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郭艳幸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郭艳幸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郭艳幸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善于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进行论证,治疗上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出发,从气血共调、五脏协调、标本兼顾等方面进行论治。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平乐正骨平衡理论;郭艳幸

郭艳幸教授为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郭维淮高徒,业医30余年,学理精深,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经验总结,郭艳幸教授认为,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是存在于生理与病理,以及健康与疾病的一种平衡观,并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治及康复中将平衡思想加以升华,形成了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包括气血共调平衡论、筋骨互用平衡论、动静互补平衡论、五脏协调平衡论、形神统一平衡论、天人合一平衡论、标本兼顾平衡论、起居有常平衡论[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又称顽痹,是一类以对称犯中小关节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往往最终遗留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郭艳幸教授善于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对RA进行论治,临床疗效较好。余有幸跟导师学习,启悟颇多,特将郭艳幸教授治疗本病学术思想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1 审症求因,从平衡论证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金匮要略》称此证为历节,取痛历全身骨节之意,有鼓槌风及侗灾称,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郭艳幸教授善于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出发对RA进行论证。

1.1 气血失衡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郭艳幸教授认为,气血的运行保持着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关系,气血在运动中保持平衡是人体各脏腑各司其职的条件,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正如“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所示[2]。气血失衡在骨伤科中一般表现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等。郭艳幸教授认为,所谓气血失衡,或为衰少,或为不畅。衰少即气血虚弱则筋骨筋脉失养,不荣则痛,正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提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不畅即气滞血瘀,气滞气虚可致血瘀,血瘀血虚又可致气滞,气滞血瘀则机体经络不通,血停则血瘀,湿停为痰,痰瘀常互结而阻滞经络,致筋骨关节失养,继而发病。气血根于五脏,脾胃化生气血,为气血之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心主血脉,肺助行气血,气血失衡必然会导致脏腑、筋骨失调,反过来脏腑功能紊乱可致气虚血瘀、气滞、气闭、气脱等,又可致血瘀、亡血等,正如《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言,气血失衡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1.2 五脏失衡 五脏平衡理论是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的又一特色[3],也是郭艳幸教授对RA进行辨证的又一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把六腑、五体、四肢百骸等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郭艳幸教授认为,气血失衡则五脏系统必失平衡;五脏失衡,则气血化生循行无度,必然导致筋骨失养,酿成筋骨之病。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均依赖于肝肾的精血得以濡养,心虚则气血运行无力,脏腑筋骨失养;肺虚则腠理失密,卫外不固;肝虚则筋爪不荣,筋骨不韧;肾虚则骨髓失养,骨质不坚;脾虚则肌肉不充,四肢关节失养。五脏功能生克制化,一脏出现病变必然影响其他脏腑功能,风寒湿热之邪阻滞经络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致使肝主疏泄失常,五行生化克制,木克土,则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气血化生乏源;肝肺共主人体气血的升降运行,肝气郁滞,则影响肺的宣肃功能;肝肾藏泄互用,肝血瘀滞,则影响肾的藏精及闭藏功能;肝藏血,心主血,肝血瘀滞可致心血不足。可见五脏失衡,必然导致气血失衡、筋骨失衡,从而出现关节拘急、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甚则会出现骨损、筋缩、关节畸形,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正如《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郭艳幸教授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出发,认为气血失衡、五脏失衡、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人体,是RA的病因病机。风寒湿热之邪阻滞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经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致使关节出现变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

2 重视行气养血,平衡五脏

正所谓:“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气血是人身的至宝,人的生、长、老、病无不根于人之气血。气血流行全身,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内部平衡的基本因素[4]。气血畅行,营卫调和,筋骨得以濡养,则邪无所附。气血的平衡与五脏的平衡密切相关,气血根于五脏,又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故郭艳幸教授对于RA的治疗重视养血舒筋,行气活血,平衡五脏。气血和则五脏安,筋骨得以濡养。郭艳幸教授常以养血止痛汤为基础方,养血止痛汤是以平乐郭氏正骨200余年传承秘方养血止痛丸为基础的汤剂形式,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生地黄、丹参、鸡血藤养血舒筋,活血活络;香附、乌药行气导滞;怀牛膝、秦艽、五灵脂舒筋止痛,其中怀牛膝苦甘,善下行,以通并补,为破瘀通经、通利关节、肝肾并补之要药;桂枝辛温,通阳化气,祛风除寒,温经通脉;桂枝、白芍合用,调和营卫,共用敛阴而不滞邪,解肌而不伤阴;威灵仙辛咸温,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善祛风湿之邪;甘草调和诸药。从药物归经来看,丹参归心、肝两经,怀牛膝归肝、肾两经,乌药归肺、脾、肾、膀胱经,诸药归经涵盖心、肝、脾、肺、肾五脏,以上诸药合而成方治疗RA,可使血虚得养,行气活血,五脏平衡而强筋健骨。

3 合理运用西药

郭艳幸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但不墨守陈规,主张活学活用,中医知识要抓牢,西医知识也要掌握,要两手兼备。郭艳幸教授常以中药养血舒筋、行气活血治本,再合理运用西药缓解患者症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RA。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的运用,郭艳幸教授常运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RA患者的急性疼痛症状;对于改善病情类药物,主要运用的是雷公藤多苷片,其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对RA具有很好的疗效。郭艳幸教授主张用药要精,切忌泛,用药过程要时刻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做出调整。

4 重视身心兼顾

RA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故治疗上要有持续性;而许多患者得知本病迁延难愈,便失去治疗的信心,以主观观念为主,认为不痛则不用治疗,这种错误的观念常导致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郭艳幸教授认为,医生应该以患者为治疗核心,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从疾病的治疗、患者的心态等全方面给予患者支持,如此才能促进疾病的

康复[5-6]。

5 病案举例

患者,女,57岁。以“双手、肘、腕、膝、踝、足趾关节疼痛肿胀17年余,再发加重1个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1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发热、肿痛,双手屈伸受限,晨僵3 h,当地医院诊断为RA。给予中药口服、理疗等治疗后,症状稍微缓解,后双肘、双膝、双踝、双足趾关节均出现发热肿痛,晨僵明显,症状逐日加重,活动受限,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8月31日就诊。查体见:双手第2,3指间关节均呈梭形肿胀,屈伸活动受限,双手握力减弱,双肘、腕、踝、足趾关节肿胀明显,有按压痛,饮食可,舌红少苔,脉细。C-反应蛋白(CRP)10.4 mg・L-1,类风湿因子(RF)123.7 IU・mL-1,红细胞沉降率(ESR)88 mm・h-1。诊断为RA(肝肾亏虚型)。郭艳幸教授给予养血止痛汤:丹参15 g、鸡血藤15 g、生地黄10 g、秦艽6 g、香附10 g、桂枝10 g、乌药

6 g、白芍10 g、怀牛膝6 g、五灵脂6 g、延胡索

10 g、当归10 g、甘草3 g(药物均来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门诊药房)。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西药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 g,每日1次;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每日2次。嘱患者按时服药,坚持关节功能锻炼,注意关节避风寒及潮湿。

2015年9月17日二诊,患者自述全身关节处疼痛缓解明显,但双腕及双肘关节处仍肿胀伴活动不利,晨僵1.5 h,指间、掌指关节活动可,双手握力增强,饮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舌红少苔,脉细数。CRP 5.4 mg・L-1,RF 67.2 IU・mL-1,ESR 42 mm・h-1。郭艳幸教授于原方中加防己10 g,继续服用15剂。因疼痛不明显停用塞来昔布胶囊,其余按原处方继续服用。嘱患者按时服药,坚持关节的功能锻炼,注意关节避风寒及潮湿。

2015年11月2日三诊,患者诉全身各关节疼痛、肿胀情况均缓解明显,晨僵0.5 h,双手握力可,患者饮食欠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CRP 3.4 mg・L-1,RF 32 IU・mL-1,ESR 28 mm・h-1。

郭艳幸教授于原方中加党参15 g、黄芪15 g、升麻10 g、山药10 g,15剂。雷公藤多苷片继服。嘱患者如无不适可按此方服药3个月,不适随诊。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晨僵、肿痛未发作。

按语:一诊时郭艳幸教授给予患者养血止痛汤补益肝肾,行气活血,强筋健骨;塞来昔布及雷公藤多苷片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及关节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二诊患者全身关节处疼痛缓解明显,但双腕及双肘关节处仍肿胀伴活动不利,郭艳幸教授遂予原方中加入防己,取其祛风止痛及利水消肿之功效,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遂停用塞来昔布胶囊,继服雷公藤多苷片。三诊患者疼痛肿胀症状均缓解明显,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原方中加党参、黄芪、山药益气滋阴,加升麻助补气升阳,4味药合用助原方补益肝肾、益气活血之功效。诊疗过程中郭艳幸教授每次均嘱患者要调整好心态,按时服药,坚持关节的功能锻炼,注意关节避风寒及潮湿,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6 小 结

郭艳幸教授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指导下,准确把握RA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是风寒湿热之邪阻滞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使气血失衡,五脏失衡而发病。并从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出发,从气血共调、五脏协调、标本兼顾方面进行论治,同时结合西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

7 参考文献

[1] 陈利国,周民强.平乐正骨渊源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55-58.

[2] 丁继华.再谈气血学说[J].中医正骨,2004,16(1):51-52.

[3]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J].

中医正骨,2012,24(12):79-82,84.

[4]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气血共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一)[J].

中医正骨,2012,24(9):70-72,74.

[5]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标本兼顾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七)[J].

中医正骨,2013,25(3):75-77.

[6] 张锟,刘源,郭艳幸.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2):77-80.

收稿日期:2015-12-22;修回日期: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