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民终身教育和小康社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民终身教育和小康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六大文件中,把教育放到重点的战略地位。同志在十六大上做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讲到贯彻“三个代表”要做到三个必须,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四大目标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了这个报告既感到倍受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

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的最具体的措施,教育要为科技创新、为先进生产力提供知识和人才的基础;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创造中华民族的先进的新文化;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只有通过全民教育、全民学习才能达到。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就拿教育事业来说,这十多年教育的发展是空前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仅仅用15年的时间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这是世界各国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做到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普通与成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从1990年382万人增长到2001年1 214万人,增长了二倍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今年达到14%。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不少,困难很多,要达到十六大提出的目标,非下大力气不可。就拿基础教育来说,虽然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普及的水平还是很低的,近年来学生的辍学率居高不下,有些地区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推进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拖社会主义建设的后腿。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资源不足表现在量上,又表现在质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发展不均衡,引起教育的激烈竞争,从而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

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同志在北京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教育创新,把教育创新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认为教育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知识和人才的基础。他还提到推行教育创新要在教育思想上创新、教育制度上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创新。

推进教育创新,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克服狭隘片面的教育价值观,把教育的工具性和本体性结合。任何时候教育都必须为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但是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发展人的全部才能的基础上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换句话说,只有人的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尤其要克服那种为了将来谋取优裕的职业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最近出了不少相当严重的事件情况,一个天津医学院的学生把自己的爸爸和奶奶杀死了。这类事情发生过几起,都是由于心灵扭曲产生的,由于社会教育价值观的不正确造成的。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当今社会,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都是人才。社会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每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拔尖人才,但是这种人才毕竟是少数。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多层次的社会,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各种人才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正常运转。同时,现代社会的人才是不断流动的,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以后,每个人都会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推进教育创新,关键是教育制度要创新。有了制度的保证,才能巩固教育观念的转变。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有哪些体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我认为当前主要问题是表现在教育投资体制上和教育管理体制上。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教育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教育投资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基础教育的投资近几年严重削弱;多种渠道集资并未打通,对民办教育顾虑重重。根据外国的经验,只有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才能使教育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还不是靠了广大农民!但是,现在我们在吸收民间资金办学方面却很保守,顾虑重重。任何领域中都有唯利是图的人,民间办学也不例外,关键是要有严格的监控。现在的状况是既不放开也不监控。民办教育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公立学校利用公立资产,也在办民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不闻不问,没有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这种状况不改变,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要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是与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此而引起了生产的变化、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资源的变革和人员的流动,使每个人都要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因此在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首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在1965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会议中提出来“教育将会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样的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永恒的要求”。这种思想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有的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

如法国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日本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等。起初人们把终身教育看作成人教育的同义词,后来逐渐认识到仅从成人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是不够的,需要把整个教育体系纳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当中,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终身教育具有更新的意义。知识的不断创新,必然会引起生产的不断变革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掌握和创造,不能只靠学校教育,还要靠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工作,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创新,要靠学校教育,也就是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结合起来,因此终身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终身学习,或称终身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冲破了学校教育的限制,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和社会的各种组织,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学习机会。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就要做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沟通和衔接,打破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壁垒,允许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爱好转换专业,学校之间要互相承认学分等。当然,转换专业或互相承认学分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按照规则办事。现代社会是重视能力的社会,应该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给他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束缚在一类学校或一种专业中。这样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不至于在高考时都挤向普通高校的独木桥。

在未来的社会里,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谋生的需要,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1996年提出的报告中所说的,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它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方面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个人的知识都会影响和丰富其它的知识。为了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也就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