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辨病治疗及辩证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寒饮停肺证后患者咳嗽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08-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的心脏病。以COPD(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的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的最常见。2013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2例,总结临床中医药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4例,2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39岁,年龄最大者65岁,患者平均年龄55岁,以咳嗽气喘、咳痰、口渴,溲黄便干,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1.2方法辨证治疗:(1)寒饮停肺证:[主证]咳嗽,喘息不能平卧,咳白色泡沫痰,气急胸部胀满,经久不愈,天冷受凉加重,甚则面浮足肿,唇舌发青,口干不欲饮,可见恶寒无汗,舌润苔白滑,脉弦紧。[治法]温肺化饮。[处方]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g,白芍10g,甘草5g,细辛3g,干姜10g,桂枝10g,五味子5g,制半夏10g,葶苈子10g,鹅管石12g。若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款冬花,干姜易生姜;恶心欲吐加吴茱萸、茯苓;无恶寒发热者可去麻黄;咳嗽、吐稠痰者可加石膏、黄芩、浙贝母;面浮足肿,唇舌发青者,加川芎、益母草。(2)痰热蕴肺证:[主证]咳嗽,喘促气粗,胸满烦躁,不能平卧,痰黄稠或白黏难咳出,身热,口渴,溲黄便干,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降逆平喘。[处方]清气化痰丸加减。瓜萎仁10g,胆南星10g,制半夏10g,陈皮6g,茯苓10g,枳实10g,杏仁10g,黄芩10g。若痰鸣喘息,不得平卧者,加射干、葶苈子;痰热壅盛,便秘腹满,加大黄;口干舌燥加花粉、知母;兼表热证加炙麻黄、石膏、金银花;痰胶黏难咳可加青黛、海蛤壳、浙贝母。(3)痰瘀阻肺证:[主证]咳喘气促,不能平卧,胸闷痛,吐痰量多色白或灰,面色、唇甲紫暗,舌质紫暗,舌下瘀筋增粗,苔腻,脉弦滑或弦涩。[治法]活血化瘀,祛痰平喘。[处方]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制天南星6g,法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桂枝5g,茯苓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赤芍10g。若咳嗽痰多,喘息不能平卧明显,加莱菔子、白芥子;胸闷、气短乏力加黄芪、红参、枳壳、厚朴;痰郁化热,黏稠难咳出加浙贝母、鲜竹沥。(4)阳虚水泛证:[主证]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胸闷不适,咳吐痰涎,渴不欲饮,尿少肢肿,舌暗苔白滑,脉沉弦。[治法]温阳利水。[处方]真武汤加减。炮附子10g,白术10g,茯苓15g,白芍10g,生姜10g,桂枝10g,猪苓10g,泽泻10g,人参10g。若兼唇舌紫暗加泽兰、益母草、红花、北五加皮;心悸喘满、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加椒目、沉香、葶苈子。

1.3统计分析利用spss18.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

2 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寒饮停肺证前患者咳嗽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寒饮停肺证后患者咳嗽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寒饮停肺证后患者咳嗽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多见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中胀满,或唇甲发绀,心悸浮肿等症。中医学以为本病属于中医内科,肺脏喘症、痰饮的范畴,本病属于本虚标实的基本病症的特点,本虚为肺脾肾心俱虚,标实为随饮内停,痰浊内阻,气滞血瘀为患,本病病机转化有两端,1、季节性加重;2、季节性减轻其病机是酒客久喘久哮、肺痨等肺气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失治误治、或久治不愈而至肺卫之气受损。

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心悸虽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能相互影响,相互波及。因而,还要视脏腑亏虚的程度不同,或是补益气血之不足,或是调理阴阳之盛衰,以求阴平阳秘,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调畅。这是补虚的主要方面。本病邪实方面,主要是以虚致实。如脾虚运化失调生痰,气虚血循不畅致瘀,以痰饮内停及瘀血阻络为常见病因。因此,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祖国医学将肺心病归属于肺胀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早在东汉时期就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提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与现在临床上肺心痛的症状非常一致。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起先以肺气虚为主,后出现气阴两虚,再逐渐发展为阳虚。由于反复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促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而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程中可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常虚实兼夹,互为影响。中医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则:肺心病总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邪实者当分清痰浊、寒饮、痰热等不同;偏虚者当区别气虚、阳虚、阴虚的性质以及肺、心、脾、肾病变的主次。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寒饮停肺证后患者咳嗽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