥有老校区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者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校园文化之所以能移植,在于校园文化的传递可以由学校成员在校区之间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实施。实际上,移植就是把老校区的文化要素与新校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因子融合起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最后,努力建设多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尽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及与各高校合并的过程中有时往往撇开各学校原有的发展历史沉淀而偏离原有的校园人文精神。然而,有的高校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忽视对老校区校园人文精神内涵的继承,片面追求表面效果,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变化,忽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积累,忽视学生对校史和校园人文精神理解,忽视对新校区所在地域文化的挖掘,更多地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对合并的各高校校园文化缺乏整合与梳理,往往重视合并高校中的所谓“主导地位”(即合并之后所用的学校名称)的高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承,缺乏对合并的其他“次要地位”的高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视与提炼。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多校区校园文化缺乏独特性、地域文化性,呈现单一化、空泛化,从而影响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培育新校区地缘文化,注重新校区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意境和风土人情的挖掘,进一步继承老校区的人文精神,从而构建新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对合并的各高校区的原有校园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汲取精华,并结合各校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形成以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为此,新校区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融入人文精神,确立山水相宜、兼容并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校区的定位、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融合进去,在校园建筑、景观、色彩、标志、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布局、风格特色、功能分割上有意识地融合校园文化意识,在学术风气、制度设计、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及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创新。而且,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朝着“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校园迈进,建设成具有大学人文精神及地缘文化特色,并体现时展方向的校园文化风貌。

参考文献:

[1]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2]束霞平.浅谈校园文化美育.德育天地,1999,(3).

[3]缪克明,高树军.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市场周刊,2005,(10):115.

[4]蔡剑兴,苏明.从“物理聚集”到“化学反应”――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与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64.

[5]张红鑫.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移植问题探析.武汉科学学院学报,2005,(2):101.

基金项目来源: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研项目08SJD7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