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主任就是班级体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主任就是班级体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主任究竟是干什么的?

河南省郑州市回民中学王凤伟有自己的班主任哲学:班主任是班级体制的设计者,是学生生命成长所需资源的开发者,是学生生命成长平台的搭建者。

他把班级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模拟训练场;他把社会精英请进课堂,与学生心灵对话;他研发“自助餐式跑课模式”;他用“雁阵文化”引领学生成长……众多学生在他的班里开始蝶变。

模拟社会职业的班级体制

作为一名有20年班主任经历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你给予学生的是触动心灵的教育吗?他们是在快乐地学习吗?

——王凤伟

王凤伟认为,真正阻碍一个组织发展的不是个人,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个班级也同样如此。

一个班级有多少事要做?在王凤伟的班上至少有55件事要做,54名学生每人做一件,外加王凤伟做一件。在这里,班级日常工作被当作学生的未来职业实习。

小晋同学负责学校大门口卫生区的检查和再清扫,大门口的卫生区虽然每天都有值日生打扫,但往往会有晚到校的同学或路人扔垃圾。大门口是学校的一面镜子。小晋每天都如此坚持,越干越好,每周都受到表杨,两年来卫生区没被扣过一分。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每天都坚持下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不仅磨炼了小晋的意志,而且改变了他做事的态度。

班级,大社会,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这就是王凤伟的班级。在王凤伟看来,班级事务与社会事务有很多相似之处,而高中生在学校很难有机会接触很多的社会性工作;如果不把班级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模拟训练场,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所以,他将学生未来职业锻炼与当下班级事务有机结合,要求并引导学生每人做好一件日常小事。“每人坚持做好一件小事就是人生的大事,这不是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吗?”

学生在做小事的过程中,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对此,王凤伟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在做小事是在锻炼自己做事的态度、策略、毅力,是在为将来做大事作准备,是在通过当下的小事来发展和成就自己。

为什么很多班主任很累,日日忙、夜夜忙还忙不完?在王凤伟看来,这是因为他一个人在做事,班主任一个人做永远做不完也做不好,而且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机会。“教师职业是智慧型的工作,不是体力活!”

在王凤伟的班上,早自习后的每日演讲已经坚持了8年。演讲既有主题系列演讲,也有现场即兴演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应变能力,而且能训练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把学生间的相互教育和影响落到了实处。

每日演讲后,值日班长布置当天的工作。下午放学前,值日班长进行一日总结,并完成与第二天值日班长的任务交接。除了值日班长,班级也有正常的班干部,其主要任务是宏观管理以及完成学校安排的重要工作。

值日班长轮换制,让人人都是班长,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每位学生由习惯性的被管理逐渐过渡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

引领学生成长的“雁阵文化”

守住心灵的宁静原本才是自我尊重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只有这样,人才会微笑,感受幸福。

——王凤伟

“大雁齐飞,你追我赶,一班精神齐亮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班劲头铸非凡!高三(1)班信心百倍创造奇迹!”这是王凤伟所带的刚毕业的高三(1)班的班级口号。教师们对该班的评价是“这个班的学生每天都很有激情,有用不完的劲”。

形成这样的效果,王凤伟靠的是“雁阵文化”。所谓“雁阵文化”,简单地说就是雁群在天空中飞翔,通常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雁群这一飞翔阵式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管理专家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式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文化”。“雁阵文化”所诠释的是三种理念,即和谐、高效、可持续。

基于此,在王凤伟的引导下,班级确定了静、劲、恒的班训。王凤伟认为,“静”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心境,静心凝气;其次才是安静地学习,全班要静下心来求学。

在王凤伟的班上,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对于迟到、打闹等学生违纪的现象,王凤伟基本不管。他的做法是,利用周一早晨总结上周情况,由行政班长表扬表现好的同学,而违纪的同学则由班委提出书面建议和劝告,班主任盖章,放到教室的档案袋里。每周的班会,同学们都可以打开档案袋进行 统计,此时无声胜有声,周周如此就会有潜移默化的改变。“教育学生最差的方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指名道姓地批评人。”王凤伟说,“如果问题那么简单就解决了,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老师了?还要学习研究做什么?学生是人,不是物体。”

在王凤伟的班上,学习优异的同学往往是他所在小组的组长,被称为“院士”,其他同学根据学科优势称为不同的“学科专家”,人人是专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王凤伟从不拿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一次考试后,有很多同学不理想,心态、思想、情绪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在当周的班会课上,王凤伟安排播放了“华山独臂挑夫”的视频。自古华山一条路,多少游客轻装登顶都很艰难,然而一个独臂的挑夫,为了生存,每次挑50公斤重物登顶换来几十元微薄收入。独臂挑夫的毅力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很多人潸然泪下。有位同学说:“与他相比,我学习上遇到的这点困难根本不值得一提,我会前行,永远坚强。”整个班会过程中,王凤伟根本没有提学习的字眼,但全班同学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内心的苦恼也得以释放。

这个班的同学自发早起跑步,坚持了3年,每天值日班长的演讲坚持了3年,自主招生面试全部通过,自主招生过线率超过50%。

这就是王凤伟所主张的“无为就是有为”。他说:“我们坚持德育为先但并不排斥高考和学业进步,学生取得一些成绩亦在情理之中。”

与社会精英交流的励志班会

当我们真的不再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而是从内心深处将他们理解为富有鲜活生命的“人”时,可能我们才刚刚成为真正合格的教育者。

——王凤伟

每周一的班会课上,王凤伟和学生一起与社会各行业精英交流,探寻课堂以外的世界,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高度。这种交流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

同学们从道德模范孟佩杰那里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创业明星阵志列那里明白了“创新启动未来”,同学们为麻省理工的疯狂而疯狂,为哈佛的庄重而努力。

“一个意外丢失的手机,里面竟藏有夺人性命的视频。有人在公交车上偷走了一个足以致命的手机。绝望母亲,神秘自杀的年轻人……死亡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段怎样的视频?心碎的事实背后又有着怎样曲折的亲情故事?请大家欣赏视频《不死的舞者》。”

这是一次家长参与的班会课上,值日班长的开场白。

该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尽全力去照顾一个因生病而无法再继续自己舞蹈生涯的儿子。失去了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曾经获奖无数的儿子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家境的贫困、病愈的无望、梦想的丧失,让儿子决心不再为母亲增加负担……去意已决的前一天晚上,儿子为母亲跳了一支舞,录在了母亲的手机里。丢失的手机虽然找到了,但儿子最后一舞的视频却被删掉了。幸好儿子生前所在的舞蹈团留有他以前参赛的视频……

看完这个短片,许多家长和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段视频让我明白了亲情的真谛,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是老麻雀拼死抵抗大黄狗以保护小麻雀的幼雏,是使穷凶极恶的歹徒放走人质而自首的勇气,是母亲为寻找儿子最后的影像而跑遍整个城市的执着……”“亲情是无私的,是永恒的,是博大的,亲情的力量更是无限的!”

感恩教育系列班会课、励志教育系列班会课、重大节日系列班会课、真情教育系列班会课、未来职业指导系列班会课、抗挫训练系列班会课……视频、集体活动、辩论、座谈……形式丰富多样。每周一次、坚持了9年的班会课,是王凤伟育人的重要法宝,是班级德育的核心载体。

刚开始时,班会课的内容设计、素材准备都是王凤伟来做。后来,他只负责确定班会主题,内容和素材由值日班长负责。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共同关注”、“致富经”、“讲述”、“今日说法”等栏目,以及每年道德模范评选视频,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相关栏目,都能成为王凤伟班会课的素材。

这样的班会课有计划、有节奏、有内涵,题材丰富、寓教于乐,有效提升了教育的内涵。

自助餐式的跑课模式

以“多人讲,选择听”代替过去的“一人讲,众人听”,完全消除了“讲”的弊病,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益。

——王凤伟

传统课堂上,一人讲,大家不得不听。其实,每个人的疑难问题各不相同,需要有选择地解答。这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难题。众口难调,众人调,小锅饭才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王凤伟灵光一闪,便诞生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自助餐式跑课模式。

该模式最关键的改进是:整节课内,以“多人讲,选择听”代替过去的“一人讲,众人听”,完全消除了“讲”的弊病,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益。

具体流程是:

第一,提前一天完成导学案,把要讲的内容问题化,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习题化,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提前半天分配小组任务,科代表提前半天把所有问题平均分给各个小组,一个组可以分到1-2个问题,也可把较难的题,同时分给几个组,让他们同时讲。小组长组织同学研究本组所分到的问题,大家讨论分析得到正确的答案,并探讨可能出现的不同解法及该题的拓展延伸。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到组外求助,也可以找老师解决。

第三,课前5分钟,各小组根据内容的需要,把讲解中可能需要的例图、关键的文字及必要的解题步骤,做好板书设计。

第四,课堂上,每个小组各派一位同学,在不同的小黑板前,同时讲解不同的问题。其余的学生都是听众,到对应的地方,听自己需要听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展示5分钟,然后变成听众。要求每个组自始至终都要有人轮换,保证随时都可以解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解决一些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订正一些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的表述。

……

实践证明,这种新型高效课堂改革效果显着。在研究自助餐式跑课模式的基础上,王凤伟主持的课题“分层教学三级目标达成的教学程序研究”,2012年获得第七届全国新课程实施成果论文类一等奖;正在研究的“以小组学习为基础的中学课堂教学程序研究”被列为郑州市重点A类课题。

去“教育”的教育

有时需要教育者闭上嘴不说话,看见了也不说。很多师生矛盾就来源于老师太急于解决问题。

——王凤伟

小龙同学喜欢王凤伟所教的化学学科,但他很孤独,不关心班级事情,对社会有很大的情绪,内心经常焦灼不安。

“有什么了不起?我就不上体育课!”一天,小龙在校园里大喊大叫,面红耳赤,气得要发疯。因为他害怕篮球砸到他,老师说了句一般同学都不会理会的话,小龙却难以接受、 愤怒异常。一次化学考试,小龙在班里没考第一,被要求跟他坐一起、向他学习的同学超过,他竟然将化学课本撕掉一口一口地吃……

面对这样的学生,王凤伟意识到想解决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做长远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利用所有可能的契机来帮助他。

有的时候,学生的相互教育比教师的教育更有效。王凤伟期待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龙逐渐改变。每日演讲,清明节、母亲节、元旦节组织的各种班级活动……王凤伟都在期待、观察。果然,元旦晚会上,小龙主演小品中的孙悟空,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一致好评。慢慢地,王凤伟发现,小龙的变化越来越大,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体育课与几位好友经常打篮球,再也不是见到篮球抱头就跑的人。精神上愉悦,心理承受力增强,让小龙顺利走进了自己满意的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医生。“如果在一个单纯追求升学率、以成绩为目的的环境,这个孩子肯定毁掉了。”王凤伟说。

2010年毕业的小杨同学刚入校时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冷漠寡言。通过家访,王凤伟了解到,已经上高中的小杨还要和母亲睡在一张床上,否则晚上会感到害怕。一直躲在母亲的怀抱中,何时能够独立生活、学习?将来工作遇到困难怎么办?

经过3年的培养,每日演讲、每周班会、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小杨各方面进步明显,高三时被推选为学习小组长,被同学称为“哲学家”,语言富有哲理、善辩,变成了一个开朗的阳光男孩。他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李白,他是一个“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苦读少年,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酒客,一个“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轻狂才子,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多情诗人,一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惆怅老者……可见他在改变中对人对事的感悟与思索。毕业时,小杨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每个学生风格迥异,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教师需要认真观察,细心感悟,给他们提供追求真、善、美,荡涤假、恶、丑的广阔平台。”王凤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