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步多伦路,感受海派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步多伦路,感受海派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冬日走进上海市虹口区多伦文化名人街。寒风瑟瑟,梧桐树只剩下干枯的枝桠,而街边的花坛中却有倔强的植物依旧展示着绿色的叶子,就像上个世纪初的上海,尽管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依旧有着一种老上海人的做派和骄傲。花园洋房里面住着最激进的知识分子,西式咖啡厅里有年轻的革命志士,普通的民居里熬灯夜战的也许是下一位文学巨匠……上海的就是这样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矛盾体,而这些矛盾体却又出奇的和谐。也许,这就是上海的气质。

走进多伦路,最先看到的是孔祥熙的二姨太居住的房子,名为孔公馆。这是一家充满了伊斯兰风情的建筑,只可惜,上面挂着硕大的牌子:私人宅邸,请勿入内。这牌子明明是写着“请勿”却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趴在门缝上往里瞅,企图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走过孔公馆,就看到了一栋别具风格的小楼,名字也很有趣,叫考拉花园旅社,我在门口看到了喜欢的意大利illy咖啡的牌子,决定走进去一探究竟。

一进店,我就不由分说地爱上了这里。一楼到三楼是中空的吊顶,挂着巨幅的油画,临街是落地的玻璃窗,窗边的圆桌铺着充满了暖意的红色桌布,单人的花布沙发可以让人很舒服的窝在里面喝上一杯地道意大利的咖啡。楼梯盘旋着伸到二楼,走廊被刷成了鲜艳的枚红色,房间门是纯白色。伸手推开房门,你会惊异于你所看到的,它们贴着各式的花朵壁纸,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完全没有声音,充满古典味道的衣柜和皮箱,整个房间透露出女店主细腻的心思和浓浓的怀旧气息。纤细的女店主为我推开一扇扇门,每一次的打开都像是一场冒险,因为你不知道在这扇门背后,是怎样的一个房间。因为没有对建筑本身的骨骼进行大的改动,所以这里每一间房间的大小和形状都略有不同,但是20多间客房,每一间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

“带有一个很美好的愿望来做,”是女店主对这家店的期望,而对产品的“苛刻”追求,则完全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地道上海女子的独特品味。“在选择原材料方面我非常注重品质,我们选择意大利illy的咖啡豆和金巴利的咖啡机,奶昔不是冰淇淋加冰搅拌而成,而是完全用淡奶油来打,保证了口感,在这些方面我们要选择最好的,虽然成本会有一定的增加,但是我们还是要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给客人提供最好的产品。”

这家旅社主要针对的是外国客人,他们大多是通过国外的预订网站找到这里,并且在住过之后会给店主留言,写下自己的感想。他们会说这栋建筑很特别,地理位置也非常好,就是他们想要的感觉。来上海的人会认为外滩、人民广场是现代上海的符号,但是住在这里的人会觉得能在这里找到上海的历史,上海比较亲切和平民的一面,这些都是你住在高楼大厦里面找不到的。

走出了考拉花园旅舍,我又被马路对面的虹东韩国料理店所吸引。据介绍,这家店是由韩国人开的正宗的韩式料理餐厅,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何不进去尝尝?

虹东的老板田壬秀是一位上了点年纪的老者,梳着一丝不苟的“大背头”,着呢子大衣,苏格兰格子的围巾,脸上带着礼貌而亲切的笑容。说起来到上海开店的事,田先生说:“上海市虹口区和韩国釜山市东莱区是友好城市,2000年虹口区的区长到韩国釜山市东莱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时,与东莱区区长在一起吃饭,觉得韩国的料理很好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多伦路的商业业态更具国际化,就提出想在多伦路开一家韩国料理店的想法,于是东莱区的区长就推荐了我。”

田壬秀先生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但是他也知道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所以在做了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后,就和曾经在韩国大型酒店工作过的女儿来到了这里,开起了一家正宗的韩国料理店。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在中国开店经验的老者来说,刚开始的经营并不是一帆风顺。那时候多伦路的人气不是很旺,经营状况并不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从韩国拿资金过来进行补贴。作为一个外国人,田壬秀一直保持了一种很敏感的经营理念,对每一位顾客的反馈进行反思,思考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会让人吃了一次之后还会再来。在他和他女儿以及多伦路管委会、虹口区外事办共同的努力下,现在来吃饭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经营状况也慢慢好了起来。

尽管老板声称对菜品的味道没有进行丝毫的改良,完全保持了韩国口味,但是我的舌头告诉我,他还是进行了一些改良,使菜肴的味道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如果第一次来的客人对如何享用韩国料理不太清楚,虹东的服务员就会对菜品以及食用方法进行介绍。可以看出,这里的服务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

在中国呆了这么多年,田壬秀发现这里的服务员在每个月拿到工资后都会给家里寄去,他很感动,“说明中国人是非常有孝心的,这点和韩国是一样的,对父母长辈都很尊敬,尽孝道。”现在田先生已经成了多伦路的义务讲解员,每次有从韩国过来的旅行团来这里用餐,他都会为他们介绍多伦路的历史和发展轨迹,这位韩国老人已经成为了多伦路的一份子。

多伦路的两旁有很多家小型的私人博物馆,有收藏奇石的,有收藏红木家具的,但是同行的小姑娘却告诉我,有一家店是很值得一去的,那就是专门收藏筷子的蓝翔老人的箸文化博物馆。

蓝翔老人1999年就进驻了多伦路,是最早来这里开店的收藏家。当时是时任虹口区文化局局长张永林将他请进了多伦路,“我是虹口区收藏学会的会长,这里左右隔壁的收藏家都是我介绍来的。我收藏筷子已经有30年了,直到现在国内也基本上没有人收藏筷子。”蓝翔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原来居住条件很差,住在一个小阁楼里面,对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参观很不方便,搬到这里来之后,就有了一间沿马路的自己的房子可以接待外宾来访。说到这里,蓝翔老人很是开心:“多伦路开街以后,我的藏筷馆一直坚持到现在,始终对外开放,既然进驻多伦路就要热爱多伦路,不单单是弘扬箸文化另外也是对于弘扬虹口区、多伦路的文化作出一定贡献。”研究筷子的蓝翔老先生一共出了6本书。2002年曾经去台湾地区办过筷子展,虹口区外事办文化局也曾组织他去韩国釜山市进行展览。1993年,蓝翔出版了一本研究筷子的书《筷子古今谈》。“现在很多小学生都不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所以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我还是每天坐在这里,为了弘扬中国的箸文化做一点工作,展览和写文章都是这个目的。现在我感觉到这个小房间一个是阵地,更重要的是走出去,我在国内很多城市办过大小几百次展览。人家只要要求我,有没有条件我会都去,就是为了做一些普及工作。”

蓝翔老人的话,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希望,让我这个年轻人坐在他的对面愈发显得渺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民间收藏家,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也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帮助,这些势单力薄的民间收藏家才有了展示自己藏品的阵地。从老人家走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吹起了冬日的寒风,但是我的心中却是暖暖的,感觉收获颇丰。我们仅仅走了多伦路短短的550米,却感觉像走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有种穿越时空的幻觉,也许这就是上海,老的、新的,中的、西的,过去的、未来的,都能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时空,并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生长着,我相信,一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在前方等着他们。