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形势下的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的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园的变化源自校园自身功能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校园规划设计的变化。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成共存体。

关键词:校园 新形势 开放 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大学校园空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在如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多学科相互交叉、互相影响 对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探讨新形势规划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校园变化。

第一章大学校园规划面临的新形势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组成部分,对于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城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大学产业迅速发展,办学模式、组织模式、投资模式和大众认知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

1.1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校园的变化源自校园功能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校园规划设计的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培育“专才”模式转变为培育“通才”模式;教育重点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形势多样化

1.2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组成部分,对于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城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大学逐渐由以前孤立的“象牙塔”转变为城市的公众教育培训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和孵化中心等。

1.3大学校园特殊的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对高校教育的强烈要求以及我国宏观政策的引导,各地都开始进行大批量的新校区建设,短时间内的巨大需求使中国的大学在各地出现雷同的布局,缺乏与地域以及校园自身办学特色的关联,从而丧失了校园特色①。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的规划理念

目前,大学新校园建设的发展势头开始减缓,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发展方向将从注重数量的增加转向注重质量的提高。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塑造主要关注整体性塑造、集约性塑造、生态性塑造、弹性塑造等方面。

2.1系统性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部分功能有机组织的系统,因此校园设计需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其中,作为基础知识传授、学科内学术交流和学科间信息交流的校园空间,同样以系统统一的方式分布其中。不同层次的校园活动面向不同层面的参与人群,其所需的不同属性的校园公共空间也因此呈现出层次性:校园级公共空间适应了校内各学院、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需要;而各学院组团内各建筑物之间的连廊、底层架空空间②。

2.2开放性

在注重校园内部信息流通的同时注重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学术科研院所、社会企业等机构之间的科技信息互通,才能更好地保证所培养的创新科技人能与学科内最前沿的学术成就接轨。为校外专家学者、科研院所提供交流场所的学术讲堂,为社会企业提供研究基地,能为科技人员提供科研实践机会的企业研发基地、科技产业园区等不同形式的大学科技园,以及学术交流中心生活居住服务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设施。

2.3绿色设计

在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中,往往以塑造绿色校园为核心理念之一,在打造绿色校园景观环境的同时,强调生态优先原则,注重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问题。首先,突出“大学园林”的设计理念,将大学校园深厚的人文气质与中国古典园林优雅的传统神韵创造性地结合,体现了新时代校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交往场所的营造等思想。

第三章 东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

3.1规划设计理念

3.1.1向内发展

规划突显出一个向内发展的校园。宿舍区与学院区独立成区,分布在校园用地,具有高共享性的核心功能区集中布置在用地中心,引导人流的向内集中。同时,本规划分为两个轴线:中轴线以水面为主题,按照地铁线的线路,串联起校区内重要的室外交流中心和学生主要步行活动区,如校区北端的行政中心,中心区的图书馆、食堂、风雨操场、教学楼等。

3.1.2高共享性

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成共存体。从宏观角度看,本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重整体环境的塑造,强调城市资源共享原则,充分配合城市用地发展,与整体城市绿地格局相吻合。从微观角度看,本规划合理的学院区布局,加强了校园内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同时,核心区公建布置适应大学向社会开放的要求。规划中集中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集中的教研产布局为城市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高共享性的新时期特点。

3.1.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规划保持东北大学的规划传统,规划营造高品味,多层次的校园交流空间。注重以人的尺度和行为方式为标准来进行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步行组织的原则。校区空间上创造了宜人的学习生活场所,形成优化的校园环境。

3.2东北大学总体布局

规划突显出一个由中心向外侧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分为两个轴线——自北向南的水轴和自西向东的绿轴。水轴以大尺度的水面空间为主,沿地铁线路,串联起校区内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学生主要步行活动区,如校区北部的行政中心,核心区区的图书馆、食堂、风雨操场、教学楼。横穿校园的绿轴沿用了浑南新城区的规划布局,贯穿校区东西两大区域,给予校园自然园林特征。校园建筑沿主轴空间两侧均衡布置,四个学院位于校园四角,采用院落式布置。

3.3绿地景观规划

入口广场以硬质铺地为基调,以方形草坪及灌木树池等观赏树作为点缀,创造出简洁、大气、开敞的入口景观效果。

为了给核心交流区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其布局形式与周边建筑群体相协调,采用规则式布置,在中轴线上布置宽阔的水面,与周边建筑相互辉映,并呈大气恢弘的整体效果,水岸边配以简洁的绿化带设计,以低矮灌木和小乔木作为点缀,辅以自由式步道,更好的为师生提供交流场所。

学生生活区的绿化功能主要是为了改善局部小气候,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室内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在生活区内部绿地中分散设置小游园和疏林绿地,以供学生和教职工业余时间游览、休憩和锻炼。

学院教学区的绿化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学院建筑群围合出的广场绿地组成,另一部分是又建筑单体院落绿地组成。广场绿地设计以具有符合各学院学科人文气息的雕塑为主题,配以硬质铺地及小灌木及乔木,突显个学院学科氛围,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公共交流空间。

3.4交通规划

东北大学校园道路规划主张把地面交通面积减少到最小。考虑学校人流车流的交通特点,应做到人、车分流,动、静分区,在学生活动密集区,按“步行者优先空间”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停车要求适度分散。

在学生活动密集区,按“步行者优先空间”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

第四章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学校园建设快速增长期,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扩大、调整和改建、搬迁等各项任务。从长远来看,当代大学校园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随着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校园必然会走上一条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沈祖光 刘文.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规划的空间模式研究[J] .城市,2011年04期

郭卫宏 古美莹.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大学校园发展趋势[J] .城市建筑,2010年03期

王 扬 窦建奇.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念与设计策略[J] .华中建筑,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